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化学_下篇8_第09章_催化裂化

石油化学_下篇8_第09章_催化裂化



9/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3 重油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5.3 重油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RFCC要在FCC基础上解决的技术关键∶

减少生焦量和产气量,特别是氢气的产量,以获得最大的 汽油和柴油收率

抑制原料中金属对催化剂的污染,使催化剂保持较高的平
衡活性和选择性

产品中含S、N多,需要进行加氢精制(后面将学习) RFCC中焦炭产率高,产热多,必须做到热量平衡,从再 生再生器中向外取热
少液相进入催化剂的孔中,减少液固反应,从而减少热缩
合生焦。
11/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3 重油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3)增加提升管反应器中水蒸气的用量
增加水蒸气的注入量,可以降低油气分压,有利于渣油汽化;
提高进料线速,改善进料雾化,并对催化剂上的重金属起 钝化作用 一般注水蒸气5~8m%,是FCC的3~8倍
柴油 焦炭
21/28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1 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
(6)气体组成比较(原料大庆VGO)
组成 m%
H2 CH4 C20 C2= C30
FCC
0.2 5.0 4.0 3.5 6.5
DCC- I
0.44 6.0 4.3 11.3 6.1
高温裂解
0.8 14.8 7.4

原料较重,减压馏分油,大多还掺一定比例渣油。 反应过程中二次裂化较多,氢转移反应较少。 反应时间长,催化反应和热反应同时存在。 气体产物以丙烯、丁烯为主
19/28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1 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
6.1 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 称为催化裂解Ⅰ型(Deep catalytic cracking type Ⅰ,简称DCC-Ⅰ) (1)原料及催化剂∶重质馏分油为原料,特制的催化裂解催化剂 (2)目的∶生产以丙烯为主的气体烯烃 (3)工艺∶与FCC类似, 反应器∶提升管及流化床两部分;催化剂和操作条件不同 (4)反应条件∶ 温度高∶ 545~565℃空速低∶2.5h-1蒸汽量大∶25m%
12/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3 重油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4)采用 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
提高温度∶

可以弥补由于催化剂受金属污染和水蒸气作用而失去的活性 有利于进料的汽化 有利于汽油辛烷值的提高和气体中烯烃产量的提高 当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时,重油在发生催化裂化反应的同时 还会发生热裂化反应,有利于沥青质裂解减少生焦(脱氢反应
多产液化气;MGG裂化气的组成与FCC裂化气具有共同的
特点,都是以C3、C4为主,其中烯烃的含量也比较接近。

与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DCC-I相比,此类技术的汽油产 率明显较高,低碳烯烃产率虽然稍低一些,但其丙烯产率仍 显著高于常规的催化裂化。当用相同原料进行反应时,MIO 技术的异丁烯产率显著高于MGG。
90
21~25
100
柴油收率
十六烷值
20~40
30~40
15~16
~20
24/28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2 生产低碳烯烃兼顾汽油的技术
6.2 生产低碳烯烃兼顾汽油的技术
(1)这方面的技术有DCC-Ⅱ、多产液化气和汽油的催化裂 化(Maximum LPG plus Gasoline,简称MGG) 、MIO
10/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3 重油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根据原料的性质,RFCC在操作条件上采取如下措施:
(1)提升管下端增加预提升段 原料和催化剂在预提升段,充分地混合 (2)改善原料油的雾化 RFCC过程是气、液、固非均相催化过程,液相部分过多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增加催化剂上的结焦量。因此,要强 化催化裂化前期过程中的雾化和蒸发过程, 提高汽化率, 减
第8次课
第09章 催化裂化
1 概述
2 催化裂化反应 3 催化裂化催化剂
4 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本 次 课 内 容
5 重油催化裂化(RFCC)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1/28
第23次课
5 重油催化裂化(RFCC) 早期的催化裂化均以减压馏分为原料,称之为“催化裂化” (FCC),近年来原料的来源扩展到重油,称之为“重油 催化裂化”(RFCC) 5.1 原料
使裂化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和水热稳定性, 较高的抗重金
属污染,二是要让反应物分子在基质中的一次反应速度、 由基质向分子筛扩散的速度以及反应物分子在分子筛内的 反应速度相匹配。
18/28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乙烯、丙烯、丁烯等有机化工原料目前主要依靠蒸汽裂解, 以轻油为原料。也可以通过催化裂化技术从重油重获得。我 国有相应的从重油中生产丙烯、丁烯的催化裂化技术。主要 特点:

烯烃
FCC∶C4 > C3 > C2 C4为副产品 DCC∶C3 > C4 > C2 C3、C4为主产品 C2、C3为主产品
高温裂解 ∶C2 > C3 > C4
23/28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1 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
(7)液体产物比较
FCC DCC-I
汽油收率
辛烷值RON
30~60
(Maximizing iso-olefins)等。
(2)原料∶AR或VGO+VR (3)工艺∶特定的裂化催化剂,提升管或床层反应器 (4)反应条件∶温度为530℃ 、压力为0.15~0.35Mpa (5)目的∶最大量生产富含丙烯和丁烯的液化气以及汽油
25/28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2 生产低碳烯烃兼顾汽油的技术
生焦)
13/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3 重油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但∶高温下二次裂解加剧,焦炭和气体产率提高,为了 减少二次反应尽量减少反应时间

当转化率相当时, 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 可以降低焦炭产率。温度提高,裂化反应速度增加得较
多,而缩合生焦的反应速度增加得较少。

常规FCC时间为2~4S RFCC要求~2S左右
在催化剂上发生二次催化裂化反应。
7/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2 重油催化裂化的特点

一般以残炭值来衡量原料在催化剂上的生焦倾向。 相同反应条件下∶原料越重 残炭值越高生焦量越多。 一般重油催化裂化原料CCR% 4~5%, 最多不能超过10%。
(4)含硫、氮的化合物较多

原油中大部分的N、S集中在渣油中,RFCC过程中, 硫、 氮 进入焦炭再生过程生成SOX及NOX大气污染,使 催化剂暂时失活 留在产物中, 影响其质量。
催化剂采用∶

Y型沸石分子筛 + 高岭土 可以满足要求 USY型沸石分子筛+ 高岭土 比Y型沸石分子筛更理想 晶体结构稳定, 能经受较高的再生温度和蒸汽的侵袭 氢转移能力较弱 抗重金属污染的能力强
17/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4 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

基质要求∶
采用大孔径基质,重油的分子靠基质的表面酸中心进行一 次裂化,然后再由沸石分子筛进行二次裂化。好的催化剂 要求在基质上的裂解速度和分子筛中的反应速度相当。基 质和沸石分子筛两者在数量和性能上很好地配合, 一是能
38.0
1.1
C3=
C40 C4= C4= = 总烯 特点
2.1
24.0
38.9
6.6 26.4 有 76.5 烯多
23.7
0.6 7.5 6.3 75.4 干气多
22/28
35.8
无 60.3 烯少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1 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
气体组成特点∶

干气∶高温裂解 > DCC-I > FCC LPG(C3+C4)∶FCC > DCC >高温裂解
5/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2 重油催化裂化的特点
(2) 饱和分和芳香分的催化反应与馏分油类似

重质油中的饱和分和芳香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虽较馏分油大一 些,但在所用的操作条件下仍可以大部分汽化进入催化剂微 孔,其催化裂化反应与馏分油大同小异,基本属于按正碳离 子历程进行的 烷烃裂化和异构化、环烷烃开环和脱氢、芳 香烃的脱烷基和缩合以及相关烃类之间的氢转移反应。
20/28
6 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 6.1 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
(5)产物分布
DCC- I 气体 乙烯 丙烯 丁烯 汽油 ~50 m% ~4 % ~20 % ~15 % 21~25 % 主要是芳烃,含二烯烃 15~16 % 8~10 % 30~60 % 主要是烯烃和芳烃,基 本不含二烯烃 20~40 % 5~7 % FCC(对比用) 10~20 m%
8/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2 重油催化裂化的特点
(5)重金属含量高

原油中>95%~99%的重金属集中在AR和VR中,RFCC反
应中,全部沉积于催化剂表面, 随循环不断积累, 使催化剂 活性和选择性逐渐下降。

要保持活性,需要增加置换量(新鲜催化剂) 一般重金属Ni+V含量不大于10~15 g/g, 最多不能超过30 g/g 。否则会引起催化剂置换量过多。
3/28
5 重油催化裂化 5.1 重油催化裂化的原料

我国原油的重油AR 或VR石蜡基居多,渣油中 饱和分多, 芳香分和胶质少 H/C高 CCR 低
Ni 、V含量低

这对取得高轻油收率、降低结焦有利,减轻催化剂污染有 利

我国大部分原油适合于RFCC加工,将近一半的FCC掺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