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前 言 ............................................................ 5 一、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基本特征 .................................. 4 (一)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盈余管理带来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环境分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 5

(一)从主观方面 ............................................. 6 (二)从客观方面 .............................................. 7 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常用手段分析

(一)会计政策变更 ........................................... 8 (二)关联交易 ................................................ 9 (三)资产重组 ............................................... 10 五、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六、结束语 ....................................................... 11 参考文献 ......................................................... 12 附录1:外文文献原文 .............................................. 13 附录2:译文 ..................................................... 14 后记 ............................................................. 15 securities market,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problem of earnings management scholar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I state regulation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are inadequate, flawed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lack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ing efforts, therefor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with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for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remendous negative impact. Between investors and listed companies as there is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listed companies have an incentive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contrary to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 it may mislead investors and regulatory decision-making, a serious impediment to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the regulators require listed compan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Earnings managem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ory Identification

前 言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但现实中,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外部融资市场的发育对于现代企业的成长,乃至一国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获得的收益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融资和获得私人收益的目的,盈余管理行为应运而生,并成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投资者、监管机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和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等因素的存在,使盈余管理难以从根本上加以消除。盈余管理能够造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富再分配,甚至引起新的利益冲突,并且盈余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容易演化成财务舞弊、欺诈等恶劣行为,成为影响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许多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的会计问题,很快在我国出现,并且和我国的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相结合,更具复杂性。盈余管理就属于这样一个先在国外出现、盛行,继而进入我国的问题。众所周知,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是一个有着复杂背景的管理问题,因此,相关学者也将研究的范围从单一的会计因素扩大到公司的制度性因素。由于公司治理问题本身就是制度性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决定盈余管理的动机,行为方式和经济后果,所以有关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探讨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

今已有 20 多年的研究历史,目前这一课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关注,成为当今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的含义是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盈余管理的含义问题,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术界都没有达成一致,但总的来说形成了两种观点,即管理论和欺诈论,划分两者的依据是管理层的动机。持管理论的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管理层通过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向外界传达企业正常发展的信息,其根本目的是实现自身价值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如美国会计学家 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我国学者陆建桥(1998)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做出的会计选择。然而,持欺诈论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构造交易”是其相关理论的主旋律,此时管理层个人利益的获取是以牺牲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early(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经理人通过“构造交易”及运用会计主观判断对会计报告进行修饰的行为,从而误导一些相关利益者对公司业绩的判断,或影响那些有赖于会计数据的合同的执行结果。再如,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综上所述,尽管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别,但这些有差别的定义中隐含了几个共同的关键词,一是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二是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在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同时利用准则中存在一定的政策选择空间,选用能够美化公司财务形象的会计方法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一种管理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盈余管理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其二,盈余管理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其三,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其四,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对现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现行会计制度漏洞的利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带来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和大股东控制问题[4] 六、结束语[11]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不仅是会计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只期望通过某一方面的改进来达到治理的目的,我们还是需要监管部门及社会各有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治理,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了有效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我觉得可以实施以下几个: 第一,盈余管理是客观存在的,盈余管理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没有必要消除盈余管理这一行为,反倒应该不断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尽可能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盈余管理能在合法、适度的范围内进行。 第二,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这样形成的。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可以看成是一个通过契约结成的经济组织,证券法对上市公司行为的政策性规定可以视为一个隐含在证监会与管理当局之间的政策契约,同时,管理当局与银行的借款合同、股东与管理当局的薪酬合同都可以视为契约,在这些契约关系中,证监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