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33卷第15期ChinaPoultryVol.33,No.15.2011经验交流
蛋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张贺楠,周宝贵,张妹,陈晓娇(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1206)
收稿日期:2011-07-15*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0110505371001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染,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各品种鸡对该病均有易感性,给禽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在我国大型蛋种鸡场对此病进行了严格的检疫、净化,鸡白痢净化工作不仅要采取严密的净化措施,还要从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执行综合防控。1流行病学鸡白痢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以2~3周龄雏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有时在部分地区和鸡场呈流行性暴发。随着日龄的增加,鸡对本病的抵抗力增强,如4周龄后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不同品种和性别的鸡之间,以及不同饲养模式下的鸡对本病的敏感性均有差异。一般来说,轻型鸡尤其是来航鸡的易感性较重型鸡(如伊莎褐)低,白羽鸡较红羽鸡低,公鸡较母鸡低,笼养鸡较平养的鸡群低。鸡白痢是典型的经蛋垂直传播疾病之一,亦可通过多种途径水平传播。消化道感染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饲料、饮水等被污染后,都将使本病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种鸡场如被本菌所污染,种鸡中就有一定比例的病鸡或带菌鸡,而且成年种鸡感染后,该菌常局限于卵巢和输卵管等处,这些鸡会产出一定比例的带菌蛋,在孵化过程中造成胚胎死亡,孵出弱雏、病雏。除此以外,本病也能通过血液、交配、断喙、性别鉴别传播,而雏群拥挤,环境卫生条件恶劣,育雏室的温度不适宜,通风不良都是诱发本病和增加死亡率的因素。2临床症状感染鸡群日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也有显著差异。2.1鸡胚阶段
蛋内感染者多在孵化过程中可出现死胚或不能出壳的弱雏,孵出的病弱雏表现为嗜睡、衰弱、腹部膨大、食欲丧失,绝大部分在1~2d死亡,见不到明显症状。2.2雏鸡阶段
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常呈无症状急性死亡。潜伏期为4~5d,7~10日龄发病日渐增多,至2~3周龄达到高峰,死亡率常可达40%~70%。病程稍长者表现为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绒毛松乱、怕冷扎堆、翅膀下垂、闭眼嗜睡、食欲下降甚至废绝。发病初期排含泡沫稀便,后转为一种白色似石灰糊状稀粪,沾污肛门周围,有的因粪便干燥封住肛门而影响排便,并时常发出尖锐的叫声。个别病雏会出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有时可见眼盲或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3周龄以上的发病鸡较少死亡,主要表现为拉白色粪便,耐过后多发育不良,成为带菌者。2.3成年鸡阶段
育成鸡感染,尽管死亡率不高,但每天都有鸡只死亡,数量不定。全群鸡只食欲、精神尚可,但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食欲差和下痢的鸡只,常突然死亡,且病程较长,可拖延20~30d,死亡率达10%~20%。成年鸡感染后一般呈慢性经过,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发病鸡精神不振,冠髯苍白,食欲减退,但渴欲增加,有时出现下痢症状。有些因卵巢或输卵管受到侵害而导致卵黄性腹膜炎,出现“垂腹”现象,当鸡群中白痢鸡所占比例较大时,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死淘率增加。3鸡白痢检测方法
目前规模化蛋种鸡场最常选用的是平板凝集
53--经验交流2011年第33卷第15期ChinaPoultryVol.33,No.15.2011试验。3.1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其操作方法为用微量移液器吸取30μL鸡白痢抗原,滴在洁净的普通玻璃板或陶瓷板上,用注射器针头刺破被检鸡只翅膀内侧的静脉血管,每只鸡更换1个针头,用微量移液器吸取30μL流出的血液,与抗原充分混合,随即涂展成直径为1.5~2.0cm的圆形混合液,摇晃玻板,并随时观察凝集反应。3.2血清平板凝集试验首先采集待检鸡只全血样本,将血样置于塑料离心管内,并记录对应鸡只编号,待血清自然析出后,吸取血清,进行血清平板凝集试验。3.3结果判断检测前,需进行抗原对照试验,取30μL抗原,与等体积标准强阳性血清、弱阳性血清、阴性血清按等体积混合,在2~3分钟内,强阳性血清出现100%凝集(++++);弱阳性血清出现50%(++);阴性血清不凝集(-),方可进行检测。抗原与待检样品混合后2~3min,判定结果,有50%(++)以上凝集为阳性,不发生凝集为阴性。3.4注意事项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可在现场进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受鸡舍内环境、光线、温度等条件影响,致使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假阳性比例。此外,该方法灵敏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检测到抗体滴度较高的带菌鸡,因此常存在漏检现象。而血清中抗体含量较高,因此血清平板凝集较全血平板凝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出阳性率高。但操作相对复杂,且需要对待检鸡只进行编号,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核心鸡群净化检疫。检测用抗原应置于2~8℃冷暗处保存,回复到室温后方可检测,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抗原处于悬浮液状态,检测需在20~30℃的环境中进行。抗原与待检血清或全血需等体积混合,反应时间控制在2~3min内,不得任意延长或缩短。待检血清或全血不应有细菌污染。玻板必须光滑、洗净,否则影响试验结果。4净化程序通过检测淘汰阳性鸡只是净化工作的核心,因此,科学、严格的检测程序是实现净化的重要保障。根据白痢沙门菌阳性鸡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种鸡的首次最适检疫时间为120~140日龄,即开产前。此时种鸡处于性成熟阶段,血检时反应速度快,检出率高,并且在生产种蛋前进行检测,对确保种蛋无白痢沙门菌感染十分重要。然而,根据鸡白痢的血清学特点,仅靠一次检疫是远远达不到净化效果的,必须通过两次,甚至多次检测将处于不同感染时期的带菌鸡彻底检出并淘汰。4.1曾祖代鸡群净化程序
在产蛋率达10%、继代前2次检疫。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的方法,在鸡群产蛋率达10%时首次普检。如果有阳性鸡检出,则在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普检,直至无阳性鸡检出;如果无阳性鸡检出,则以后每月公鸡普检,母鸡每季度抽检一次,每次抽检5%~10%,超标时普检。继代前进行第二次普检。每次检出的阳性鸡必须立即淘汰,并对环境、笼具等彻底消毒。4.2祖代鸡群净化程序
鸡群产蛋率达10%时普检。如果鸡群阳性率超标,每月普检一次,直至达标后停止普检;如果首次检测时阳性率不超标,以后每月公鸡普检,母鸡每季度抽检一次,每次抽检5%~10%,超标时普检。每次检出的阳性鸡必须立即淘汰,并对环境、笼具等彻底消毒。4.3父母代鸡群净化程序
鸡群产蛋率达10%时普检。如果鸡群阳性率超标,35周龄第二次普检。如果首次检测时阳性率低于以上标准,以后每月公鸡普检,母鸡每季度抽检一次,每次抽检5%~10%,超标时普检。每次检出的阳性鸡必须立即淘汰,并对环境、笼具等彻底消毒。5做好生物安全,切断水平传播
鸡白痢传播途径复杂,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恶劣,鸡舍温度偏低或波动过大,空气潮湿以及其它病原体感染,都会加剧本病的暴发,增加死亡率。因此,需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进一步巩固净化成果,将水平传播的可能降到最低。5.1隔离防控
隔离是阻断病原通过各种途径侵入鸡群的最有效措施,按照作用的不同,分为横向隔离和纵向隔离。横向隔离主要阻断公司与外界,不同养殖场之间和同一养殖场不同防疫区之间的水平传播。纵向隔离主要指同一防疫区内不同批次鸡群之间
54--2011年第33卷第15期ChinaPoultryVol.33,No.15.2011经验交流
的隔离措施。5.1.1场址选择原则及防疫等级区划分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阳背风地方。防止场区受到周围环境污染或污染周围环境,选址时应远离村庄、居民区、家禽屠宰场、兽医站和集贸市场。从防疫的角度,场址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如利用原有林带树木、山岭、河谷等作为天然屏障。在场区内根据不同区域(或范围)能否与鸡群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几率或距离把场区分为三级防疫区。即一级为鸡舍,能与鸡群直接接触;二级为生产区(鸡舍除外),与鸡群间接接触,离鸡群较近;三级为生活区,与鸡群间接接触,距离较远。5.1.2人员管理原种场实施封场管理,祖代场实施半封闭式管理;免疫由本场人员进行;非场区工作人员不准进入生产区;从疫区回来的人员须隔离、洗澡、更衣、换鞋后方可回场;外来人员进入场区须经负责领导批准,进入一、二级场区需隔离48h以上,三级场区需经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5.1.3设施隔离不同级别场区、不同栋舍用具不得交叉使用或循环使用。5.1.4操作隔离饲养和技术人员要定栋。场长、兽医、维修人员因工作需要对不同栋鸡只进行操作时,需按照从小日龄鸡群到大日龄鸡群、从健康鸡群到患病鸡群的顺序。5.1.5种源选择入孵种蛋应来自无白痢鸡群,引进的种鸡应单独隔离观察、饲养30d,证明确实是健康种鸡时,才能引进本场,进场饲养后还应做好定期检疫工作。5.1.6纵向隔离育雏场、成年鸡场都应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育雏期间育雏人员不得走出场区,外来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育雏场区,直到转群。种蛋鸡场确保同一场内日龄接近,统一进鸡,统一淘汰,然后对场区与栋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并空场不少于20d后再进新鸡,在进鸡前对舍内外进行微生物采样化验,做到微生物达标。将厂区内的野草、垃圾和上批鸡饲养期间的遗留物必须彻底清理干净,追求每养一批鸡的场区都是新厂区。5.2消毒防疫入孵种蛋应来自无白痢鸡群,入孵前做好种蛋、孵化厅、孵化器及用具的消毒工作。种鸡场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持舍内外清洁、卫生,做好空舍与带鸡消毒工作,保证饲料、饮水的安全、卫生,无沙门菌污染等。5.2.1种蛋消毒
种蛋收集时应及时挑出粪蛋、血蛋、破壳蛋等,污蛋要及时处理干净,收集好的种蛋及时熏蒸消毒;不能及时入孵的种蛋要储存在环境适宜、干净卫生的种蛋库中,并定期对种蛋库熏蒸消毒;种蛋入孵前进行第二次熏蒸消毒。注意做好蛋托、蛋箱、运输车的消毒工作。5.2.2孵化场消毒
保证以下环节的清洁、卫生与消毒:蛋库→孵化厅→孵化器→孵化盘→出雏室→出雏器→出雏、免疫人员→注射器械→运雏车。对蛋库、孵化厅里的所有仪器、用具做好清洗、消毒工作;严格做好种蛋的熏蒸工作。5.2.3饲料、饮水消毒
采购的饲料原料必须符合微生物检测指标。不将动物性蛋白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羽毛粉、血球粉等做为饲料原料,避免饲料受潮变质,避免病原微生物污染饲料。5.2.4舍内、外环境消毒
确保粪便干燥,并及时清理粪便,采取各种措施避免粪便对场区的污染。生产区内道路净道与污道严格分开,严禁人员、车辆串道行驶。鸡舍内外每日清扫,每天彻底消毒。老鼠、猫、狗及各种家畜可携带沙门菌,场区内禁止饲养各种宠物及家畜,要定期灭鼠;苍蝇、鸡螨与小粉虫可为环境中的沙门菌提供生存条件,应定期对其控制;野鸟可携带沙门菌,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野鸟进入鸡舍。6做好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