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图与测量 第四章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地图与测量 第四章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d = (ym2 / 2R2)D’ ym :两端点高斯横坐标自然值的均值
D’’ = D’ + △d
(三)光电测距的误差来源
1 调制频率误差 2 气象参数误差 3 对中误差 4 测相误差 5 光速误差
6 照准误差 7 仪器加常数测定误差 8 周期误差
计算下列视距测量成果,求出水平距离和高差 (测站高程为40米,仪器高i=1.45m)
指向90°或270°,而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 x,x称为竖盘指标差。
由于指标差i的存在,竖盘盘左读数为90°+i
,则正确的竖直角应为:
αL=L-(90°+ i)= αL- i
盘右时正确的竖直角应为
αR = 270°-(R-i)= αR + i
两式相加并除以2,得:
α = (αL+ αR )/2 = (R-L-180 °) 可以求出:
(一)仪器误差 2 度盘刻划误差 产生情况:度盘制造时产生
消除与减弱措施:变换度盘位置
(一)仪器误差 3 视准误差(c) 产生情况: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时产生的 误差 规律:随垂直角增大而增大 消除与减弱措施:盘左盘右取均值可以消除
(一)仪器误差 4 横轴误差 产生情况:横轴不水平 规律:随垂直角增大而增大,对两等高目标 观测时误差为0 消除与减弱措施:盘左盘右取均值可以消除
(二)观测误差 2 目标偏心误差 产生情况:觇标中心偏离目标标石中心 规律:与偏心距与正比,与边长成反比,垂 直于视线方向的目标偏心误差最大 消除与减弱措施:觇标铅垂
(二)观测误差 3 照准误差 产生原因:未精确瞄准目标的几何中心 消除与减弱措施:选择较好的观测环境
(二)观测误差 4 读数误差 产生原因:估读导致
钢尺检定,确定尺长方程式 在专门的钢尺检定场进行
l = l0 + △l + a l0 (t-t0)
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 1 尺长改正
△L = ( △l / l0 )L
2 温度改正
△Lt = a (t-t0)L
3 倾斜改正 高差为h,斜距为L
△Dh = - (h2 / 2L)
4 改正后的尺段水平长度
三 水平角观测
安置经纬仪,照准目标,读数,
记录
(一) 经纬仪的安置
1 对中
把仪器中心安置在测站点O的铅垂线上
❖ 垂球对中:
❖ 光学对点器对中:先将三脚架插紧后,装上仪 器用脚螺旋进行对中,然后通过升降三脚架使圆 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仪器可能又不对中了, 可稍微松动中心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仪 器对中
i = (αL- αR )/2 = (R+L-360°)/2
4 垂直角观测 十字丝中丝瞄准觇标高的量取位置 • 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 正镜瞄准目标,读盘左读数L • 倒镜瞄准目标相同位置,读盘右读数R • 计算
五、角度测量误差
(一)仪器误差 1 照准部偏心误差 产生情况:照准部旋转中心与度盘分划中心 不重合 规律:随瞄准方向而异,照准方向垂直于偏 心方向时对水平方向读数影响最大 消除与减弱措施:盘左盘右取平均值可消除
(3) 水准器 照准部上有一个水准管和 一个圆水准器。圆水准器用作粗略整平 ,水准管用作精确整平仪器。
照准部的下部有一个能插在轴座内 的竖轴,整个照准部可在轴座内任意地 作水平方向的旋转。照准部下部装有水 平制动扳钮和水平微动螺旋。
2 基座 三个脚螺旋用于整平仪器(粗平) 连接仪器与三脚架
3 度盘 水平度盘:不旋转 竖直度盘(竖盘) :随望远镜而旋转
2 方向观测法 一个测站上要观测的方向数大于2个
A
B
C
D O
四 垂直角观测
• 将倾斜距离化算为水平距离 •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进行三角高差的计算
1 垂直度盘(竖盘)的构造 • 竖直度盘(竖盘) • 指标水准管 • 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竖盘固定在望远镜旋转轴(横轴)的一端,随望 远镜一起在竖直面内转动。
光电测距仪: 通过测定光波在两点间传播
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按测定传播时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相位式 测距仪和脉冲式测距仪;
按测程的大小,可分为远程(20 km以上)、中 程(5-20km)和短程(5 km以下)三类。
(一)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原理
D = c t /2 c = c0 / n
D
t = N T + △T
2 竖直角计算 一测回:要用盘左和盘右各观测一次。 逆时针注记时计算公式:
盘左αL=L- 90° 盘右αR=270° -R 一测回竖直角为: α =( αL+ αR )/2
2 竖直角计算 一测回:要用盘左和盘右各观测一次。 竖盘顺时针注记计算公式:
盘左αL=90°-L 盘右αR=R-270°
3 竖盘指标差 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
平均为174.865m 相对误差为:|174.890-174.840|/174.865=1/3500
|往测 – 返测 | / 往返均值 = 1 / M
A
B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 平量法
如果地面起伏不大时
丈量时将尺子一端抬高,并用目估法使 尺子大致水平,然后用测钎将尺子的端点投 到地面上。将量得的各段水平距离求各即为 所量距离
(二)DJ6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1 照准部
(1) 光学对点器:仪器对中
(2) 望远镜 望远镜是用作精确瞄准目标 的。它和水平轴连接在一起,可以绕水平 轴在竖直面内上下任意转动
包括:物镜,目镜,内调焦镜,十字丝板
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视线:视准轴的延长线
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左右少量移动时 产生的十字丝和目标影像相对移动的现象 (通过调焦消除)
丈量至少往返测各一次
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并将其换算为分子 为1的分数形式,精度一般不低于1/3000
|往测 – 返测 | / 往返均值 = 1 / M
A
B
测量结果为: 整尺段数为3 余长: 往测24.890m,返测24.840m
D = nL0 + △L0
往测距离为:174.890m,返测为174.840m
二、光学视距(视距测量)
D=p+f+d D=fl/j=kl D = 100 l
D = S cos a = k l’ cosa D = k l cos2a hAB = D tg a + i - 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 = l cos a
三、 光电测距
光电测距仪:以激光和红外光为载波 微波测距仪:以微波为载波的测距仪
5 视差和十字丝不清晰的影响 视差:目标成象不在十字丝板上引起的误差 消除措施:观测时认真调焦
作业:
1 水平角计算 盘左:A 0 03 24 盘右:A 180 03 36
B 79 20 30 B 259 20 48
2 垂直角计算(度盘顺时针注记) 盘左读数:59 20 30 盘右读数:300 40 00
4 度盘读数装置及读数方法 (1)测微尺读数装置
(2)单平行玻璃测微器读数装置
(3)读数显微镜 将读数成像放大,以从度盘上读出。
(三) 光学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经纬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三轴相互垂
直条件: ① 水平度盘的水准管轴(LL)应垂直于
竖轴(VV); ② 视准轴(CC)应垂直于水平轴(HH); ③ 水平轴(HH)应垂直于竖轴(VV)。
第四章角度与距离测量
4.1 角度测量与光学经纬仪
一、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空间两直
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 垂直投影。
垂直角:同一铅垂面内,某目标方向的 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天顶距:视线与铅垂线的平角。
二、 光学经纬仪
测角仪器:经纬仪(Theodolite,transit) (一)分类 按物理特性:机械型、光学机械型和智能 型 按测角精度:DJ1,DJ2,DJ6
上下半测回角值差不大于±40″时: β =( β左+ β右)/2
测 竖盘 目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平均值 备注
站 位置 标 ° ′ ″ ° ′ ″ ° ′ ″
左 O
右
A 0 00 12
120 20 24
B 120 20 36 120 20 21
B 180 00 48
120 20 18
A 300 21 06
调制频率为f, T = 1 / f
λ= cT = c/f
c = λf = λ/T
△T = (△φ/2∏)T
D = λ(N + △φ/2∏) /2
D
(二)测距仪的成果整理
1 测距仪常数改正
加常数 C0 (mm) ,乘常数 R(mm / km)
△DK = C0 + R S
eg. 仪器标称精度:5mm + 3×10-6
2 气象改正
气温t,气压p 气象改正系数A △Dn = A S
3 水平距离的计算
改正后的斜距:Sa = S + △DK + △Dn
水平距离:D = (Sa2 – h2)1/2 = Sacosa
4 水平距离向椭球面的化算
D‘ = D(1 + Hm / R)-1 Hm :两中心高程均值
5 椭球面距离向高斯平面的化算
2 整平 使仪器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主要用脚螺旋进行
(二)照准点上照准标志与瞄准方法 测站点:仪器所在点 照准点:远方目标点
(三) 水平角观测方法
1 测回法
观测两个方向的单角
(1) 先将经纬仪竖盘 放在盘左位置(又称正镜 位置),顺时针转动照准 部,使望远镜大致瞄准A 点上的标杆。然后,拧紧 水平制动扳钮,用微动螺 旋使望远镜精确地瞄准A 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
点号 上丝读数 尺间隔 中丝读 竖盘读 竖直角 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