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西安城市建筑地域化的探索早在一百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美丽富饶、深沉恢宏的神奇土地繁衍生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周秦汉唐等十二个朝代在此建都。
在我国,西安具有最早的建城史和最长的建都史,是中国历史的天然博物馆,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部西安的建城史就是一部中国的城市史。
漫步西安,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她的地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的汉唐长安城。
袒露在人们眼前的每一块砖石似乎都是一部史书,每一个城门都会有悠远的故事,大街小巷都流露着世事苍桑。
周礼秦制、汉韵唐风构成了西安的灵魂,历史的辉煌铸就了这座城市永恒的魅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的今天,保护、展示和发扬、创造西安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色就尤为重要和迫切,西安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半个世纪以来西安的历次城市规划都把城市特色做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在的城市规划继承了唐长安城严整的格局及空间尺度,使人领略到“坦荡荡,大道通天”的气势,这就从根本上保护和发展了城市特色,体现了城市历史的延续性。
西安在不同时期重点保护和更新了城市遗存历史街区。
兴庆宫公园再现了唐长安兴庆宫的辉煌,具有历史文化和现代园林的双重价值;明西安城四位一体的环城工程不仅保护了我国现存最大的城墙的完整格局,而且为市民提供了开放的城市空间;北院门、书院门的改造为古城增加了历史的厚度和文化浓度;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在城市保护与更新方面不仅保护并突出了晨钟幕鼓的历史景观,优化了市中心公共空间环境,而且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保护和发展是建筑创作中所面临的永恒主题。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而不同”的创作思想指导下,西安几代规划师、建筑师在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这本画册客观地记录了他们探索的足迹,通过这本画册我们衷心希望各界人士对西安的城市特色和建筑地域文化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把一个富有地域特色和充满生机的西安推向未来。
张锦秋二零零二〃金秋陕西历史博物馆SHAANXI HISTORY MUSEUM,XIAN设计时间:1983—1987年竣工时间: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大型博物馆,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其现代化首先反映在突破了传统博物馆模式,而兼具研究、科普、会议、购物、餐饮、休息等作为文化活动中心的综合性功能构成。
馆内设施均达到同期的国际水准。
在建筑艺术上着意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而使陕西历史博物馆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又颇具时代气息,现已成为象征着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西安博物院文物库馆CULTURAL RELICS MUSEUM OF XIAN MUSEUM,XIAN建设规模: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设计时间:2000—2001年竣工时间:在建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市南郊。
全院由文物库馆、荐福寺和小雁塔公园三部分组成。
此库馆即为博物院中之主体工程。
在总体上偏置于基地西南角,库馆主入口向东,处理好与中轴寺庙建筑群的主次关系。
北面利用湖水作界,使库馆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公园能互为景观。
建筑构成体现“天园地方”的传统理念,注重全方位形象的完整性,犹如一座现代化楼阁。
色彩、风格与小雁塔“和而不同”。
方形台座和方形馆体厚重敦实,从中有一圆形玻璃大厅拔地而起,隐喻着新的历史萌生于厚重的历史积淀之中。
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SHAANXI LIBRARY &ART GALLRRY ,XIAN建设规模:图书馆41250平方米、美术馆10760平方米设计时间:1995—1997年竣工时间:美术馆2000年,图书馆2001年建设基地高出城市道路4—5米,是现存不多的唐长安城内六道高地之一。
着重为历史地貌、创造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将图书馆置于高坡上,美术馆嵌于坡脚,形成错落有致的总体布局。
两建筑通过采用相同的色彩与弧面、拱窗等处理及山坡顶上广场的设置,在观感上成为有机整体。
图书馆、美术馆在建筑艺术上兼收并蓄,延续了老陕西省图书馆圆形拱窗,细部处理细腻,尺度得当。
采用了变异的汉代装饰图样和汉阙,是现代建筑地域化的一次尝试。
黄帝陵规划山门祭祀大殿RENOVATION PLANNING OF HUANGDI MAUSOLEUM,MASTE PLAN OF SACRIFICIAL HALL,SHAANXI建设规模:重修规划用地120公顷大殿6.13公顷设计时间:重修规划1990年大殿2002年黄帝陵位于黄陵桥山,规划设计从山川形胜的大环境着眼,创造宏伟、庄严、肃穆保护的关系,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恢复印池,辟庙前广场。
轩辕庙区在保护古柏和“人文初祖”殿的前提下增设为五进空间。
重修的山门,气势宏伟、环境古朴。
祭祀大殿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设横向碑院以适应祭祀人流、物流集散之需。
设石级引导经“碑坛”达陵区。
以汉武仙台为中,东西各高一阙门进入陵城。
陵后高地建龙驭台。
规划和建筑最大限度地保存不同时期留下的各种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全部保留了原轩辕庙,根据“大象无形”的精神,总体设计强调了地形地貌与大环境绿地对体现“圣地感”的作用。
青龙寺(重建)规划及空海纪念碑RE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QINGLONG TEMPLE,MONUMENT TO KONGHAI,XIAN建设规模:碑院占地6760平方米,建筑面积422平方米设计时间:1981年竣工时间:1982年青龙寺位于长安乐游塬上,建于隋,毁于宋,唐代曾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日本“入唐八家”之求法僧中有六家在传播佛教密宗的青龙寺授法。
其中的空海即是由此得法,回日本成为开创“东密”的大师。
80年代初空海家乡日本四国地区提出在原寺之内修建空海纪念碑。
碑体由日本名建筑师山本忠司先生设计。
中方设计人员配合政府选址定点、进行配套建筑及总体布局环境设计。
首先根据青龙寺遗址发掘资料作出青龙寺(重建)规划。
空海纪念碑院即作为实施此规划的第一期工程。
建筑的格局从总体入手,相地立基,得体合宜。
在环境景观设计中因塬就势,成景得景,发人联想。
考虑纪念的人物和选址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形式着意仿唐,力求法式严谨、风格纯正。
慈恩寺规划及玄奘纪念院CIEN TEMPLE PLANNING,XUANZHUANG MUSEUM建设规模:纪念院建筑面积4748平方米设计时间:1995年竣工时间:2001年慈恩寺为唐代皇家寺院,现仅存从山门至大雁塔的中轴建筑群。
规划以保护文物、完善功能、风格协调、增加绿地、优化环境为原则。
全寺规划了中、东、西三路。
塔体两侧规划为寺庙园林。
塔北为有相对独立性的玄奘纪念院。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规定,塔南的新增建筑为明清风格,塔北新增建筑取唐风。
玄奘纪念院充分体现了盛唐建筑风格,采用横列三院式的布局,取材于敦煌画中象征弥勒佛居住的兜率天宫。
三个庭院一主二次,浑然一体。
大雁塔南广场SOUTH PLAZA OF GREAT PAGODA ,XIAN建设规模:南广场占地面积2.09公顷设计时间:2000年竣工时间:2001年大雁塔南广场位于西安名刹大慈恩寺山门前,因寺内有唐大雁塔,故名。
广场占地东西168米,南北124米。
这里是从西安市区进入曲江旅游区的枢纽广场,同时又是观赏大雁塔、进入慈恩寺的前序空间。
塔中轴为广场轴线。
唐大雁塔的首创人、世界文化名人玄奘纪念像位于广场中心,两侧成行的唐风石灯起到了界定空间、衬托纪念像的作用。
广场东西二区均设计为地形自然起伏的绿化游园,以增加自然景观,从而使以后周边的旅游项目与故刹之间有较和谐的过渡。
临潼华清池九龙汤及骊山风景区规划HUAQING PARK,NINE-DRAGON POOL,PLANNING OF LISHAN SCENIC SPOT,LINTONG建设规模:占地面积10.4公顷设计时间:1959年竣工时间:1959年陕西临潼华清池,在历史上曾有盛唐“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贵妃池”。
1959年夏,为了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整修原有华清池的基础上,再行扩建,在西侧新建一组园林建筑,占地104000平方米。
这组自成一体的建筑群,取名“九龙汤”。
在中央开控一个人工湖,由石堤划分为上下两个水面,上面为莲花池。
9个石雕龙头排列在石堤半腰,池水由龙嘴喷泻而下,注入下面的大湖。
湖的北岸由他处迁来一座大殿,称“飞霜殿”,并建有东西配殿。
东配殿为宾客休息场所,内设浴池;西配殿为餐厅。
南边高处建有水榭,可观“九龙汤”全景。
沿西配殿向南,经40米曲折长廊通石舫,两侧设有“九龙”、“太子”、“莲花”、“海棠”等浴室。
石堤两端有“旭日”、“晚霞”两亭相呼应。
西安兴庆庆公园XINGQING PALACE PARK , XIAN建设规模:占地700亩设计时间:1958年竣工时间:1958年西安兴庆宫公园位于西安市城区东南郊。
兴庆宫是唐长安的三组宫殿之一,亦称南内。
唐玄宗在位40余年,一直在此居住与设朝,与宠妃杨玉环的许多轶事趣闻都发生在这里,从而构成了唐代及以后的文人吟诗作赋的题材。
该公园是一座兼有历史文化和现代园林双重价值的公园。
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再现方面,发掘唐“勤政务本楼”遗址,将石础车辙裸露于地表;按传统建筑形式,修建了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南薰阁,以及仿古的荼楼、饭店,依昔日的重檐、绿顶、挑角、高台、雕梁画栋,再现于各个景区。
或近湖傍水,或隐现于林冠花间,上接于蓝天白云,垂影于浩渺碧波。
公园以湖面为躯体,其水系延伸到几个景区,断处通桥,湖中有岛。
园中花卉成片,密荫如盖;苍松翠柏,绿柳疏竹;绿茵绵延,藤木攀绕。
真是满园深绿色,到处吐芳香。
昔日诗人笔下的“名花倾国两相欢”、“沉香亭北倚栏杆”、“花萼楼前春意浓,柳絮蒙蒙舞晴空”等景象今日仍耀于眼前。
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BELL& DRUM TOWERS PLAZA AND ITS UNDERGROUND PROJECT,XIAN 建设规模:广场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44300平方米设计时间:1995-1996年竣工时间:1998年西安钟楼广楼是一项古迹保护与旧城更新的综合性工程。
包括: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地下商城、商业楼。
设计力求突出两座14世纪的古建建筑形象。
环境艺术设计沿着“晨钟暮鼓”这一主题向古今双向延伸。
在空间处理上吸取中国传统的空间组景经验与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理论相结合,组织了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融为一体的立体混合城市空间。
为古城西安提供了一个接待国内外来宾的城市客厅。
书院门一条街SHUYUANMEN SHOPPING STREET,XIAN建设规模: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设计时间:1990年竣工时间:1991年书院门位于西安市城区南部,距明城墙160米,东西全长570米,其间包括碑林博物馆,明代关中书院、唐代的保庆寺华严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