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厂商对路由协议优先级的理解

不同厂商对路由协议优先级的理解

不同厂商对路由协议优先级的理解

不同的厂商对路由协议优先级(思科叫做管理距离)的定义不同,并且支持的路由协议种类也不同,像EIGRP就是思科的私有协议。在理解上,思科和北电基本一致,比较重视网络结构的合理性,这样ibgp学得的路由的可信度就不如ebgp,并且相信静态路由。华为则认为外部路由不可轻易相信,ibgp的路由优先级较高于ebgp,建议通常情况下最好使用动态路由协议,所以静态路由的优先级反而较低。另外,北电和华为都将OSPF协议区分为内部和外部,设置了相应的优先级,北电甚至把OSPF的两种不同外部类型路由都做了区分,这样有利于把OSPF 应用于更复杂的网络。

常用协议对应的端口号

标题:常用协议对应的端口号 由Anonymous 于星期日, 04/01/2007 - 01:28 发表 DHCP:服务器端的端口号是67 DHCP:客户机端的端口号是68 POP3:POP3仅仅是接收协议,POP3客户端使用SMTP向服务器发送邮件。POP3所用的端口号是110。 SMTP:端口号是25。SMTP真正关心的不是邮件如何被传送,而只关心邮件是否能顺利到达目的地。SMTP具有健壮的邮件处理特性,这种特性允许邮件依据一定标准自动路由,SMTP具有当邮件地址不存在时立即通知用户的能力,并且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将不可传输的邮件返回发送方的特点。 Telnet:端口号是23。Telnet是一种最老的Internet应用,起源于ARPNET。它的名字是“电信网络协议(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的缩写。 FTP:FTP使用的端口有20和21。20端口用于数据传输,21端口用于控制信令的传输,控制信息和数据能够同时传输,这是FTP的特殊这处。FTP采用的是TCP连接。 TFTP:端口号69,使用的是UDP的连接。 端口号的作用及常见端口号用途说明 IP协议是由TCP、UDP、ARP、ICMP等一系列子协议组成的。其中,主要用来做传输数据使用的是TCP和UDP协议。在TCP和UDP协议中,都有端口号的概念存在。端口号的作用,主要是区分服务类别和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个会话。 举例来说,有主机A需要对外提供FTP和WWW两种服务,如果没有端口号存在的话,这两种服务是无法区分的。实际上,当网络上某主机B需要访问A的FTP服务时,就要指定目的端口号为21;当需要访问A的WWW服务时,则需要将目的端口号设为80,这时A根据B访问的端口号,就可以区分B的两种不同请求。这就是端口号区分服务类别的作用。 再举个例子:主机A需要同时下载网络上某FTP服务器B上的两个文件,那么A需要与B同时建立两个会话,而这两个传输会话就是靠源端口号来区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源端口号的概念,那么A就无法区分B传回的数据究竟是属于哪个会话,属于哪个文件。而实际上的通信过程是,A使用本机的1025号端口请求B的21号端口上的文件1,同时又使用1026号端口请求文件2。对于返回的数据,发现是传回给1025号端口的,就认为是属于文件1;传回给1026号端口的,则认为是属于文件2。这就是端口号区分多个会话的作用。 如果说IP地址让网络上的两个节点之间可以建立点对点的连接,那么端口号则为端到端的连接提供了可能。理解端口号的概念,对于理解TCP/IP协议的通信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端口号的范围是从1~65535。其中1~1024是被RFC 3232规定好了的,被称作“众所周知的端口”(Well Known Ports);从1025~65535的端口被称为动态端口(Dynamic Ports),

【工程实验室】【基础】【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实验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实验名称】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背景描述】 你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公司采用全系列锐捷网络产品,首先要求你登录路由器,了解、掌握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进行路由器设备名的配置,配置路由器登录时的描述信息,对路由器的端口配置基本的参数。 【需求分析】 将计算机的Com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口通过Console线缆连接起来,使用Windows 提供的超级终端工具进行连接,登录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进行配置。 【实验拓扑】 图6-1 实验拓扑图 【实验设备】 路由器1台 计算机1台 【预备知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方法 【实验原理】 路由器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路由器的Console口管理路由器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路由器的网络接口,但特点是线缆特殊,需要近距离配置。第一次配置路由器时必须利用Console进行配置,使其支持telnet远程管理。 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路由器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路由器

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用户模式提示符为Red-Giant> ?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路由器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特权模式提示符为 Red-Giant#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路由器的全局性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路由 器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全局模式提示符为Red-Giant (config)# ?端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路由器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Exit命令是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命令是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 路由器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的简写、命令的自动补齐、快捷键功能。 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和路由器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 Hostname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即命令提示符的前部分信息。 当用户登录路由器时,你可能需要告诉用户一些必要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来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 Banner motd配置路由器每日提示信息motd message of the day。 Banner login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提示信息,位于每日提示信息之后。 锐捷路由器接口Fastethernet接口默认情况下是10M/100M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自适应。 在路由器的物理端口可以灵活配置带宽,但最大值为该端口的实际物理带宽。 查看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执行。 Show version查看路由器的版本信息,可以查看到路由器的硬件版本信息和软件版本信息,用于进行路由器操作系统升级时的依据。 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信息。 Show running-config查看路由器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 【实验步骤】 第一步:路由器命令行的基本功能 RSR20>? !使用?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Exec commands: <1-99> Session number to resume disable Turn off privileged commands disconnect Disconnect an existing network connection enable Turn on privileged commands exit Exit from the EXEC help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active help system lock Lock the terminal ping Send echo messages ping6 ping6

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

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 根据路由协议工作的范围可以将动态路由协议划分为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实际上,前面介绍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均属于内部路由协议,它们工作在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简称AS。一个自治系统通常是指一个网络管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整个网络受到一个机构的管理,比如某个大学的校园网可以被称作一个自治区域)内部,而外部路由协议则是工作在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在自治系统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相互交换,实现路由表的动态更新。普遍使用的外部路由协议有部网关协议和边界网关协议。 1.外部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EGP)是长期以来较为著名的外部路由协议,它在RFC 904中描述。外部网关协议用于外部网关之间交换路由信息,这些外部网关不在同一个自治系统之内。EGP假定在两个任意AS之间只有单一的主干,因此也只存在单一的路径,因此EGP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在真正的网络运用中,EGP己经逐渐被边界网关协议所替代。 EGP以周期性地轮询为基础,在轮询时进行Hello/I Hear You消息交换以监测邻居路由器的可达性,并发出轮询请求以征求更新应答。EGP对外网关进行限制,它要求它们只能通告在该网关自治系统内的可达网络。因此,一个使用EGP的网关传送信息给它的EGP邻居,但是并不向它的EGP邻居(如果网关交换路由信息,它们就是邻居)通告自治系统这外的可达信息。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由EGP网关负责收集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信息。 2.边界网关协议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简称BGP)是一个用于多个自治系统之间交换网络可达信息的外部路由协议,RFC 1771文档中对目前使用的第4版BGP协议(简称为BGP-4)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每个BGP路由器向其邻居BGP路由器通告自己掌握的网络可达信息,这些网络可达信息将被BGP路由器用于构建无回路的AS连通图,同时还会运用一些路由策略。 BGP协议实质上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但它和传统的距离向量协议(如RIP等协议)有所不同,在BGP协议中只有单一的度量,在存在多条到相同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时将采用优先级来决定采用其中的哪一条路由信息。

实验7 OSPF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及实践 实验名称:OSPF路由协议配置 专业班级:姓名:小组学号:2012014048实验日期:6.6

再测试。要求写出两台路由器上的ospf路由配置命令。

[RTC-rip-1]import ospf [RTC-rip-1]quit [RTC]ospf [RTC-ospf-1]import rip [RTC-ospf-1]quit

结合第五步得到的路由表分析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 RouteB 通过RIP学习到C和D 的路由情况,通过OSPF学习到A 的路由信息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8__ 本人姓名_ 徐波_ 日期2014.6.06 本次实验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验,再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有关于华为的实验,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有一些思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或者有一些办法。这些华为实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6__ 本人姓名_ 金振宁_ 日期2014.6.06 这两次实验都可以利用软件在寝室或者去其他的地方去做,并不拘泥于实验室,好好的利用华为的模拟机软件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4_ 本人姓名_ 陈哲日期2014.6.06

理解OSPF路由协议,OSPF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适应范围:OSPF 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几百台路由器。 快速收敛:如果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OSPF 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 无自环:由于OSPF 通过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故从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50 本人姓名_ 赵权日期2014.6.06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基本的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组建一个简单的路由网络。想必以后的生活中有可能会用到。

常见端口号对应的协议

协议号 ip 0 IP # In 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icmp 1 ICMP # Internet con trol message ggp 3 GGP # Gateway-gateway protocol tcp 6 TCP # Tran smissi on con trol protocol egp 8 EGP #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pup 12 PUP # PARC uni versal packet udp 17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hmp 20 HMP # Host mon itori ng protocol xn s-idp 22 XNS-IDP # Xerox NS IDP rdp 27 RDP # "reliable datagram" protocol ipv6 41 IPv6 # In ternet protocol IPv6 ipv6-route IPv6-Route # Routi ng header for IPv6 ipv6-frag 44 IPv6-Frag # Fragme nt header for IPv6 esp 50 ESP #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ah 51 AH # Authe nticati on header ipv6-icmp 58 IPv6-ICMP # ICMP for IPv6 ipv6-nonxt IPv6-NoNxt # No next header for IPv6 ipv6-opts 60 IPv6-Opts # Dest in ati on optio ns for IPv6 rvd 66 RVD # MIT remote virtual disk 端口编号

常用端口号和协议对照表

TCP 1=TCP Port Service Multiplexer TCP 2=Death TCP 5=Remote Job Entry,yoyo TCP 7=Echo TCP 11=Skun TCP 12=Bomber TCP 16=Skun TCP 17=Skun TCP 18=消息传输协议,skun TCP 19=Skun TCP 20=FTP Data,Amanda TCP 21=文件传输,Back Construction,Blade Runner,Doly Trojan,Fore,FTP trojan,Invisible FTP,Larva, WebEx,WinCrash TCP 22=远程登录协议 TCP 23=远程登录(Telnet),Tiny Telnet Server (= TTS) TCP 25=电子邮件(SMTP),Ajan,Antigen,Email Password Sender,Happy 99,Kuang2,ProMail trojan,Shtrilitz,Stealth,Tapiras,Terminator,WinPC,WinSpy,Haebu Coceda TCP 27=Assasin TCP 28=Amanda TCP 29=MSG ICP TCP 30=Agent 40421 TCP 31=Agent 31,Hackers Paradise,Masters Paradise,Agent 40421 TCP 37=Time,ADM worm TCP 39=SubSARI TCP 41=DeepThroat,Foreplay TCP 42=Host Name Server TCP 43=WHOIS TCP 44=Arctic TCP 48=DRAT TCP 49=主机登录协议 TCP 50=DRAT TCP 51=IMP Logical Address Maintenance,Fuck Lamers Backdoor TCP 52=MuSka52,Skun TCP 53=DNS,Bonk (DOS Exploit) TCP 54=MuSka52 TCP 58=DMSetup TCP 59=DMSetup TCP 63=whois++ TCP 64=Communications Integrator TCP 65=TACACS-Database Service TCP 66=Oracle SQL*NET,AL-Bareki TCP 67=Bootstrap Protocol Server TCP 68=Bootstrap Protocol Client

推荐-常用动态路由协议安全性分析及应用

常用动态路由协议安全性分析及应用 【摘要】路由器寻找的最佳路径是路由协议,它能保持各个路由器间的路由表相同,实现各个路由器间的相互连通,且在网络间传递数据包。可见,动态路由协议是借助路由器间的信息传递,计算、更新网络结构。但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影响常用动态路由器安全性。现就BGP、OSFP 和RIP V2三种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应用。 【关键词】动态路由安全性应用 连接网络的重要硬件设备,是路由器,它可以实现数据包的传递。而动态路由协议指的是路由器表的更新过程,它能够满足网络结构变化的需求。常用的动态路由分为三种,分别为BGP协议、OSPF协议和RIP V2协议。如果在数据包传递过程中,协议出现漏洞,那么容易被人利用,给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分析常用动态路由协议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常用动态路由协议安全性分析 1.1 BGP协议安全性 多个相互连接的商业网络共同组成了Internet。各个ISP或企业网络,需要定义一个自治系统号,即ASN,它们

的分配由IANA完成[1]。自治系统号共有65535个,其中私用保留的为65512―65535。路由信息在共享状态下,此号码的维护方式可以采取层的方式。BGP采用会话管理,其中TCP 的179端口可起到触发作用,使Keepalive和update信息被触发,且累及其邻居,从而更新和传播BGP路由表。 然而,因BGP的传输方式以TCP为主,那么容易导致BGP 出现关于TCP的诸多问题,例如拒绝服务攻击,预测序列号,SYN Flood攻击等。BGP主要是利用TCP的序列号,未使用自身的序列号。所以,一旦设备应用可预测序列号,就容易受到该类型攻击。在Internet中运行的大部分路由器都采用了Cisco设备,没有采用预测序列号方案,这就降低了受到攻击的风险。一些BGP在默认状态下,未采用相关的认证机制,有些BGP继续沿用明文密码,这样,大大增加了受到攻击的可能性。 实际应用BGP协议时,还会受到伪造报文攻击等其他攻击。但通常情况下,BGP主要在核心网的出口应用,且配置密码认证,因此,BGP协议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1.2 OSPF协议安全性 复杂是OSPF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运行中的诸多环节都有可能受到攻击者的攻击,给OSPF带来不同程度伤害。攻击方式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资源消耗攻击。将不同类型的OSPF报文不间断大量发送,这样极易导致攻击实体资源枯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 1、熟悉路由器几种模式,熟练应用快捷键 2、了解路由器的一般配置步骤 3、熟悉基本的配置命令,会查看命令参数 4、理解路由器各种口令的作用,并会恢复路由器的口令 实验知识要点: 路由器的软件和硬件结构 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路由器的操作系统 CPU:中央处理单元,和计算机一样,它是路由器的控制和运算部件。 RAM/DRAM:内存,用于存储临时的运算结果,如:路由表、ARP表、快速交换缓存、缓冲数据包、数据队列、当前配置。RAM中的数据在路由器断电后是会丢失的。 FLASH:可擦除、可编程的ROM,用于存放路由器的IOS,FLASH的可擦除特性允许我们更新、升级IOS而不用更换路由器内部的芯片。路由器断电后,FLASH的内容不会丢失。FLASH容量较大时,就可以存放多个IOS版本。 NVRAM:非易失性RAM,用于存放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路由器断电后,NVRAM中的内容仍然保持。 ROM:只读存储器,存储了路由器的开机诊断程序、引导程序和特殊版本的IOS软件(用于诊断等有限用途),ROM 中软件升级时需要更换芯片。 接口(Interface):用于网络连接,路由器就是通过这些接口和不同的网络进行连接的。 (背板图片)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ser mode):通常用来查看路由器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无法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可以查看的路由器信息也做全局性修改和设置的模式,还可以向下分为一些子模式,比 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是Cisco的IOS是命令行界面,有两种基本工作模式:(如下图) 用户模式(U 是有限的; 特权模式(Privilege mode):可以更改路由器的配置,当然也可以查看路由器的所有信息。 全局配置模式:不能使用查看性质的命令,但是确实 如接口配置模式、线路配置模式、路由进程配置模式等

《数通知识的路由协议部门》试题答案

单选题 1. 在OSPF路由区域内,唯一标示OSPF路由器的是√ A Area ID B AS 号码 C Router ID D Cost 正确答案: C 2. 在OSPF路由域中,引入了外部路由的路由器称为√ A ABR B BR C ASBR D IR 正确答案: C 3. OSPF中详细描述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的协议报文是√ A LSR B LSU C Router LSA D AS-External LSA 正确答案: B 4. 在建立邻居和邻接关系的时候,表示稳定的邻居状态的是√ A Exchange B Full C 2-way D Init 正确答案: C

5. 在建立邻居和邻接关系的时候,表示稳定的邻接状态的是√ A Exchange B Full C 2-way D Init 正确答案: B 6. OSPF选举DR、BDR时会使用如下的那些报文?√ A HELLO报文(Hello Packet) B DD报文(Database Description Packet) C LSR报文(Link State Request Packet) D LSU报文(Link State Update Packet) 正确答案: A 7. 关于指派中间系统DIS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它在广播网络中创建和更新伪结点 B它的选举是不可预知的,存在备份DIS C当LAN上的所有IS优先级相同时,选举MAC地址最大的IS为DIS D广播网上的DIS选举是抢占式的 正确答案: B 8. ISIS是支持分层次的IGP,那么ISIS路由协议层次之间的边界是如何部署的?√ A 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在互联不同层次路由器之间的链路上 B 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Level 1 路由器上 C 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Level 2 路由器上 D ISIS路由协议的不同分层的边界是部署Level 1/2 路由器上 正确答案: A

(合同范本)路由协议与配置过程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合同范本)路由协议与配置过程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路由选择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语言,通过信息的交流建立网络的完整拓扑 结构,从而选择最优路径,并将该路径记录到路由表中。一旦路由表建立,路由器便可以通 过其输入接口接收数据包,确定其目的地址,然后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将该数据包转送到相应的输出接口。 8.1 IP路由 。动态路由 由路由器通过运行路由协议而生成的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 。静态路由 如果到达目标网络只有一条路径或我们只希望发送的数据包以同一路径传输时,就直接设置路由器的相应接口来指定一条到达目的地址的特定路径。这就是静态路由。静态路由的计量值为0或1,计量值越小则可靠性越高。可以通过提高计量值的方法将静态路由作为备份路由或浮动静态路由。 。缺省路由 当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到路由表中查找最佳路由。如果没有该路由信息,则使用缺省路由转发,当无缺省路由时则丢弃该数据包。所以,缺省路由就是用户设置的当不知道数据包该往何处发送时,一律发送到一个特定接口的路由。 8. 1. 1实验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

k WXI UK), 2Q2207. 129. 1/27 .1, ULCI 100, 202.307. 12E.2/27 实验配置如图: cisco2610配置如下: Current configuration: ! version 11.3 hostname 2610 ! enable password cisco ! interface Ethernet。/。 ip address 202.207.126.253 255.255.255.224 ! interface Serial0/0 ip address 202.207.128.2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no ip mroute-cache frame-relay Imi-type ansi ! ip classless !

网络协议端口号详解

协议端口号详解 计算机"端口"是英文port的译义,可以认为是计算机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口。其中硬件领域的端口又称接口,如:USB端口、串行端口等。软件领域的端口一般指网络中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通信协议端口,是一种抽象的软件结构,包括一些数据结构和I/O(基本输入输出)缓冲区。 在网络技术中,端口(Port)有好几种意思。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端口指的是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erial端口等。我们这里所指的端口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端口,而是特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是逻辑意义上的端口。 那么TCP/IP协议中的端口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把IP地址比作一间房子,端口就是出入这间房子的门。真正的房子只有几个门,但是一个IP地址的端口可以有65536(即:256×256)个之多!端口是通过端口号来标记的,端口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 到65535(256×256)。 在Internet上,各主机间通过TCP/TP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报,各个数据报根据其目的主机的ip地址来进行互联网络中的路由选择。可见,把数据报顺利的传送到目的主机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支持多程序(进程)同时运行,那么目的主机应该把接收到的数据报传送给众多同时运行的进程中的哪一个

呢?显然这个问题有待解决,端口机制便由此被引入进来。 本地操作系统会给那些有需求的进程分配协议端口(protocal port,即我们常说的端口),每个协议端口由一个正整数标识,如:80,139,445,等等。当目的主机接收到数据报后,将根据报文首部的目的端口号,把数据发送到相应端口,而与此端口相对应的那个进程将会领取数据并等待下一组数据的到来。说到这里,端口的概念似乎仍然抽象,那么继续跟我来,别走开。 端口其实就是队,操作系统为各个进程分配了不同的队,数据报按照目的端口被推入相应的队中,等待被进程取用,在极特殊的情况下,这个队也是有可能溢出的,不过操作系统允许各进程指定和调整自己的队的大小。 不光接受数据报的进程需要开启它自己的端口,发送数据报的进程也需要开启端口,这样,数据报中将会标识有源端口,以便接受方能顺利的回传数据报到这个端口。 端口详解 在开始讲什么是端口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什么是 port 呢?常常在网络上听说『我的主机开了多少的 port ,会不会被入侵呀!?』或者是说『开那个 port 会比较安全?又,我的服务应该对应什么 port 呀!?』呵呵!很神奇吧!怎么一部主机上面有这么多的奇怪的 port 呢?这个 port 有什么作用呢?! 由于每种网络的服务功能都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将不同的封包送给不

常用协议端口号

常用协议端口号 1813端口使用UDP传输 3306端口使用TCP传输 Tracert 默认使用UDP 数据包来探测路由路径, 端口为33434 TCP协议支持 协议名称TCP端口号协议名称解释 ACAP 674 AIM 5190 BEEP 10288 CAST 4224 CMP 829 COPS 3288 PKTCABLE_COPS 2126 PKTCABLE_MM_COPS 3918 DAAP 3689 DHCPFO 519 DIAMETER 3868 DISTCC 3632 DLSW 2065 NP 20000 NS 53

DSI 548 FTPDATA 20 FTP 21 GIFT 1213 CS 1720 HTTP 80 PROXY_HTTP 3128 PROXY_ADMIN_HTTP 3132 HKP 11371 DAAP 3689 SSDP 1900 IB 3050 ICAP 1344 IMAP 143 IRC 6667 ISAKMP 500 JABBER 5222 KERBEROS 88 LAPLINK 1547 LDAP 389 GLOBALCAT_LDAP 3268

PRINTER 515 MBTCP 502 MSNMS 1863 MSRP 0 MySQL 3306 NBSS 139 CIFS 445 NCP 524 NDMP 10000 PA 0x0d44 BROKER 0x0bc6 SRS 0x0bca ENS 0x0bc8 RMS 0x0bcb NOTIFY_LISTENER 0x0bc9 NETSYNC 5253 NNTP 119 NTP 123 POP 110 PPTP 1723 PVFS2 3334

常用路由协议的分析及比较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根据路由算法 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 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基于Bellman-Ford算法,主要有RIP、IGRP(IGRP为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图论中非常著名的Dijkstra 算法,即最短优先路径(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如OSPF。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而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链路状态信息传递给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 根据路由器在自治系统(AS)中的位置 可将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也叫域间路由协议)。域间路由协议有两种:外部网关协议(EGP)和边界网关协议(BGP)。EGP是为一个简单的树型拓扑结构而设计的,在处理选路循环和设置选路策略时,具有明显的缺点,目前已被BGP代替。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是一种混合协议,它既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特点,同时又继承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各种路由协议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网络。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表在开始选择路由之前就被网络管理员建立,并且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更改,所以只适于网络传输状态比较简单的环境。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特点: ·静态路由无需进行路由交换,因此节省网络的带宽、CPU的利用率和路由器的内存。 ·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静态路由的网络中,所有要连到网络上的路由器都需在邻接路由器上设置其相应的路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有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静态路由,如DDR、使用NA T技术的网络环境。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缺点: ·管理者必须真正理解网络的拓扑并正确配置路由。 ·网络的扩展性能差。如果要在网络上增加一个网络,管理者必须在所有路由器上加一条路由。 ·配置烦琐,特别是当需要跨越几台路由器通信时,其路由配置更为复杂。 3 动态路由

路由协议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关于路由协议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1、解决路由环问题的方法有(ABD) A. 水平分割 B. 路由保持法 C. 路由器重启 D. 定义路由权的最大值 2、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路由协议(C) A. 允许数据包在主机间传送的一种协议 B. 定义数据包中域的格式和用法的一种方式 C. 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D. 指定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的方式和时间的一种协议 3、以下哪些内容是路由信息中所不包含的(A) A. 源地址 B. 下一跳 C. 目标网络 D. 路由权值 4、以下说法那些是正确的(BD) A. 路由优先级与路由权值的计算是一致的 B. 路由权的计算可能基于路径某单一特性计算,也可能基于路径多种属性 C. 如果几个动态路由协议都找到了到达同一目标网络的最佳路由,这几条路由都会被加入路由表中 D. 动态路由协议是按照路由的路由权值来判断路由的好坏,并且每一种路由协议的判断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5、IGP的作用范围是(C) A. 区域内 B. 局域网内 C. 自治系统内 D. 自然子网范围内 6、距离矢量协议包括(AB) A. RIP B. BGP C. IS-IS D. OSPF 7、关于矢量距离算法以下那些说法是错误的(A) A. 矢量距离算法不会产生路由环路问题 B. 矢量距离算法是靠传递路由信息来实现的 C. 路由信息的矢量表示法是(目标网络,metric) D. 使用矢量距离算法的协议只从自己的邻居获得信息 8、如果一个内部网络对外的出口只有一个,那么最好配置(A) A. 缺省路由 B. 主机路由 C. 动态路由 9、BGP是在(D)之间传播路由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验六 rip路由协议配置 )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同组人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指导书 掌握RIP 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RIP 动态路由协议,使得3台Cisco 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RIP 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三、实验设备 Cisco 路由器3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2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线、V35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3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 ,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口同异步串口网络模块(WIC-2T ),重新打开电源。然后,用交叉线(CopperCross-Over )按图6-1(其中静态路由区域)所示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 ,用DTE 或DCE 串口线缆连接各路由器(router0router1),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S0/0为DCE ,S0/1为DTE )。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1、PC3,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 )项,选择运行IP 设置(IPConfiguration ),设置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1gw: PC3gw: 3、点击路由器R1,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 )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点击路由器R2,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 )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同理对R3进行相应的配置: 4、测试工作站PC 间的连通性。 从PC1到PC3:PC>ping (不通) 5、设置RIP 动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1配置如下: 同理,在路由器R2、R3上做相应的配置: 6、在路由器R1上输入showip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可以看到增加的RIP 路由信息。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常见端口号对应的协议

协议号 ip 0 IP #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cmp 1 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ggp 3 GGP # Gateway-gateway protocol tcp 6 TC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egp 8 EGP #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pup 12 PUP # PARC universal packet protocol udp 17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hmp 20 HMP # Host monitoring protocol xns-idp 22 XNS-IDP # Xerox NS IDP rdp 27 RDP # "reliable datagram" protocol ipv6 41 IPv6 # Internet protocol IPv6 ipv6-route 43 IPv6-Route # Routing header for IPv6 ipv6-frag 44 IPv6-Frag # Fragment header for IPv6 esp 50 ESP #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ah 51 AH # Authentication header ipv6-icmp 58 IPv6-ICMP # ICMP for IPv6 ipv6-nonxt 59 IPv6-NoNxt # No next header for IPv6 ipv6-opts 60 IPv6-Opts # Destination options for IPv6 rvd 66 RVD # MIT remote virtual disk 端口编号 echo 7/tcp echo 7/udp discard 9/tcp sink null discard 9/udp sink null systat 11/tcp users #Active users systat 11/udp users #Active users daytime 13/tcp daytime 13/udp qotd 17/tcp quote #Quote of the day qotd 17/udp quote #Quote of the day chargen 19/tcp ttytst source #Character generator chargen 19/udp ttytst source #Character generator 20/tcp #FTP, data ftp 21/tcp #FTP. control ssh 22/tcp #SSH Remote Login Protocol telnet 23/tcp smtp 25/tcp mail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

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 无线传感网技术是对当今经济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对于现代军事、信息技术、制造业等多个重要的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无线路由协议则是无线传感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对于几个典型的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利弊,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标签: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传感器节点 1 无线传感网概述 无线网络即使用无线传输介质的网络。目前有两种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和对等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的无线终端需要配置无线网卡,并通过接入点(AP)连接入网。对等网络即Ad hoc网络,不需要AP的支持,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无线Ad hoc网络又可分为两类,移动Ad hoc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前者的终端是快速移动的,后者的结点是静止的或者移动很慢。 无线传感网由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组成,它们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无线网络,相互协作以探测、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军事应用、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建筑物质量监控、医疗护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应用[1]。 无线传感网的系统结构包括监测区域(Sensor Field)、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和汇聚节点(Sink Node)[2]。监测区域中包含了各种需要采集数据的观察对象;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观察对象的相关数据,并将处理后数据传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用于收集由传感器节点传递来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远程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2 无线路由协议 无线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无线传感网的路由协议负责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包括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两个功能。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否有层次,可以将路由无线路由协议分为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3]。 2.1 平面路由协议 平面路由协议适用于具有平面结构的网络,所有节点之间地位平等,协议相对简单。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一般存在多条路径,可共同承担网络负荷,通常不存在瓶颈,网络具有较强的健壮性。然而,节点的组织、路由的建立、控制与维持所产生的开销需要占用较大的带宽,从而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另外,当网络规模较大时需要损耗很大的能量,并且网络的可扩展性较差。因此,平面路由协议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_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2

注意事项 1.实验报告封面及报告纸请自行领取。 2.实验报告封面及报告纸的各项内容务必填全。 3.一次上机实验一张报告纸(4次上机共4张)。 4.实验报告上的各栏目严格按本指导书填写。 5.实验室计算机有多个操作系统,启动时选择第1个:Windows XP。

实验室相关说明 一、关于网络设备 1.计算机学院网络实验室采用锐捷网络设备,该种设备的所有命令均与思科相同。因此掌握了锐捷的命令也就掌握了思科的命令。 2.实验室的每个机柜内有4台交换机(型号分别为S2126、S3762)、4台路由器(型号分别为R1762、R2632)与一台实验控制器(位于机柜最上方)。每一实验桌有8台计算机,每一实验桌均对应一个机柜。实验室还设置一台服务器,为方便实验管理,用户在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的时候,并不是直接连接到交换机与路由器,而是通过服务器与实验控制器操作交换机与路由器。但是操作界面与直接连接到交换机与路由器是相同的。 二、关于实验方法 1.每台计算机有两个网卡,下面的网卡(命名为“本地连接”)与服务器、实验控制器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局域网,用于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上面的网卡(命名为“测试连接”)连至机柜内,配置完毕后可以将线连至设备上查看配置结果。因此在配置时要启用“本地连接”,禁用“测试连接”,在查看配置结果时要先设置好测试连接的IP地址,再启用“测试连接”,并禁用“本地连接”。“本地连接”和“测试连接”一定不要同时启用。 2.为通过服务器与实验控制器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要利用浏览器打开服务器Web页面(已设为浏览器的默认主页),输入用户名与口令登录。单击页面上部的“教学实验”,再单击左侧的“暂无拓扑图”,再选中右侧的“实验台”单选钮,单击“确定”。此时右侧将列出机柜内的所有设备,欲配置设备,需选“申请”,然后再“登录”。 3.登录时将打开超级终端或telnet窗口,此时要输入与刚才输入的相同的用户名与口令,即可连接到设备使用命令进行配置。也有可能在输入用户名与口令后显示“facility not ready”的提示,这说明设备正在重启,此时要耐心等待几分钟才能连接到设备。一台设备同时只能有一个人申请使用,其他人只能等待。因此同一组的8个人要协商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