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学
中医思维中,中和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应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协调、平衡状态。中和思维发端于《周易》,其基本特征是注重事物的均衡性、和谐,行为的适度性、平正性。在中医学中,中和思维具体体现在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阴阳失调的发病机制、调和致中的治病原则以及调和阴阳的养生学说等方面。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强调阴阳之中有五行,五行之中有阴阳,阴阳五行每一要素、阴阳五行总体上动态的相对平衡。而阴阳失调则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中医通过调和阴阳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此外,中医还强调养生防病应注重调和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清心寡欲,精神内守,旨在使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