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滨海地区吹填土地基加固处理差异性分析

滨海地区吹填土地基加固处理差异性分析

第24卷 2010正 第6期 

12月 岩土工程技术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Vo1.24 No.6 

Dec。2O10 

文章编号:1007 2993(2010)06—0312—03 

滨海地区吹填土地基加固处理差异性分析 张宇亭 董海军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300456) 

【摘要】滨海地区的围海造陆工程,多以海中泥沙直接吹填至造陆区域。由于吹填土质不均,在加固过程中,易引起 吹填土地基沉降、孔隙水压力、土体强度等指标变化的差异性。文中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以及土体指标变化的规律 性,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吹填;差异性;沉降;孔隙水压力 【中图分类号】TU 4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3".issn.1007—2993.2010.06.010 DiffeFence Analysis of the Reinforcement Treatment on Reclaimed Soil Foundation in Coastal Region Zhang Yuting ]Dong Haij un[。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Tianjin 300456,China) [Abstractl In land reclamation,the sediment in the sea is hydraulic filled to the land making area.In the process of rein~ forcement.the hydraulic fil1 is non-uniform that the settlement.pore-water pressure and soil strength has difference On re~ claimed ground.The cause of difference and the regularity of parameters variation has been analyzed.Moreover,the proper sug~ gestions has been givem [Key wordsl Hydraulic fiII:Regional difference;Settlement;Pore-water pressure 

0 引 言 吹填造陆区域为了达到不同的使用要求,如码头后 方堆场、配套道路和建筑等,其地基土强度需达到一定指 标。但是在吹填造陆期间,受吹填工艺影响,吹填区土质 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这在后期地基处理力II固期间,土体 变形、土体强度增长的差异J生=表现较为明显。 1 吹填区土质现象及成因 吹填土,又名冲填土,是用挖泥船和泥浆泵把海中 的泥砂通过水力吹填堆筑在一起而形成的沉积土,在 吹填过程中,泥沙结构遭到破坏,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在 缓慢沉积,因而具有塑性指数大、天然含水量和孔隙比 大、重度小、高压缩性、渗透l生小等特点l1-3]。 由于吹填土构成的地基,强度很差,在物理力学性 质上比较接近于软土,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建设,需 要将之视为软土进行地基处理。但是与天然环境下形 成的软土不同,吹填土的颗粒组成和分布规律与所吹 填泥砂及吹填时的水力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在吹填过程中,挖泥船多在海侧将港池或航道 中的泥沙,通过吹泥管直接吹填在造陆区域。受滨 海地区地质条件影响,挖泥区的土质情况多为:表层细 颗粒土,如淤泥及淤泥质土;向下逐渐分布为粉质粘土 或粉土。挖泥船通过吹填管将泥沙吹至造陆区域,由 于水力吹填的特点,泥沙在吹填过程中,粗颗粒土或比 重较大的土在管口附近沉积,细粒土随水流至远离管 口处沉积,形成土质分布不均的现象E4-63(见图1)。 

图1 吹填土在吹填管口附近土颗粒分布示意图 2吹填区加固期间土体变形规律 由于吹填区吹填土质未经处理时,地基土质较 差,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用地,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目 前针对吹填土区域采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主要有:真 

作者简介:张宇亭,1985年生,男,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以及工程监测、检测方面 的研究。 张宇亭等:滨海地区吹填土地基加固处理差异性分析 313 空预压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井点降水法,低能 量强夯联合降水法等。另外,近年来针对吹填土地 基的特点,国内外学者在原有软基加固处理工艺的 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 J。 以真空预压加固方法为例,在吹填土地基加固 处理期间,应对地基土体进行一系列观测,来反映加 固期间土体的变形情况,以控制施工过程,调整施工 工艺。土体变形的主要观测指标为加固区的沉降变 化和孔隙水压力变化。 某工程位于天津滨海地区,为吹填造陆项目,利 用海侧港池与航道的疏浚土方吹填至造陆区域,由 于吹填面积较大,且吹填土质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后 期的真空预压地基加固处理期间,造陆区域内土体 变化指标呈现出一系列特殊的变化规律E9-1o ̄。 2.1沉降变化特点 对于吹填土,由于场区内土质分布不均,在吹填 管口附近区域,颗粒较大的土沉淀、堆积,形成的土 质较好;而远离吹填管口的区域,由于吹填水流的动 力作用,使得细颗粒土漂浮,土质相对较差。在加固 处理期间,管口附近土体由于透水性较好,固结沉降 较快发生;而远离管口的土体渗透性较差,固结时间 较长。另外,在吹填管口附近区域,吹填厚度一般大 于远处,相当于在吹填管口处堆载较大。这两部分 土体沉降变化有以下特点: 1)真空预压加固处理效果较理想的情况下,吹填 管口附近土体,土质较好,土体固结很快完成,前期沉 降变化明显,最终沉降量相对较小,且后期沉降变化 不明显;远离管口区域,土质软弱,土体固结时间较 长,最终沉降量明显较大,且加固处理后期,沉降变化 时间较长。这两种沉降变化对比曲线见图2。 时间(年一月一Et) 

I 建 

啼 图2吹填管口附近与远离管口区域沉降对比曲线图 

2)真空预压加固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由于 加固处理区域范围内抽真空效果不理想,此时预压效 果不明显,管口附近的土体在固结沉降到一定程度 后,即无法进一步固结,中后期沉降量较小。远离管 口区域,土体土质较软,在真空压力作用下,固结逐渐 发生,其沉降量呈现持续变化的趋势(见图3) 

时间(年一月一日) 20090825 20090924 20091024 20091 123 20091223 O 

50 吕100 150 童 O。0 

m唾;300 350 400 图3吹填管口附近与远离管口区域沉降对比曲线图 

2.2孔隙水压力变化特点 吹填区进行真空预压处理期间,管口附近区域 土体颗粒较大,土的渗透性较好,有利于孔隙水压力 的消散。而远离管口区域的土体颗粒相对较小,土 的渗透性较差,在真空预压处理期间,土体中的水不 易排出,孔隙水压力消散相对较为缓慢。 在真空预压处理期间,吹填管口附近区域土体 不同深度的孑L隙水压力消散情况要远好于远离吹填 管口区域(见图4)。 从表1来看,在真空预压处理期间,随着土体深 度的增加,真空压力传递逐渐衰减,孔隙水压力消散 度逐渐减小。与远离吹填管口区域相比较,吹填管口 附近的区域孔隙水压力消散度高6 ~2O 左右。 

时间f,d 图4吹填管口附近区域不同深度 

子L隙水压力消散曲线图 

时间t/d 图5远离吹填管口区域不同深度 

孑L隙水压力消散曲线图 

表1吹填管口附近与远离管口区域土体内 不同深度子L隙水压力消散情况对比表 314 岩土工程技术 2010年第6期 消散度差值/ 2O.10 6.46 13.37 5.64 9 差值百分比/ 22.89 5.93 10.15 4.14 

消散度差值/ 75.81 3O.46 87.28 53.17 4 差值百分I:L,/ 23.54 10.27 22.86 13.49 

注:表中对比项目一栏中“消散度差值”为吹填管口附近区域 与远离管El区域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度之差,消散度的单位用 百分比表示。“差值百分比”表示该两消散度相差的程度。 

3吹填区加固后土体变形特点 3.1土体强度的差异性 吹填管口附近区域较远离管口区域,不同土质 的土体含水率低、孔隙比和压缩系数小,地基承载力 高见表2。在同等加固处理工艺作用下,吹填管口 附近区域的土体强度高约1O 以上。 

表2吹填管口附近与远离管口区域 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对比表 

土层 区域 含水率/ 孔隙比 曩地基/k承P载a力 

3.2加固后沉降变化特点 理论上,远离吹填管口区域的土质存在“先天不 足”的缺陷,在加固处理时,其强度提高相对较小,其 工后沉降较大。实测结果也是如此,从图6的工后 沉降对比曲线中就能看出,远离吹填管口区域90d 后的沉降值,大于管口附近区域约10mm,且管口附 近区域的沉降变化更快趋于稳定。 

0】0 20如40 棚60 70 80 90 l00 

l0 

嚎,6: 

图6吹填管口附近与远离管口 区域工后沉降对比曲线 

4结论与建议 1)滨海地区吹填土地基,在吹填期间受吹填管 位置影响,吹填土质产生区域差异性。吹填管口附 近的土质要好于远离管口附近区域的土质。 2)地基加固处理期间,在加固效果较好情况下, 吹填管口附近区域的沉降量明显小于远离管口区 域。在加固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沉降变化则相反。 3)真空预压加固过程中,吹填管口附近区域的 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好于远离管口区域。 4)加固处理后,吹填管口附近区域的工后沉降 较小,且沉降变化更快趋于稳定。 5)针对吹填区土质不均的现象,建议吹填区由 全幅吹填改为半幅吹填,或者在吹填过程及时延长 吹填管,使其深入吹填区内部,以保证吹填区吹填土 的均匀性。 6)距吹填管口较远的区域,在吹填土地基加固 处理期问,应采取特殊的地基处理办法,或延长加固 处理时间,以保证吹填区加固后地基强度的均匀性。 

[1] [2] [3] [4] [5] [6] [7] [8] [9] [1O] 参考文献 张中琼,王清,秦炎,等.快速加固吹填土的室内 模拟试验口].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 (3):645 648. 高有斌,刘汉龙,曹建建,等.吹填土高真空击密法与 

常规强夯法对比试验E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0(2):100—103. 杨绪军,高学峰.高真空击密在粉砂吹填土浅地基处 理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1): 303 306. 赵冬.吹填土道路路基处理方法的比选[J].城市 道桥与防洪,2008(9):86—87. 崔梓萍.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加固吹填土路基 _II].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4):22—24. 朱允伟,朱香芬.降水联合强夯加固吹填土地基试验 研究lJ].工程勘察,2010(1):10—14. 王黎明,韩选江,张八芳.新近吹填土的真空动力固 结加固效果试验研究EJ].建筑结构,2008(4):72—74. 纪玉诚,向山河,闫澍旺,等.吹填土真空预压的室内 模型试验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10(2):13—17. 成玉祥,杜东菊,张骏.天津滨海吹填土结构强度 增长机理口].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1):45—49. 韦剑锋.天津市滨海新区吹填土工程处理现状及技术 改进试验研究——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 初探[J].工程勘察,2OO8(6):20-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