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ppt课件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技术ppt课件
精品课件
6
主要学习内容
一、水产养殖病害如何产生及怎么预防? 二、学会简单病害的诊断方法。 三、渔药使用和杜绝使用违禁药物 四、了解一些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
精品课件
7
一、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一)发病的原因?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主要是由环境、病原菌、水 产动物三者相互作用引起。
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外界环境恶化,病原菌 大量滋生,水产动物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免 疫力下降,最终抵挡不住大量病原体的侵袭,结 果发病,轻者生长受阻,重则死亡。
► 八、放苗(种)前要做好鱼苗(种)消毒, 可用0.5ppm聚维酮碘浸泡5-10分钟,或0.30.5%食盐浸泡10分钟左右。
► 九、要加强养殖病害监测。特别是细菌性烂 腮、细菌性肠炎病、腐皮病、罗非鱼链球菌病和 寄生虫病的观察与检测。若发现有暴发流行态势 要及时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和水生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机构报告。
► 五、做好决堤、崩堤鱼塘塘堤修复及进排水设 施和增氧设备维修与养护,为复产夯实基础。
► 六、做好复产鱼塘清塘,晒塘是最有效的清塘 方法。若无法晒塘,可每亩用40-50公斤生石灰进 行清塘。
精品课件
4
► 七、做好新引进的鱼苗、鱼种检疫和病害检 测工作,检疫检测工作可向当地水产技术部门或 基层技术人员寻求帮助。
精品课件
12
► 增加溶解氧的方法:
a.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有增氧、搅水、曝气等三方 面 的作用。在大雾或阴雨连绵天气和凌晨时分增 加开动增氧机的时间和次数。
b.换水,注入溶氧充足的新鲜水,缓解溶氧不足。
c. 使用化学增氧剂,产品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如 增氧灵,颗粒氧等,当缺氧时,本品200克/亩(约 700-750粒左右),全池抛撒,防止缺氧。
精品课件
3
► 三、存塘鱼可投喂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和 保肝护肝中草药物增强鱼体质。
► 四、换水时,要做好水源地观察与水质检测。 若水源地有大量死禽畜、死鱼虾或者泥沙杂物, 要进行水体水质检测,水体受到污染的要停止换 水。同时,进水时,要在进水口设置80目的晒网 过滤水体,防止有害微生物和野杂鱼进入。并做 好换水水体的消毒。(方法如上述)
精品课件
5
►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使用了劣质的饲料、 购买了带病菌的种苗、药物使用不当、日常 管理不科学等,都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目 前,疾病是妨碍养殖渔业增收的主要原因, 控制住了疾病,丰收就有保障。水产动物不 同于陆上家禽,其生活于水中,平时难于观 察,当我们发现鱼因生病浮在水面时,已经 是到了疾病的中、后期了,此时治愈难度大, 且鱼在水中,实施救治也难。因此,在养殖 中我们提倡“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接下来,围绕此原则学习以下的内容。
► PH值偏高时的调节 ①注入新水 调节;②用醋酸调节,每次每 亩用500ml左右,充分稀释后全 池泼洒③施用滑石粉(又称光 粉、皂石粉)每亩每米水深施 用1-2kg,可降低PH值0.5-1。
精品课件
16
3.氨氮
池塘水体中的氨态氮主要来自于水生动物的 排泄物、残饵和施用有机肥料被细菌分解所 产生。氨对鱼虾的危害主要是腐蚀鳃组织, 破坏鳃的呼吸功能。氨的毒害作用与水体的 温度及PH值有关,水温和PH值越高,则危害 越大。正常养殖水体中氨氮一般以不超过 0.2mg/L为宜。
精品课件
2
► 一、要尽快把死鱼(虾)清理干净,进行无 害化处理,一般采用深埋。填埋时底层先放一层 石灰,然后一层死鱼(虾)放一层石灰,最后填 土压实。填埋地点要远离养殖区和自然水域,并 树立明显警示标志。
► 二、要做好鱼塘环境清理和水体消毒工作。 尽快清理进排水渠、塘堤及周围的环境淤泥和杂 质,并泼洒生石灰消毒。水体消毒药物可选用漂 白粉1-2ppm、二氧化氯0.5ppm、三氯异氰尿酸 0.2ppm、生石灰2-3公斤每亩,具体用法与用量 可请教有资质水产技术人员或参照厂家说明书。
精品课件
14
► 对水质的影响: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 化物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pH 高于8,会增加氨氮的含量。总之,过高或过低的 pH值均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 分解,会增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精品课件
15
► 调节ph的方法
► PH值偏低时最有效的办法是用 生石灰进行调节,每天上午用 生石灰10-15kg/亩开水溶化后 全塘泼洒,直至PH值恢复正常 为止。
精品课件
8
宿主、病原体、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精品课件
9
知道了宿主、病原体、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那么我们预防水产动物疾病就应该从以下三方面 考虑:
一)改善水产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增强水产动物的抗病力力。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精品课件
10
一)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环境
水产动物离不开水,水环境的好坏决定水产动 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长。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 ► 影响水质的的主要因子有:温度、盐度、溶解氧、 ph值、氨氮、硫化氢、透明度等水产养殖复产中应注意事项
洪涝灾害常会导致水产养殖池塘决堤、漫塘, 不仅造成养殖鱼(虾)类大量死亡、逃逸,而且 洪水会带来大量泥沙、杂质,也可能带来有害的 病原菌,因此如果不注意做好防疫防病工作,将 容易引起病害的突发高发,加重灾害损失,直接 影响灾后复产。目前,因洪灾造成的重大渔业灾 害的救灾工作已进入抗灾复产阶段,为了防止重 大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流行造成的二次损失, 养殖户在抗灾复产中要注意以下几项:
精品课件
13
2.Ph值(水的酸碱度)淡水6.5~8.5, 海水7.0~8.5 。
pH值的变化对养殖水产动物和水质均有很大的影 响。
对养殖动物的影响:pH值过低(酸性水,pH低 于6.5),可使养殖动物血液的pH值下降,降低其 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 可使鱼虾等水产动物浮头;由于耗氧降低,代谢急 剧下降,水产动物吃再多也生长缓慢。pH值过高的 水则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
精品课件
11
1. 溶解氧
鱼类依存水中的溶解氧来生活的, 一旦水中的溶解氧缺少,鱼类就会 因缺氧浮头,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 会大批死亡,水中溶氧不足时,鱼 类吃食减少,生长缓慢,饵料系数 增大。《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 养殖用水的溶解氧(DO)在一天24 小时中,必须有16个小时以上时间 大于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 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