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
(二)主要观点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但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不是均衡的。 方法、情感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有 效地教学方法。
(二)主要观点
3.教学原则:(1)活动原则:让学生动 起来,包括行为活动和心智活动,包括独 立活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2)建 构原则:新知识一定要与学生原来认知结 构(知识、经验)相结合,在原有经验基 础上建构新的知识;(3)结构原则:通 过必要的强化,使新的体验、 知识、经验系统化,结构化, 形成新的认知架构。决不能 只重过程,忽视结果。
(二)主要观点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 有适宜与否。要根据教学目标,坚持三项 原则,针对教师、学生、学科、内容等具 体情况,设计教学模式、结构、方法和手 段。本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严格的讲, 不是僵化的模式,而是教学思想。
7.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以学生自主参与为特色。包括预习—展示— 反馈三大模块,课堂上具体又分为预习交流、明 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 测评六个环节。还课堂于学生, 还时间于学生。
8.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大课堂:
展示+预习(课下)
(三)实施策略—情境促学
教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情境:“情”“境” 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 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学双方情感、认知、行为和环境的 有机统一体,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情感交流、 思维互动的教学氛围。 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促境,境生情, 二者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在教学过程 中,师生的情感交流,促进教学环境的 完善,教学环境的和谐同时促进学生思 维、智力的发展。有效课堂教学必不 可少的重要内容与支撑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1)情景导入、目标定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 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 等入手,以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象、开门见山 等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 能。然后,立即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目标定向,唤起 学习欲望。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注重行为 刺激—反应 强化 直接教学 奖励惩罚 目标教学
(一)现代教学理论回顾
3.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信息加工 发展智力 动机—结构—序列—强化 知识结构 发现学习 4.情感主义教学理论: 完善人格 情感关系 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
(二)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
我国新的课堂教学组织结构: 1.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 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自学为主, “启 发、阅读、练习、知道、小结”五个环节。 2.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模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二)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
3.黎世法的异步教学:
(三)实施策略
本研究的模式之一可以概括为“学案导学 情境促学”。 学案导学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情境促 学为课堂教学内在品质; 学案导学为课堂教学的支撑结构,情境促 学为课堂教学的血肉灵魂。二者相互融合, 构成生命课堂的基本教学策略。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教师角色定位:
主持交流讨论,维持秩序,激发热情;训练遵循礼仪 规范;校正学生的表达,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 关注内向学生;追问、“助产”、激疑,把讨论引向深入; 把握交流讨论的线索和节奏,避免完不成任务;纠正学生 的典型错误,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一)理论基础
2.学习金字塔理论。美 国学者埃德加.戴尔 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 字塔”的理论。以语言 习为例,在初次学习 两个星期后:阅读能够 记住学习内容的10%;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 的20%; 看图能够记住 30%;看影像,看展览, 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 记住50%;参与讨论, 发言能够记住70%;做 报告,给别人讲,亲身 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 90%。
可能出现的问题:
初期影响进度,教师有抵触情绪; 学生不适应,不愤不悱、启而不发; 过度发挥学生自主而放弃了教师的主导; 过度追求合作而走向形式主义; 过度强调过程体验而忽视了结果; 过度注重情境而少了理性思考; 过度讨论而显得有些浮躁; 学生的预习时间与效果难以保证; 学案编制水平不高,难以实现导学的目标。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5)系列训练,当堂达标。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 进行系列训练,拓展应用,巩固学习效果。基本要求是: ①内容序列化,方式多样化,方法科学化,训练题要精, 数量要少,质量要高。②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进 行系列训练。③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④当堂达标检 测题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完成。⑤课堂上一定要留足当堂 训练的时间。⑥教师的反馈矫正要贯穿始终,尤其关注 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学生由乘客变司机
发放学案 学生自学
核心:改变学生思维方式
B 交流讨论 展示反馈
A
自学
学案导学模式
交流
总结评价 巩固拓展
D
C
拓展
精讲
点拨精讲 解难释疑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情景导入 目标定向 回扣目标 总结反思 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
系列训练 当堂达标
启发引导 精讲点拨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6)回扣目标,总结反思。通过总结,学生把所学 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 将自己掌握的解题方法,纳入已有的能力体系。让学生 体会自学成功的愉悦,增强自学的信心和能力。对学生 的表现予以评价和激励;推荐供学生课后的练习作业; 安排下一步自学;检查辅导、培优补差。 把知识结构化,把颗粒串起来
(二)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
这些改革的共同点和规律有什么呢?
第二部分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 课堂教学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田宝军
LOGO
(一)理论基础
1.生命教育理论。 (1)教学应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存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因而关注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品质。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交 流讨论,有疑问尽量在小组范围内解决;在进行全班交 流,各组汇报本组情况,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教师全 面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梳理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 题,归纳出普遍性的问题,随机备课。异质分组 (4)启发引导、精讲点拨。教师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 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精讲要严格执行“三讲三不 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 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 讲的就只练不讲。点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 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 中,适时点拨。
(一)现代教学理论回顾
1.哲学取向: 知识-道德 本位 知识授受 学科本位 语言讲 2.行为主义: 刺激-反应 强化 行为 3.认知主义: 信息加工 发展智力 意义组块 知识结构 4.情感主义: 完善人格 情感关系 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 5.建构主义:意义建构 自主互动 学习环境(情 境、协作、会话、意义 建构)
(2)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 是对话的、和谐的关系。教学 要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释放学生的内心能量,发掘学 生的生命潜能,倡导师生之间 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一)理论基础
(3)教学应是一个不断断生成及提升人的生 命价值的过程。学生在教学生活中,在教师的 不断启发、鼓励下,满怀着兴趣和探究意识, 主动参与智慧性的挑战活动,获得知识、培养 了情感、提升了生命价值。 (4)教学应体现为一种唤醒 教育。教师要用一颗灵动的 心,要用一双锐利的眼,去 把握与发现学生的生命律动, 唤醒学生内在沉睡已久的意 识和潜能。
教师用“五步指导法(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 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指导学生进行“六步 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的过 程。其中学生学习、明了学情和研讨学习三段交织在一 起,是课的主体。
4.魏书生的六步教学: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可有若干变式。
5.邱学华的尝试教学:
(一)现代教学理论回顾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知识观:主观解释 学习观:主动建构 课程观:真实情景 教学观:学习环境 (情境、协作、会话、 意义建构) 抛锚式教学:创设情境—— 学生观:具有经验和 确定问题——自主学习—— 知识结构 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原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程序:准备练习— 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 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可灵活调整。
(二)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
6.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课堂五阶段:揭示教学目标(辅助环节)、自 学前的指导(辅助环节)、学生先学(自学、检 测)、教师后教、当堂训练。五阶段互相渗透。
(三)实施策略—学案导学
(2)学案引领、自主学习: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学案中含有指导学生自学的自学提纲。学生依据 学案要求通过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主 学习。在自学前和自学中,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掌控自 学内容、方式和进度。
学案的作用: 驱动自学任务,指示自学方向、 方法、路径 对学案的要求: 创设 “问题情境;把知识具体化为若干小问题;一个 问题至少是一个点;问题的形式不能太单一;提示解决问 题的方法;具有收藏价值。
(二)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戚勒和莱茵的五段教学法 准备——提示——联想——概括——运用 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结构: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 道尔顿制 特朗普制 巴达维亚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