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法知识讲座

普法知识讲座


程序法
1、刑事诉讼法 2、民事诉讼法 3、行政诉讼法
三、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法通则》《刑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知识产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实习兼职工作没签合同也补偿
去年4月,珠海某学院在校生林某通过网络在广州海珠 区找了一份文员的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工资。去年7月林 某毕业,同年12月15日从该公司离职。离职后,林某申请劳 动仲裁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及加 班费。仲裁庭支持了除加班费外的其他请求。用人单位不服, 将林某告上了法庭。单位认为,林某是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 间勤工俭学,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应该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 补偿金。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有相关法律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 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 劳动合同”,但林某的情形不属于学校内组织的勤工俭学, 不应适用该规定。林某长期稳定的工作,接受考勤管理,独 立、持续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按月向其支付劳动报酬,可以 认定双方已建立事实劳动关系。因此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 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近2万元。
二、当代中国法律部门

宪法 行政法 民法 商法 经济法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刑法 诉讼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 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 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 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 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 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 得同宪法相抵触。
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
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 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刑法》第4条规定:“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 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上的具体体现。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 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 责任相适应。”

经云南省高级法院复核认为,马加爵无视国家法律,因不 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由于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 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 杀害,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 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人罪。在犯罪 过衡中,马加爵杀人一直坚决,作案手段残忍,杀人后藏 匿尸体并畏罪潜逃,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极大。虽然马加爵 的辩护人关于马加爵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的辩护意见 符合事实,但马加爵罪行极其严重,故作出裁定,判处马 加爵死刑。2004年3月6日马加爵父亲接受采访时写下的 家属,劝儿自首。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认为,马加爵的 杀人行为,与贫穷无关、歧视无关,而是马加爵强烈、压 抑的情绪特点以及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 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恶行
合同法
买卖合同
概念:

法人、其他组织之间 赠与合同 设立、变更、终止民 租赁合同 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 运输合同 议。 保管合同 无名合同
刑法
概念: 刑法是掌握国家政 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 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 治秩序,根据本阶级 共同意志,通过国家 立法程序颁布的规定 犯罪及其给犯罪人以 何种处罚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8.特定人的权利
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


在校大学生经济纠纷
2011年9月2日,重庆某大学第 9教学楼,原、被告的双手紧紧相 握,一起在校大学生经济纠纷案 件最终获得圆满解决。 本案原、被告均系重庆某大学 在读学生,2010年初二人因合伙 创业认识,但因缺乏资金、经营 管理理念滞后等,创业以失败告 终并产生了一系列后续经济问题 。2011年1月,双方对合伙创业组 织口头清算,并约定还款期限, 原告多次向被告催收,但被告怠 于履行,双方剑拔弩张,经学校 多次出面协调未果而诉至法院。
普法知识讲座
主讲人:
讲座目的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树立法律
观念。 使法律服务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预防大学生犯罪。
目录
一、法的基本理论 二、当代中国法律部门 三、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 五、大学生面临的犯罪安全问题
──宪法修改方式。 宪法作为中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 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核心,所以修改宪法方式的规定必须考虑 宪法的稳定性。 ──宪法修改机关。 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 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 ──宪法修改程序。 为保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 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解释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任委员会是我国法律规定的行使解释宪法 的职权。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 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 律保证。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
教育、强制)
法的社会作用(三个领域两个方面)
社会经济领域、政治生活领域、思想文 化领域 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法的渊源指法的内容来源,主要指各种制定法。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法规 特别行政区法律 规章 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一、法的基本理论
法的本质。 法的正式性,法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
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的阶级性。 法具有物质的根源性和制约性。
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 可的,由国家强制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实施的,以规定 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 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社会规范。
法的作用
3、诚实信用原则
4、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5、公平原则
6、公序良俗原则
物权法
所有权: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善意取得制度 财产共有 1.共同共有 2.按份共有 用益物权: 1.建设用地使用权 2.土地承包经营权 3.宅基地使用权 4.地役权 担保物权 1.保证 2.抵押 3.质押 4.留置
民法
概念: 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 之间,法人之间和其 他组织之间人身关系 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 调整对象: 1.人身关系 2.财产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 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 1、 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 现,是高度抽象的、 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 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当月的一天,宁某潜入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九年二 班教室,将学生胡某的索尼牌PSP1001型游戏机盗走, 价值350元;3个月后的一天,宁某再次窜至该班级教 室,将学生刘某的索尼牌DSC-T200型数码相机盗走, 价值2000元。2009年9月10日中午,宁某第3次窜至 该班级教室,盗走学生李某诺基亚N73型手机一部, 价值900元。2009年9月17日,宁某窜至该校高三 (6)班,盗走学生桂某价值370元IBM60G移动硬盘 一个和320元钱。当年9月18日,宁某被长春市公安 局净月分局抓获,其所盗赃物也被警方收缴并返还给 了受害人。近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对本案进 行了一审判决,宁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徒 刑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6.其他方面的义务,如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 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等。。
宪法的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 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 业的发展。
相对而言,大学生犯罪率要远远 低于其他人群,罪手段、情节和危 害结果来看,大学生犯罪大多数属 轻微刑事犯罪。同时,大学生犯罪 也具有可控性。但是,由于培养一 名大学生,对国家、学校、家长乃 至本人来说,都极为不易。因此, 社会各界应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预防大学生犯罪,使“天之骄子” 们健康成才,少一些冲动。
大学生盗窃:
东北师大净月校区学生宁 某先后在校内5次盗窃他人 财物,合计金额5920元。 近日,宁某因犯盗窃罪获刑 一年七个月。24岁的宁某是 长春人。2008年7月的一天, 宁某借自己是东北师大净月 校区学生的身份,悄悄地混 入光华楼某男生宿舍,将该 宿舍学生闫某的索尼DSCH3-1969106型数码相机盗 走,价值1980元。2009年 4月,宁某见自己的偷盗行 为未被发现,又动了歪心思。
案例

马加爵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在云南大学学 生公寓一宿舍柜子中发现4句被钝器击 打致死的男性尸体,经调查4具均为马 加爵同学。警方于25日发出A级通缉令 并悬赏20万元全国范围通缉马加爵。3 月15日,马加爵于海南省三亚市河西 区落网。事情始末是由于同寝室打牌 发生口角,马加爵的好友邵瑞杰批评 了马加爵的为人,故被杀。而另一名 受害者唐学李平时也是马加爵不错的 朋友,但因恰巧暂住马加爵宿舍,妨 碍了马加爵的杀人计划,故被杀。第 三名受害人龚博平时与马加爵来往不 多,从来没有冲突,更没有参与马加 爵和邵瑞杰的牌局,只因过生日没有 请马加爵,而邵瑞杰又因此事教训马 加爵:“都是因为你人品不好,所以 人家过生日都没叫你。”鼓对齐怀恨, 惨遭杀害。最后一名受害者杨开红, 是由于恰巧在马加爵处理杀死邵瑞杰 留下的血迹时来宿舍找人,马加爵担 心事情败露,故将其杀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