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广州话中用于斥人蠢笨的詈语

浅议广州话中用于斥人蠢笨的詈语

浅议广州话中用于斥人蠢笨的詈语
文学院104班李欣健101040019/17
摘要:众所周知,詈语是一门语言或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广州话是中国的七大方言之一,是使用人群最多的南方方言。

广州话中的詈语词汇,十分有趣,值得研究。

本文选取詈语中的其中一类——斥人蠢笨类的詈语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广州话詈语笨
詈,在《说文》中的解释是“骂也”,那么,詈语,就可以很明白很浅显地解释为“骂人的言语”。

毫无疑问,詈语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语言现象以语言的负样态形式出现,古来就有,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至今未绝,成为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1]
国内学者刘福根(1997)把汉语詈语分为11类,分别是:1.与相貌、生理缺陷有关的詈词;2.斥人低能的詈词;3.斥人品德恶劣、行为无耻的詈词;4.与年龄、性别有关的詈词;5.与地位身份、职业有关的詈词;6.咒死类詈词;7.与鬼神等有关的詈词;8.与种、族意识有关的詈词;9.以“东西、货色”等骂人的詈词;10.一动物之名骂人的詈词;11.与人体器官、排泄物、性有关的詈词。

作为一种成熟的强势方言,毫无疑问,广州话的詈语词汇无疑是十分丰富的。

以上这11类詈词,广州话都有相应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而且使用的场合和表达的含义各有不同。

其中,第二类,即斥人低能的詈词,一般用在对方回答问题错误、思维反应速度慢、有事情不懂的情境。

根据笔者对广州话的使用经验以及对十数名被访者(广州人)的调查,总结归纳得出如下广州话中的斥人低能的詈语。

它们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单字,它可以在句子中独立表达贬斥的意思和色彩,并且可以组成相应的词语;另一类则是固定或半固定搭配的词语。

单字及其组成的词语有:
戆:戆居、戆居居、戆下戆下、又傻又戆、戆勼、戆勼勼
傻:傻傻地、傻X、傻下傻下、傻更更、傻咗未好翻
癫:癫癫地、癫佬、癫嘅、癫鸡乸、癫癫废废
黐:黐黐地、黐线、黐咗线、黐孖筋、黐总制
侲:侲侲地
吽:吽吽地、吽下吽下,吽哣
低:低低地、低能、低B
狒:狒狒地、狒下狒下
懵:懵下懵下、懵到上心口、懵盛盛
钝:迟钝、钝胎、薯钝
薯:薯仔、番薯、薯唛
蠢:蠢钝、死蠢、蠢到加零一
木:木嘴、木木独独
猪:猪唛、猪头丙、猪兜、人头猪脑、猪髧兜
霎:霎戆
Short:short short地、short咗
以上的这些字,除了组成上述各不相同且各有特点的词语外,还有一些共同的用法:
1.所有单字都能在句子中做表语,表达”斥人低能“的意思;
2.大部分字可与“嘅”连用,在句子中作表语,表达“……的”的意思(此种用法没有或比较少见的有:低、钝、薯、木、猪);
3.这些单字可以用在“咁……嘅?”(升调,疑问语气)和“咁……㗎。

”(降调,陈述语气)句式中,用以对主语的状态、性质进行描述(比较少或没有这种用法的有:黐、霎)。

固定或半固定搭配的词语有:
痴呆、痴痴呆呆、脑入水、头大冇脑,脑大生草、个脑生锈、乌雪雪[sœ213-21][sœ21] 、墨鱼、少块膶、茂利、煠下煠下(十下十下)、一碌葛、成碌葛、一嚿饭、成嚿饭、一碌杉、成碌杉、一嚿石、成嚿石、一碌木、成碌木、一碌蔗、成碌蔗。

以上就是笔者所能想到的和搜集到的广州话中斥人低能一类的詈语。

下面将会从中选择部分词语的,从结构形式、修辞、语用以及词源等角度进行研究和归纳。

1.一部分单字可以与“地”组成AAB式的重叠词形式,表示蠢笨的程度较轻或者表示开玩笑的口吻,如:傻傻地、黐黐地。

这部分字具体有:戆、傻、癫、黐、侲、吽、低、狒、懵、蠢、short。

2.戆、傻、癫、吽、懵五个字可以组成“A下A下”的结构,我觉得跟动词的“V下V下”有一点共通之处。

彭小川(广州方言表“持续”义的几种形式及其意义的对比分析,2003)认为,“V下V下”这种结构描写的是一种动态的持续。

我认为,“A下A下”结构可以用于某事物目前所保持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连续不断,而是有表示“间歇性”的意味在里头。

就这几个词(戆下戆下、傻下傻下、癫下癫下、吽下吽下、懵下懵下)来说,人们大多是用于斥骂某个人的精神状态或思维状态在某段时间内不太正常,但没有连绵不绝的感觉。

例句:睇佢平时懵下懵下噉,原来佢数学咁犀利㗎?睇唔出喔!
3.不同的詈语,它斥骂的角度和方式不一样
(1)单字中的戆、傻、吽、懵、侲,都是用于直接形容被斥对象的的外貌看起来呆滞、缺乏灵气来达到斥人蠢笨的目的的。

(2)木及其组词木嘴、木木独独则是形容他人为人木讷,不善言辞。

(3)乌雪雪[sœ213-21][sœ21]形容被斥者做事缺乏条理,没能力办好事情。

(4)“少块膶”意为“缺心肝”,也是形容一个人不会考虑事情。

(5)“癫”及其组词则是形容被斥者行为癫狂、疯癫。

(6)单字中的“黐、钝、薯、蠢、猪、霎、short”及其组词基本上都是从斥骂被斥者脑子有毛病这一角度去斥骂他人的。

4.很大一部分词语使用了修辞手法,以比喻的居多,如:薯、钝、猪及其组词、short及其组词、个脑生锈、一碌(成碌)X、一嚿(成嚿)X、茂利[2]。

(1)用于比喻的物件是实心的,成块状或长条状。

实心块状的如:番薯(地瓜)、薯仔(马铃薯)、石、饭。

实心长条状的如:蔗、杉、木、茂利。

比喻的方式:用这些事物的实心或长条状的特征来比喻被斥者实心眼、不会拐弯、直肠子。

(2)用事物的某些有关联的性质来让人引发人们的联想。

如:Short原意
为电路短路,用在人身上,比喻被斥者的神经“接线接不对”,不会思考问题。

再如钝、生锈,原意指金属制品,尤其是刀具用久了,刀锋不快,出现锈蚀,用在人身上,比喻被斥者思维反应慢,不灵活。

(3)用“猪”来比喻愚笨,应该是汉语各个方言都会使用的比喻方式。

5.有些词语用的是双关手法。

如:蒸生瓜——侲侲地、痴痴呆呆,坐埋一台、头大无脑,脑大生草。

其他修辞手法还有不少。

(1)双关。

这种修辞多见于歇后语类的,如:蒸生瓜——侲侲地、生水芋头——侲侲地。

(2)顶针。

此种修辞能“使话语更有整体感,结构严密,语气连绵,音律流畅”[3],如:头大没脑,脑大生草。

(3)对偶。

此修辞多见于两句或多句内容相同或类似的詈语连用。

如:痴痴呆呆,坐埋一台;戆戆居居,擂[løy55] 埋一堆。

6.“黐线”是广州话詈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

“黐”的意思是“粘连、黏在一起”,“黐线”意为“两条线(指电线)”黏在一起,即短路(short)了。

与之相似的还有“黐咗线”(插入完成式中缀“咗”)、“黐总制”、“黐孖筋”。

以上6点,1、2点是从词语的结构这一角度来分析的,第3点是詈语的斥骂角度,第4、第5点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的,第6点则写了“黐线”和“short”的语源和解释。

注释:
[1]刘文婷. 《金瓶梅》中詈语的文化蕴含与明代市民文化[A].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23-27
[2]茂利为英语mullion(竖的窗框)的音译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71
参考文献目录:
[1]刘福根.汉语詈词浅议[J].汉语学习.1997,(3),44-46
[2]孟昭水.汉语詈语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内涵[A].齐鲁学刊.2006,(4),77-81
[3]米敏.“死亡”类詈语[A].滨州学院学报.2005,(2),55-57
[4]吴恩锋,全晓云.詈语的语用认知价值探讨[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2),26-30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詹伯慧.广州话正音字典(修订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7]饶秉才.广州音字典(修订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8]欧阳觉亚,周无忌,饶秉才.广州话俗语词典[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