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
连云港河流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
文档
摘要
第一章 序论
1、 调查背景
2、 调查目的
3、 调查范围及对象
3.1 调查范围
3.2 调查对象
4、 调查方法
4.1 文献调查法
4.2 实地调查法
4.3 实地访谈法
4.4 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调研与分析
1、 河道的历史演变
2、 河道的现状及分析
2.1 河道环境
3、 河道利用方式
第三章 对策与建议
文档
摘要
连云港市地处淮河下游,属沂沭泗水系,过境客水多,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近年来,苏北。鲁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水经连云港排海,给连云港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分析评价连云港市主要河流污染现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改善连云港市水环境质量。
【关键词】 连云港 旅游环境 生态环境 水文环境
第一章序论
1、调查背景
家乡连云港素有“山水城市“之称,水是她的衣裳、她的灵魂。家乡的水曾谱写着这片热土令人神往的华章,更是她展现时代风采的绚丽舞池!孩时的记忆里写满着水的灵秀与快乐;而今放眼四周难觅一处清澈见底的河流,稚嫩的孩童已无法随心所欲地亲近家乡河水的呵护,美丽的衣裳早已黯然失色,残一席呜咽的小河,游鱼哀伤,山亦失去往日的优美。
2、调查目的
( 1)通过历史资料搜集、现场勘查对比及问卷调查等科学方法研究,总结出连云港河道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状问题。
( 2)通过连云港河道的演变历程, 揭示内河河道对连云港城市特色文化的传承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河道的开发利用。
( 3)通过研究分析,对连云港河道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3、调查范围及对象
3.1 调查范围 :连云港市境内有大中型河道 120 余条,其中主要河流有新沭河、 蔷薇河、 新沂河、盐河、淮沭新河、灌河 3.2 调查对象: 连云港主要河道新沭河、蔷薇河、新沂河、盐河、淮沭新河、灌河
4、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具体如下:
4.1 文献资料法:
4.2 实地观察法:
查找资料,了解连云港河道的范围、历史演变、特点及其整体印象。
1、通过实地观察完成河道及其沿岸的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的空间标注;
2 、对各条河道两岸的绿色空间与河水水质进行对比分析;
3 、对沿河居民及行人的过往行为进行记录;
4 、观察分析河道发展旅游业的可能性。
4.3 实地访谈法: 通过访谈了解河道的历史、现状以及他们对河道未来发展的看法。
4.4 问卷调查法: 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居住者、管理者、行人三种调查问卷。每种发
放 60 份,共 180 份。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了解各种社会角色对老城区河道现状的看法及相关优化意见。
文档
第二章 调研与分析
1、 河道的历史演变
2、 河道的现状及分析
2.1 河道环境
2.21 生态环境
通过连云港市近几年年鉴了解到: “【水环境状况】 :全市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河流水质好转,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但城市河流污染依然严重,部分河流黑臭的面貌未能改变,上游入境水质污
染持续加重,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尚可稳定达标,可全市水环境的形势仍相当严峻。 ”为了了解 2010 年连云港河道水质的状况,我们通过水质部门得到了一些关于连云港水质监测状况的数据,透过数据可以发现连云港境内河流水质的达标率远远低于前 30 年,水环境的好转面临巨大挑战。
文档
( 1)河道的水质演变(见图 1)
建国前: 几乎无污染问题,河水生态状况很好 。
建国后到 1990:国家工业化步伐加快, 大量工业的出现且沿河上游布置,工业生产上的废水在未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使河道的生态逐步走向脆弱的边缘。
1990 至今:市场经济的到来,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使得每日大量的生活废水、生活垃圾不断排入河道,使得河道的生态每况愈下。
( 2)河道现状
由于早期城市基础设施的落后, 沿河居民点尚未完全实现自来水的供应, 市民生活用水主要来自附近河流,且当时城市生活水平较低,人口较少,生活废水对河流较少排放,
故连云港境内河道水质较好。
图 1 水质演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河流在市民心中
的地位日益衰退!污水过渡的泛滥式排放使内河生态变得脆弱不堪!沿河的绿色屏障形同虚设!河面漂浮着清晰可见的斑驳油污,其浑浊程度更不用说了。河道水位极低,锈迹斑斑的排污管裸露在外,不时有污水断断续续的流入河道。部分垃圾池集中在河流两岸,溢出的垃圾进入河内,加上长期未被清理,河水泛
黑,不时发出阵阵恶臭。 附近行人都是皱眉掩鼻而过, 以往令人津津乐道的内河如今留下的只有城市之殇。通过总结分析,我们总结了连云港水质现状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
染物汇入河流。
2010 年连云港市主要河流新沭河、蔷薇河、新沂河、盐河、淮沭新河、灌河各段面达到Ⅲ类标准的断
面为 68.4%,Ⅳ类标准断面为 21.1%,劣Ⅴ类断面为 10.5%,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由表 1 可见,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依次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量、高猛酸盐指数、石油类,前三项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68.5%,说明连云港市主要河流水质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
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河道的污染状况大致由以下三方面造成:
1. 周围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差,为充分认识到河道污染带来的后果,随意处置生活垃圾。
2、现在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太多,雨水把农田里的农药冲刷到了河里,使河水含有农药成分,
水里的水草有此大量滋生。
3、在整治过程中, 只注重了治理, 为针对原因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规定处罚措施不
具体,操作性差,惩治乱倒垃圾的行为难落实,造成小河被重复污染。
2.2.2 旅游环境
图表 2 行人对沿岸现状与s 行人问卷第 7 题:您通过河流两岸看到的景色与 “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连云港的相符度评
是否一致?
21% 价
调查显示, 60%的行人都认为连云港与 “山水城市” 是一致的。
可见,连云港河道用于旅游开发能够充分展现连云港“水之都” 。 19% 60%
3、 河道利用方式
3.1 沿途灌溉
3.2 提供旅游服务
一致 不一致 相差甚远
优良的河道能够为旅游业提供完善而优质的食 , 行 , 住 , 游 , 购 , 娱 , 信息等旅游产业要素的基础设施。
文档
第三章:对策与建议
在河道整治方面,无论是居民素质还是硬件建设,我们都还有很多要提高。硬件建设方面,要稳步地开展下去。而我看了更重要的是在软件上,也就是素质上。很多批评
政府工作没有做好的群众, 其中本身有很多就是自己经常向河里倾倒垃圾的人。 我希望,每一个向河里倾倒垃圾、废水的人,在倾倒垃圾之前都想一想,你在怀念多年以前碧波
荡漾的小河吗?那么河水水质变差, 你自己在其中是不是也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呢?要是你继续这样倾倒,十年之后,我们所能看到的河道将是更加糟糕的。虽然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还是要继续呼吁下去。
解决现状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河网水系治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老大难问题, 也是一个全局性难题, 需要进行整体
性思维。 为彻底解决连云港区域的污水直接排入到河道, 还连云港人民一个生态化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西片区开发建设时期。特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1. 科学论证,规划先行。为了使污水治理规划和方案力求可持续,建议汇聚环保、水利、规划、城建、园林和建筑工务局等相关部门,做一个连云港及周边污水治理的总
体规划或方案, 集各方面的智慧, 这样能使治理方案更科学、 可持续, 今后遗憾会更少;因为一个规划根据其内在特点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进行源头整体性治理规划。
还可以专门组织一批专家进行反向论证或向社会公示,目的是完善规划或方案的科学性。
2. 多元治理,内外兼修。
水生植物治污法
水生植物对多种污染物质、氮、磷等营养元素具有很强的吸收进化能力,建议种植凤眼莲、浮萍、荷花等植物,净化水质,清洁河道。
绿色屏障保护法
用绿道代替突兀的人工化堤岸,合理协调市民活动与老城河的自然生态关系,以减轻内河的外部影响因素。
对境内河沿岸的住宅、餐饮业的排污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减少油污、废水对内河的影响。
根据含油污水的总量采用两种污水油污水净化系统: 1 吨 / 小时以上含油污水净化系统、 5 吨 / 小时以下含油污水净化系统。
3. 加大投入,保障资金。要想彻底改变连云港排污现状,改善现有排放水平,治理的技术手段固然重要,但经费的投入和保障同样至关重要。目前,街道在工程建设资金
上难以支撑, 因此建议我街道能享受与柴桥、 大矸街道同样的截污工程主管改造由区政府实施,支管由街道负责配套的政策,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4、建议。该区块中有 6- 7 家企业有工业生产污水(部分生产企业有酸洗工艺) ,
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对河道及周边环境存在较大影响,村民反响较大,建议尽早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