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社会地位,最终都是通过其扮演的角色及其
形象来表现。要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教师,就必须正确地理解教师角
色,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合理地解决教师角色间的冲突与矛盾。
一、教师角色的“角色丛”
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通常都不只是扮演一种角色,
而是要同时扮演好几种角色,这是由他的社会地位的特点和社会关系
的丰富性所决定的。如,一个中学教师对学校领导来说,他扮演的是
一个被领导者的角色;对他的学生来说他又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对他
的家庭来说他又可能扮演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等角色。这种现象
就是“角色丛”。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
的所有角色的集合。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丛”。仅就教
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
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教师是儿童继父母之后所遇到的另一个社会权威,家长的代理人。低
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做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
母的态度;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
生活等多方面的关爱、帮助与指导,同时希望教师成为分担自己快乐
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
“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进人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道德观、价
值观呈多元化趋势,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于社会主
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所以,教师
要以“传道、授业、解感者”的角色将“做人之道”、“治学之道”、
“为业之道”通过自身的言论、行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并启发他
们的智慧,解除他们的困惑,在短时期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基本的
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发展。
3.“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建立班级集体、制订和
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规范、协调人际关系,
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估。但教师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活
生生的人,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个性的学生。因此,要给予学生
更多的责任和自主,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进取的集体环境,以激
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并积极参
与民主管理。同时,要防止“放任自流”和“强迫命令”两种错误倾
向。
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随着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展开,人们对教师产生
了“儿童心理卫生顾问”、“心理咨询者”等角色期待。教师应积极适
应时代、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基本的但我们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常识,
也须看到,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专门技术,教师不可能承担
“心理医生”的全部责任。
5.“研完者”的角色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和个性特点的青少年,传授的是不断
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地进行
教育,而是要不断反思、研究自己的工作,灵活机智创造性地开展教
书育人工作。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教学实验与改革,不断
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教师职业的重要和责任
的重大,对教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
个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
出现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
社会期望教师“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社会的楷模,但这种
期望对教师要求过严、过高,许多教师做不到也不愿意充当这样的角
色。他们认为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活生生的“社会人”,应当?用对
其他职业的同样标准来要求他们。为什么教师就不能穿着时髦.
不能随意嬉笑?这种心理冲突尤其在青年教师身上经常发生并相当突
出、典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完善和角色扮演水平。
2.“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
一方面,教师头上有许多“令人羡慕”的桂冠,另一方面,教师的社
会地位仍很卑微;一方面,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
方面,由于分配不公,教师在经济上仍很拮据、捉襟见肘,使许多教
师的心理及生活都处于极其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
3.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也有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进行研究与创
造的需要。然而,教师角色却要求他与“一群儿童”时时维持一种密
切而持久的关系,这种时间与精力的全身心、较持久地投入,使许多
教师产生“被抽空”、“被耗干”的感觉,形成教师教书育人与自身的
发展及研究创新的矛盾。
4.教师角色同家庭角色的冲突
教师职业是需要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职业。教师在学校紧张工作一天,
下班之后往往不能放松、休息,还要伏案备课、批改作业,或进行家
访等,因此,教师角色常常与家庭成员角色发生矛盾和冲突。教师在
为事业和学生献身的同时,可能因为自己没有尽到丈大的责任,或没
有尽到妻子的责任、或没有尽到父母、儿女的责任,而引起家庭 纠
纷和矛盾,使教师陷入内疚、不安和苦恼之中。.
以上是最常见的教师角色冲突,那么,应当怎样调适这些冲突,使教
师保持心理平衡与协调呢?我们认为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
客观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
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给
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
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
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
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健因素。这包括教师首先要树立自尊、
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
色上”,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除此,教
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和
矛盾的技巧,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
任务。
三、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在缓慢演变的社会里,教师角色仅仅被视为或主要被视为将前人所积
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年轻一代而已。然而,随着社会变
迁速度的加快,教师角色的功能已远远不限于此了。在飞速发展的现
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与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75年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揭示了教师角色转换 的
一般趋势。.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
的责任;
第二,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
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
第三,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第四,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第五,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第六,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第七,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第八,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
统权威。
教师角色的这些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
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师范教育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适应并促进教师的角
色转换,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