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与优化

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与优化

2013年8月 总第54期 学术探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August,2013 Total of54 

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与优化 

吕丹华’。赵明。 

(1.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发展局,山西太原030006; 

2.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服务局,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为促进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也应适时进行优化和改进。文章从高新区自主创 

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出发,对构建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的各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748(201 3)08-0087-04 

1 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现状 

当前,一流的国家高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要素空间聚集 

和主导产业强化的进程,成为城市发展主要板块,进入了抢 

占人才高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的发展新阶段。作为山西 

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一一太原高新区,自1991年成立以 

来,在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上也日益改善。目前,太原高新区 

共有各类入区企业3 000余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98家,占全省总数的近50%。太原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煤化 

工技术研发、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 

节能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园区拥有国家火炬计划软 

件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基地等5个 

国家级基地,以及山西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基地、山西省海外 

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山西省信息化产业示范基地、山 

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等4个省级基地,已成为山西省高新 

技术人才、项目、企业最为聚集的区域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重要基地。 太原高新区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创新创业环境日臻 

完善,但与国内其他高新区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根据科技 

部最新的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太原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 

新区中综合排名第3l位。本文以高新区所在地区的发展状况 

【收稿日期】2013—05—16 【作者简介】吕丹华(1980一),女,汉族,河北阜平人,硕士, 

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中级经济师,现就职于太原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发展局,主要负责科技计划项目、民营科技 

企业管理工作;赵明(1977一),男,汉族,山西芮城人,中 共党员,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现任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企业服务局副局长,主要负责园区重大项目推进、企业技 

术中心管理工作。 及高新区自身发展水平为划分标准,从全国抽取上海张江、 

南昌高新、苏州高新、成都高新、西安高新、杭州高新、重 

庆高新、合肥高新、宁波高新等9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 

与太原高新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太原高新区在创新创业环 

境的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 

2 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存在的不足 2.1发展空间严重不足 

在强调集约式、内涵式发展的先进理念下,单纯依靠 

土地扩张和规模扩大的粗放式经营已无法成为制胜的法 

宝,但园区土地面积作为创新创业硬环境,一直以来都是 

高新区实现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和支撑,是完备的基础设施 

建设和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有 

效载体)的载体。 

在2005年前后,九家高新区普遍采取托管、和地方乡镇 合并等方式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现规划面积普遍达 

 ̄lJlOOkrn2左右,而太原高新区面积仅为8km2,建区20年没有 

扩展。在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平均规划面积达 

78.98kmz,排名倒数第二;中部地区9个国家级高新区平均规 

划面积达134.3km=,排名最后。 

高新区 原规划面积 现规划面积 上海张江 17 291 南昌高新 7 231 苏州高新 7 228 成都商新 22 130 西安高新 4 107 杭州高新 12 93 重庆商新 23 70 合肥高新 19 68 宁波商新 19 56 太原高新 8 8 

备注:数据来源于太原高新区考察报告(并高新办 11 

号),单位: 

87— 总第54期 上业 『介个LJ1吾思化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土地面积的过于狭小,导致园区产业规模经济无法实 现,许多产业的重要企业分布在区外而无法实现产业整合, 

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实现,生活、生产等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使 

得园区吸引力不强,成为太原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最大瓶颈。 2.2经济基础薄弱 

在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中,和土地面积狭小相关的 

另一指标是弱小的经济规模。2010年,太原高新区地区生产 

总值为50.2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为23.6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为49.0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35%;财政总收入为8.38亿 

元,占全市总量的2.6%。而其他九家主要指标占所在市比重 

达到了10%~30%。 

表2高新区经济规模比较 } 营业总收入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出口创汇 净利润 上缴税额 I上海张江 5 805.5 3 772.2 798.7 239.7 549 3 365.0 l西安商新 3 506.0 2 530 0 805.0 49 5 188 1 190.8 l成都商新 2 860.6 2 682.8 791.9 79.9 170.2 112.2 }苏州离新 2 213.1 2075.4 496.8 2O7.6 116 2 88 4 I杭州高新 1 820.3 1109 2 294 5 40 7 139.2 102.5 l台肥商新 1 454 2 1 502.8 461.6 11.3 92.8 195.0 『宁波寓新 1103 9 720 6 183 8 53.6 68.1 35.9 重庆高新 919 1 687.5 171.3 8 1 71.7 44.0 南昌高新 839.9 781 2 244 5 11.7 30.O 76.O 平均值 2 280.3 1 762.4 472.0 78.0 158.4 134 4 l太原离新 1 263.4 1 12O.3 270.1 2.O 43.5 71 1 }占均位比 55 4% 63.6% 57 2% 2 6% 27 5% 52 9% 

备注:数据来源于太原高新区考察报告(并高新, ̄p011127 号).单位:亿元 

弱小的经济规模,显示出太原高新区实际仍未圆满完成 

一次创业的阶段任务,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仍不明 

显,创新创业的经济基础尚很薄弱。 

2.3科技活动投入规模较小 

表3国家高新区企业人员情况比较 

A(从业人员总 c(中高级 D(科技活动 数.万人) B(大专以上.人) B/A C/A D/A 职称.人) 人员。人) 全盥 8 590 060 4 443728 0.52 1142 570 0 13 1 611 322 O.19 上海张江 330485 202 377 0.61 33 584 0.1 91 840 0 28 西安离新 246179 191 787 0 78 72 730 0.3 67 708 0.28 成都1膏新 260 640 174 340 0 67 36 424 O.14 62 200 0.24 苏州高新 226 986 79 679 0 35 10 968 0.O5 25 712 0 11 杭州高新 224 875 145188 O 65 26167 0.12 56 781 O.25 台肥高新 133 387 65 211 0.49 13 492 0.1 23 783 0.18 宁波商新 99440 37 265 0.37 7 617 O.08 10 262 0.1 重庆高新 106150 35 548 0 33 8 471 0.08 9 904 0 09 南昌高新 94130 46 285 0 49 12 721 0 14 18 987 0.2 平均值 191 364 108 631 O 57 24 686 O 13 40 797 O 21 太原 11217, 52 615 0.47 21 729 O.19 18 810 0.17 

—88一 备注: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Total of54 

表4国家高新区企:IkR%D/-g"动与科技活动情况比较 科技活动经费 科技蓿动经费 R&D经费 内部支出(千元) 外部支Itt(千元) 内部支出(千元) 全国 327 810 986 19 492 666 174 074494 上海张江 25 813 944 1 502 547 13 478 326 ・西安离新 9 956430 567115 5 212 029 成都高新 15 666 426 589 931 6 945733 苏州高新 4118 577 155 819 2412 302 杭州高新 9444196 698 308 7521 267 台肥高新 5182 906 634151 2 592 922 宁波高新 2 074 962 107702 1 076 907 重庆商新 1 386 255 54 464 695 700 南昌离新 2 378 507 361 537 1 099672 平均值 8 446 911 519 064 4 559 429 太原 4 322 302 1 169478 1 663 697 备注: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太原高新区的科技活动人员与其他高新区和全国相比, 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均较低。科技活动及R%D经费内部支 

出较少而外部支出却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些都说明太原高新 

区的科技活动人员缺乏,严重依赖外部支持。这一方面反映 

太原高新区与区外机构的合作较广泛,善于借助外脑;另一 

方面也反映出太原高新区严重缺乏科技人才的现实,科技活 

动对外部依赖性较大,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2.4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了解科技信息特别是前沿科技信息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开 

展起着激发和引导作用。但目前太原高新区科技信息平台建 

设尚不完善,很多相关科技信息需要从科技厅、外网等外部 

渠道获取,既不方便成本也很高。获知科技成果和发展形势 

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技论文,但太原高新区目前尚没有可供 

查阅的网上科技文献。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大 

瓶颈,太原高新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过加强银企合 

作和鼓励企业上市等手段试图突破。但融资渠道建设特别是 

风险投资活动还很不活跃,甚至出现了引入风投却无企业合 

作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一些企业的经营观念尚很保守,另 

一方面也反映在嫁接银企的桥梁建设上尚有缺陷。 

太原高新区生活设施的建设也比较缺乏,缺乏居住和配 

套教育、医疗、购物设施,员工生活起居成本较高,这也成 

为其吸引创新创业),j-y的一大障碍。 

3 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优化 

根据促进自主创新的创新创业环境要求,借鉴国内外成 

功高新区的建设经验,针对太原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存在的 

不足,本文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和优化。 

3.1大力拓展高新区发展空间,并合理布局,形成“产城一 

体化”格局 

意识到发展空间不足对高新区发展的制约,太原高新区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