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东半岛

胶东半岛

胶东半岛也称山东半岛,(Shandong Bandao)中国三大半岛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半岛。

有大,小山东半岛之分。

小山东半岛指的是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大山东半岛是寿光小清河口和日照岚山口与岚山头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口两点连线以东的部分。

名称起源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立胶东郡。

简介胶东半岛指胶莱谷地或胶潍平原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

相当于潍坊东半部(昌邑,安丘,高密)及其以东的地区,胶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 ,处于北京,上海两个中国最大城市之间。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在山东省东部,位于北纬35 o 35 ′ -38 o 23 ′ ,东经 119 o 30 ′ -122 o 42 ′ 。

北临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临黄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土地总面积 3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19%。

地质与地貌胶东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

太古代片麻岩和片岩等深变质结晶岩广泛出露,白垩纪末有广泛的火山岩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活动。

中新世以后,渤海总体大幅度下陷,成为华北—下辽河沉降带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断裂—拗陷盆地。

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山东半岛形成。

全区被北北东—北东和北北西—北西两组断裂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断块,经长期剥蚀分割,形成较破碎的低缓丘陵。

少数山岭突出丘陵之上。

半岛南部的崂山主峰崂顶海拔1133米,为半岛最高峰。

中北部的牙山、昆嵛山、伟德山以及罗山、大泽山、艾山等,多为近北东走向。

山地丘陵间有桃村地堑盆地、莱阳断陷盆地和胶莱凹陷平原等。

沿海有宽窄不等的带状平原,以蓬(莱)黄(县)掖(县)平原面积最大。

胶东半岛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岛屿罗列,是华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区。

胶州湾的青岛、芝罘湾的烟台、威海湾的威海、石岛湾的石岛和龙口等均为中国著名港口。

半岛沙嘴沙滩发育。

沙洲发育之地,岛陆相连形成陆连岛,如烟台附近的芝罘岛、龙口附近的屺?岛。

沿海岛屿除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外,均分布于近陆地带,较大者有象岛、养马岛、莫邪岛、杜家岛、田横岛、刘公岛、鸡鸣岛、崆峒岛、褚岛、苏山岛和南黄岛等。

行政区划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有 28个县及县级市、区。

其中,青岛市是山东省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辖7区5市,716万人口,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08年将在青岛举办奥运会海上运动项目比赛;烟台市辖5区和8县、市,647万人口,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威海市辖1区3市,248万人口,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气候胶东半岛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1月均温-3~-1℃,8月(最热月)均温约25℃,极端最高温约38℃。

10℃以上活动积温为3 800~4 100℃。

年降水量650~850毫米,半岛南侧在800毫米以上;西北侧滨海平原约600毫米。

年降水量约60%集中于夏季,且强度大,常出现暴雨。

降水年均相对变率约20%。

年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

半岛东侧南部沿海4~7月多海雾,年均雾日30~50天。

水系半岛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较大,源短流急。

河川径流洪枯悬殊,汛期集中全年径流量的70~80%,水位、流量过程线随降水变化而迅速涨落,但一般不致为害。

如遇暴雨则山洪暴发,加以河口受海潮顶托,往往加重了洪水危害;枯水季节河床暴露,甚至发生河水断流和枯涸现象。

植被与土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栎类,如麻栎、檞、枹等树,以麻栎最多,但常因放养柞蚕而伐去主干呈灌木状,构成山地丘陵特殊的“柞岚”景观。

针叶树以日本赤松为代表。

植物区系中有亚热带成分,如苦木、山胡椒、三桠乌药等;还有东北区系成分,如蒙古栎、辽东栎、赤杨等。

20世纪初引种了黑松、日本落叶松等树种。

山东半岛开发历史悠久,原生植物破坏殆尽。

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一般分布在缓坡地和排水良好的平地,多已辟为农田和果园,发育成熟化的耕作土。

低山丘陵中上部残积、坡积物上的粗骨棕壤土层浅薄,质地较粗,多种植花生、甘薯等作物。

半岛的果树栽培以苹果、梨、葡萄、樱桃为主,著名者有烟台苹果、莱阳茌梨、平度大泽山葡萄、乳山钟家沟樱桃。

经济概况胶东半岛经济开发较早。

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时代,渔盐业已逐步发展。

战国时代,冶铁业和丝麻纺织已有较高水平。

汉代成为著名的东方谷仓。

唐代登州、莱州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

鸦片战争以后经济畸形发展,青岛,威海先后被德国和英国割占。

1949年以后,半岛地区优势条件才得以发挥,成为全国著名的花生、果品、水产品和柞蚕丝生产基地。

青岛和烟台现正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交通状况胶济铁路横贯山东省东西,兰烟铁路穿行于山东半岛中部。

拥有港口 18家,年吞吐量20753万吨,通达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市拥有港口4家,万吨以上泊位36个,年吞吐量14100万吨。

青岛港拥有泊位54个,年吞吐量达到1.4亿吨,集装箱运量424万标箱,居国内港口第3位。

烟台市拥有港口10家,万吨以上泊位34个,年吞吐量4827吨。

烟台港拥有泊位37个,年吞吐量达到2564万吨,集装箱运量26.6万标箱。

威海市拥有港口8家,万吨以上泊位16个,年吞吐量1187万吨。

该地区拥有民用机场 3个,国际机场3个,开通国内航空航线59条,国际航线13条。

其中,青岛机场到韩国的航班每周68班,到日本38班。

烟台机场到韩国的航班每周18班,到日本2班。

铁路建设以大莱龙铁路为基础,建设烟台—龙口的铁路,形成环渤海铁路大通道,沟通半岛与陕西煤炭基地的联系。

推进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形成韩国通向欧亚大陆的登陆节点。

加快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实施进度,形成东部沿海与东北三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便捷通道,连接胶济与新石两大铁路干线,沟通青岛、烟台两大港口与日照、陇海沿线的铁路联系。

配合国家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和胶济、新石铁路的电气化改造,改建桃威铁路,搞好鲁中、鲁南地区与半岛港口群的铁路衔接,增强港口的辐射带动功能。

公路建设以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为重点,建设青岛—烟台、青岛—威海和环渤海高速公路,建设第二条济青高速公路。

2004至2007年,三市共规划新建高速公路10条,投资345亿元,届时三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84公里,青岛、烟台、威海三个中心城市间行车均在1.5小时以内。

机场建设扩建青岛机场,建设新的烟台潮水国际机场,规划建设新的青岛半岛国际机场,增辟国际、国内航线,增强客货集疏功能。

港口建设加快青岛前湾港建设,到 2005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00万标箱以上,争取把青岛港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完善烟台港三期工程;突出抓好八角港的建设,启动20万吨级深水码头建设;建设龙口港5万吨级散粮泊位、20万吨级专用泊位。

建设威海新港区液体化工码头。

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胶莱河以东,是山东半岛的一部分,包括山东省的文登市、荣成市、威海市、烟台市、乳山市、海阳市、莱阳市、栖霞市、蓬莱市、长岛县、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莱西市、即墨市、青岛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共19县市。

东、南、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气候良好,四季分明,由于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温变幅较小,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无酷暑,1月均温在0℃以上,7月均温25℃左右,全年无霜期约165~25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600~700毫米。

胶东半岛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在温度方面,半岛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沿海高于内陆,其中包括威海、烟台、莱州、平度、蓬莱、龙口、青岛,年平均气温12.0-12.6℃。

其降水量在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大泽山、莱州、龙口、招远、蓬莱的降水量较小,在676.4mm左右。

日照时间从半岛东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山地呈递减状态,西北的大泽山、龙口、蓬莱等地多达2834.43小时。

然而在半岛近2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又分为几个不同的小区。

半岛上丘陵起伏,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最高峰崂山海拔1130米。

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主产冬小麦、大豆、玉米等。

盛产梨、苹果、葡萄等水果。

海岸线曲折,多深水港湾,如青岛等。

2011全国百强县排名2010年全国百强县排名山东百强县分布情况今年,山东省共有27个县(市)跻身百强,其中茌平县新进入百强县,各县(市)排位与去年持平,分别是:龙口市(第11位),荣成市(第12位),文登市(第14位),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并列第17位),邹平县(第22位),新泰市(第23位),邹城市(第26位),滕州市(第33位),寿光市(第34位),诸城市(第35位),章丘市(第41位),莱州市、招远市、平度市、莱西市(并列第42位),肥城市(第47位),兖州市(第52位),乳山市(第55位),广饶县(第68位),蓬莱市(第71位),青州市(第76位),高密市(第77位),桓台县(第78位),博兴县(第97位),茌平县(第98位)。

与江浙两省相比,山东省百强县的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百强县的相对富裕程度较弱,在发挥市场机制在县域经济的作用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2009年全国百强县排名国10 山东荣成市R10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11 山东龙口市R11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13山东文登市R13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16 山东邹城市R16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20 山东即墨市R20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20 山东胶州市R20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20山东胶南市R20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24 山东寿光市R24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25 山东滕州市R25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29山东平度市R29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30 山东章丘市R30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31 山东新泰市R31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32 山东莱州市R32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44 山东诸城市R44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46 山东招远市R46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51 山东肥城市R51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52 山东邹平县R52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55 山东兖州市R55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60山东蓬莱市R60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61 山东乳山市R61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70 山东莱西市R70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81 山东广饶县R81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87 山东桓台县R87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91 山东曲阜市R91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国94山东莱阳市R94T2002 相对稳定A级A级A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