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千金赋

地理千金赋

地理千金赋古端州阳春刘若谷著夫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有待。

亦先师所秘而难传。

昧其旨者,着着皆差,得其诀者,头头是道。

首识寻龙之法,次明结作之情。

得龙脉,乘龙气,识龙意,审龙变,知龙势,认龙星,察龙咽,辨龙格,详龙峡。

易勇注:赋文开张的第二节即为‘龙法九要’,是风水学中的精髓,亦是学寻龙点穴必不可少的,也是很多人不懂的,从古到今学得此秘笈的人很少,都是有缘之人才有所得。

先贤说:“点穴要得龙脉,要乘龙气,更要识龙意。

”脉、气、意这三个字,一定要精心审视,如果真以做到得脉,乘气,识意,就会缓气钟灵,阳和毓秀,用元空收山出煞,挨生弃死的方法,葬得大地必定大发,葬小地必小发,这是百葬百验之秘诀,若不应验,就是不得脉,不乘气,不识意,使冷气召灾,阴杀致凶,即使收得山,出得煞也无用,大地必大凶,小地必小凶,为什么会有凶呢,就是不识脉、意、气的不通道理,即使得真穴,亦必大凶,珠宝和火坑之间,仅差毫厘!龙法要详,而后阴阳有分。

古人以有变化的山脉谓之龙神,无变化者谓之荒山。

龙势要知,而后强弱有别。

察衰旺,知休咎。

龙星要看面(龙不开面是孤龙),正穴怪穴可点,有头脑,有主宰。

龙咽要察,而横受、直受可扦,有来历,有根苗,好下手了。

要详观龙峡,即具结作之理,可以预知穴的形象。

要论龙格,龙格实为气脉之根。

审轻重,知去取。

他如祖宗、父母,泛而无当。

枝干、传变,近而鲜实。

此卷概不言及。

非忽之也,发福古地,多不在此讲究。

果能尽此九要,言约而精。

不待一切说峦头,说天星之书,汗牛充栋,虚文无益。

即历来口传心授、杖法、葬法,皆属赘言。

独于龙法,则曰要传。

盖此法必待口传方真。

然而天律有禁,欲言不敢吐。

九要乃俯察之功。

独此(第十要)一条,非传不知。

(先师常云:万卷诗书都是假!“假”者,传书不传诀也。

)第一要得龙脉寻龙捉脉之法须随龙步脉从巅觅迹,看其动静、察其生气之所到,或随势而行,或为抛闪于侧,其气现现则随其脉止,当观星辰有垂头之势,必知下有合情之穴,脉有中出或左右出之不同,气亦有止于山巅或止于腰间或止于背足之异。

但要得龙脉为先,故得龙脉排于第一。

穴顶一线之脉,“穴顶”二字,极精要。

知脉在穴顶,非山顶。

若在山顶下来,则名“贯顶脉”,极凶(天下多地,皆“贯顶而作”)。

如丝如带,若隐若现,滴入穴中。

似汤中浮酥,若水面盘蛇(此二句极精妙),当细细体认。

有细软之致,有活动之趣;粗硬,死蠢者,非。

有清和之象,有明润之色;浊粗,暗涩者,非。

此等处,惟多临仙迹,考其应验,方知真谛(看书千卷,不如登山一回;登山千回,不如明师一句!真传一句话,胜读万卷书)。

立视穴场上可默喻。

此真龙也,此龙方是真的。

诸书徒讲后龙,盖幛,飞蛾,龙楼,凤阁,说得异样工致,不能如上所言。

全无“脉脊”到穴,系虚语耳!凡新旧坟有此,则脉到,脉真,方能发福,无此则假(脉如气管,无脉则无气,无气则无穴)。

第二要乘龙气穴中阳和之气,“阳和”二字着眼。

若“阴煞”便无气了(气不通则为煞)。

更得天生旺气,速发(是“天生”的地中旺气,非“人补”的元运旺气)。

如覆上,有盖气;如仰下,有水气;生气融结,一字一珠。

若何叶上露珠一滴,罗罗稍起圆轮,“稍起”二字宜思。

叶底独现精光,现光则气在;如金盘中,夜光几颗联环,高出拥护,“高出”二字宜留意。

盘内甘露晶莹,露晶,则气在此,真气也(没有点儿“功夫”,是看不出来的)。

此气方是真的。

凡新旧坟有此,则气到,气真,无此则假(一句话:通则有气!)。

第三识龙意《黑囊经》里分明说:“龙看左右托,穴看左右落,砂看左右脚,水看左右约,明堂看四角,三阳看城郭。

六者无疑猜,入穴方裁度。

用卦不用卦,卦向穴中作。

时师专用卦,用卦还是错。

若能审究之,便是真郭璞”上说明来龙结穴有意可知。

得窠,龙意栖,风藏了(藏风聚气)。

得水,龙意止,水交了(界水则止)。

逢阳龙,意生,有气了。

前后左右,有尖、圆、方,端凝秀丽之砂(此句精妙!),而龙意住。

砂明了。

此真意也。

诸地书于龙之意态性情,每每不讲究。

凡闻地见此,则意住,意真,方能发福。

无此则假。

(气住则有穴,气不住则无穴。

)以上三条,乃“葬乘生气”之旨,从来俱未明白说出,所以身业此道者,寻龙,则走遍山川,真伪莫辨;点穴,则涵谴心目,祸福无定。

今日切实指破,不用烦词,不作奥语,而且逐字剖晰,尽属庸言。

不以庸言而遗,慎勿以其浅近而忽之!第四审龙变高山泻下平洋,高变低;平阳忽生突泡,低变高;老干抽出嫩枝,老变少;嫩脉度过美举,少变老;窝中生乳,乳内开窝,阳变阴,阴变阳;龙来紧凑,穴逢空处,偏落,实变虚;局结中正,脉出在脑;角穿来,斜变正;至若肥中取瘦,缓处取紧;饥内含饱,静中有动。

意态百端,不外阴阳相生;阴生阳,阳生阴;变化万端,总取刚柔摩荡,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略举一二,读者可自悟。

凡阅地见此,乃真阴真阳媾精会合,方能发福,无此则假(地理亦称阴阳,其意在此)。

第五知龙势寻龙之法以看峦头降势为本,而龙势一般分为以下几种:一为飞鹅穿帐势二是木火奔曜势三为龙蛇曲摺势四为金水断续势五为土库连行势六为水星叠浪势飞鹅穿帐势木火奔曜势龙蛇曲摺势地有势而无成星者不能为贵,有星而无势的结作亦不足为大地。

生、强、顺、进、旺、平、伏,此龙势之吉者。

死、弱、逆、退、衰、逸、惧,此龙势之凶者。

郭璞曰:“三面气全,星举卓拔,八方会势,气局圆满,前后拥护,(形)有包里,诸祥毕至,气聚水局。

”(师曰:“一山收得圆盘尽,富贵荣华永无穷!”)此旺势也。

反是,则衰矣。

卜氏曰:“所取者:活龙,活蛇,有起伏低昂,爪牙枝脚,趋闪转动。

所忌者:死鳅,死鳝,粗顽,蠢梗。

”此可以得生死之辨矣!(论龙不过“起伏盘旋”四字而已,“活”在其中也!)廖公云:“强是奔走势力宏”。

形势轩昂,力量盛大,摆折横润,体势雄健。

少断,少过,径出,径行。

弱是瘦峻憎,峻脸嵯峨,浮骨露筋,此可得强弱之解矣!又云:“顺是开睁向前往。

往举高大,枝脚包抱有情。

逆是反背去,星笔不正,枝脚反杜。

进是龙身节节高,由大至小有次序。

退是渐消条。

龙低穴高,如踏锥样,枝脚始短终长,高卑失序。

”此可得顺、逆、进、退之辨矣!杨公曰:“平地两旁寻水势,有分合;两旁界水是真龙,有骨脊;平中一突更为奇,有阴阳活动;尤须来气有生意,忽然入局口钳开,有局面;两水隔绝是龙息,有止机。

”此可得平伏之势。

反之,则懒坦!此数断(可)分辨真的。

然而,旺与散相似;以下又当分别:强与怒相似;生活与惊惧相似;顺势与走窜相似;进势与顽蠢相似;剖断一有少差,福祸自无可准。

要福祸准,须仔细剖断。

旺者,千枝百叶,而彼护此缠,形如蜂屯蚁聚。

散者,千条百结,而彼背此反,势如撒水倾珠。

缠护势旺,反背势散(全在于“向背”二字)。

“强”是良马之腾涌,而星峰气势自端严。

“怒”如疾虎之轶奔,而体势峦头多倚侧。

端、严、倚、侧四字,描尽强弱之壮。

生活者,起伏盘旋,而山朝水抱。

惊惧者,走窜抛露,而水返山逃。

朝、抱、返、逃四字,是生活、惊惧之眼。

气势平伏者,如静水之风生微浪,而吉在隐隆之中。

形势懒坦者,若片毡之铺张,平之而无高下之别。

必得分清。

顺势,如水之朝宗,星之拱北,而行度手足自安恬。

窜势,如羊遭虎逐,花被风飘,而体势手脚自飞斜。

安恬两字摄顺势之魄,飞斜两字钩窜势之魂。

进势者,龙虽崔巍,而峰峦多有面。

顽蠢者,势虽雄伟,而星体不开颜。

有面,开颜,是辨进势,顽蠢之眼。

凡寻龙知势,则真假立决,方知去取。

第六识龙星权星,一方之有势力者。

尊星,一方之最尊贵者。

讲星,(要)龙穴聚讲;焰天火星,涨天水星,献天金星,冲天木星,俱好星,(今)补天土星。

上四星,先师多以“天”名之,盖取其高出众山,笔与天接,独“土”未有以“天”名之者;然能出类拔萃,特障一方,亦似有补天之功,故此编特加尊爵,以配四星(笔者认为:金木水火土,土生万物,土星实为第一,大地多是土星所结!);此龙家出身之星。

出身虽好,穴内要用得着方好(要能“向我有情,为我所用”);不然,如太祖、太宗的富贵家子孙,都有(家)底,似人自己无本事,专把祖宗夸。

诸地书,反反覆覆总从此讲来讲去,似觉有理,乃曰“有好祖宗,方生好儿孙”。

岂不闻尧、舜,圣也,而有朱、均。

睦、鲧,顽也,而有舜、禹。

且仕宦之儿,降为自隶;田农之子,出为公卿。

人道,地道,要皆一理。

华表捍门,禽兽塞水口,龟鱼镇户,罗星收堂,俱为好星;此为真龙结作而镇于水口之星。

要思何以能消受此方好,不然,亦属闲谈。

试看真龙结一美局,局内未必坟坟发福,要知发福之坟,必能收合此美局者。

九脑芙蓉,五脑梅花,三台品字,仙桥大帐,橱柜仓库,楼阁殿陛,诸如此类,不可枚举,尽属上好之帐。

果能得此,亦极难得,此龙来行度之星。

尝见龙上有此星,而亦有葬下凶败者(没葬到位,或向立错了);龙上无此星,而偏结大地者;则又何说?(得“龙法”,自知结不结也!)直木,圆金,方土,尖火,曲水,五星外,又有九星,九九变来有八十一星,地理书多有详载,俱宜细心体认。

此龙来结穴之星,此方是自家受用处,最当想象情形。

(“星”,峰也。

)今之明要看者,正在结穴之星,有坐、立、眠、侧之分:坐,如人端坐,不偏不倚;立,如人正立,无歪无斜;眠,如人眠倒,古人云“眠倒星辰竖起看”是也;侧,如人侧坐、侧立、侧眠,兼三体,有正、兼、衬、贴之辨。

正,是正体星辰;兼,如金兼水之类;贴,如赤金贴火;衬,如土腹衬金之类,至于兼、衬、贴,古有唐朝国师何令通《形气篇》言之最亲切。

俱要盖帐,两角,微微展翅。

轮晕,轮影,极晕,特往穴场。

寻龙知此,则有了峦头,穴即可求。

笔者按:何溥,字令通,著《灵城精义》,其“形气篇”曰:“星体有正有辅,兼衬贴之当办;穴情有显有暗,形气影之宜祥。

盖帐不开,龙不窠;(星体)不覆,穴不住;束咽不细,气不聚;泥丸不满,气不充。

五星不离水土体,九星常带辅弻随。

《天宝经》:‘土星不作倚,五星皆有撞;火土不可盖,水土岂能粘?’”第七要察龙咽《元枢经》云:“咽如鼓禀,一呼一吸”。

吹中取气,(有)大关键。

龙有束咽,若鼓禀,风箱,管领山川。

穴内要接得此。

但束气处,宜短,不宜长:短则气聚,长则气散。

宜紧,不宜宽:紧则气暖,宽则气冷。

宜小,不宜大:小则气敛,大则气散。

宜活,不宜硬:活则气宁,硬则起蠢。

或从左右穿针斗斧,前回结,后顺结,入圹宅,要串紧此穴。

离咽不远(则)乘受此穴。

离咽远,要思作如何乘法?如何受法?至若预定之法,“二十有一”,亦当参看:(咽)中正,则知入首处,穴亦中正;咽斜,则知入首处,穴亦欹斜;咽弯曲,则知入首回顾,而穴逆朝;咽角闪,则知入首角闪,而穴傍取!咽缓长,则知入首处必缓长,而穴居于顶;咽短聚,入首必短聚,而穴在乎近;咽低平,行缩,则知入首平和,穴宜升高;咽滚急,往下,则如入首卓立,穴宜坠底于下。

咽土,穴亦土。

咽石,穴亦石。

束咽(之)阴盛大,则知变阳结穴;阳盛大,则知变阴结穴。

过于雄饱,则求荡开,以清其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