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员测评课程结业论文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析文献综述
姓名:姜继杰 班级:源091班 学号:099104283 指导老师:郭本海 时间:2012年12月
2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一种维持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本行态,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1]。本文重点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原因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最后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原因 一、引言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成果使得以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本投资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经典人力资本理论在探讨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时,均是在确定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或者隐含地以“完全确定”这一假设为基础,忽视了不确定因素对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影响,因而对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认识是不全面的[2]。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现、持续至今并日趋严重的、世界性的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的失业现象使得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进行了思考。为了更好地把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谈到人力资本理论,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人力资本理论的溯源。人力资本理论的“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对“资本”作了定义,并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由于亚当·斯密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好的生产方式,并力图阐明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如何获得财富,所以,他并没有完整系统地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令人遗憾的是,在亚当·斯密之后,尽管仍有一些经济学家从他自身的研究领域中触及到“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比如,19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区分了“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这两个概念,并强调教育、科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再如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观察到“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但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却被大多数经济学家遗忘了。所以,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仅处于滥觞阶段[3] 。 通过研读相关文献书籍,在此不妨将人力资本理论划分为以下几种: 1、以劳动力要素分析为中心的一般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在其著作《论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在其代表作《人力资本》中均阐述了自己对于人力资本内涵的研究。尽管贝克尔不同于舒尔茨而将其研究重点放在微观分析上,但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却显示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共同特点,即是以劳动力要素分析为中心,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人力资本的概念、形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我们可以把他们对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称为一般人力资本理论[4]。 舒尔茨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当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上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他注重宏观分析,忽视微观分析,其理论缺乏微观的支持。他也没有将人力资本全面引入到经济分析中来,没有从产权的角度讨论企业中人力资本的权利配置问题。而贝克尔则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 3
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以构建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 论”在美、英等国兴起,这种以技术内生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模型之中,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尔发表了《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一文,在该文中,他建立了两个增长模型:简单的两时期模型和简单的两部门模型,利用这两个模型来阐述人力资本。卢卡斯(R.Lucas)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出了两个经济增长模型:两资本模型与两商品模型,在一般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研究人力资本[5]。 卢卡斯和罗默尔的模型不仅把人力资本纳入过去,而且使之内生化,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把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某一产品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强调,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深入、更细致,使人力资本研究具体化、数量化了[6]。这不仅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也给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并以此为根据来调整经济增长速度、预测经济增长趋势,提供了方法和工具。同时它揭示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和“外溢效应”,卢卡斯区分了人力资本所产生的两种效应:即舒尔茨型的通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内部效应”与阿罗的“边干边学”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外部效应”。罗默尔认为,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知识不同于普遍商品,它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从而进一步论述了知识的“溢出效应”。 3、“百花齐放式”的人力资本研究 随着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术界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也愈来愈多。一 些学者如周坤将人力资本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层次,前者指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后者指人的天赋、才能和资源被开发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慧。也有学者丁栋虹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态,提出了同质型人力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同时,学者豆建民将人力资本分为管理型人力资本、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作业型人力资本进行研究[7]。 这些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们都集中于个体人力资本的研究。这样就使得人力资本对于问题的解释显得乏力,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力资本的研究范畴。因此将人力资本划分为个体人力资本和社会人力资本两种类型,有利于拓展人力资本研究的范畴。 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 对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来源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舒尔茨在1964年《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指出人力投资风险来自对自身才能的不确定性、就业的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8]。贝克尔在1975年也分析了教育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的三种来源:人们关于他们能力的不确定性;关于作为收益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生命长短的不确定性;一个既定年龄与能力的人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程承坪等认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加以分析[9]。而孔令锋则认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投资主体的多元性、投资客体的不确定性、投资行为的长期性和投资收益的间接性。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观点,可将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经济学角度的原因分析 在人力资本投资者与人力资本承载者之同,员工是人力资本的承载者,具有 4
其所有权,而企业是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仅仅只能使用员工所让渡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产权具有分割性,人力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产权不清蜥,这就孕育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 (1)人力资本投资的产权收益主体多元化 人力资本投资者与承载者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当然主体,按照经济学上“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投资主体都具有收益权。但是如何计量各投资主体的投入和确定其收益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而且对于非人力资本载体的投资主体来说,由于人力资本是与人力资本载体本身结合在一起,那么其他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要受到人力资本载体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无法受益的状况,“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无疑产生了投资的风险[10]。 经过分析可知,人力资本产权存在分割的困难,人力资本投资是与消费过程交织在一起的连续的过程。 我们虽然知道有谁参与了某一人力资本投资过程, 但是难以确定各个投资者的比例, 因而人力资本产权不可避免地存在分割的困难,这就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2)人力资本投资载体具有天然产权性 人力资本载体对人力资本具有天然产权,人力资本与其承载者不可分割。人力资本所有权在与其载体不可分离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一部分权利将可能被限制或被删除,从而导致人力资本产权在某种意义上的“残缺”,此时人力资本载体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本“关闭”起来,那么就会严重影响人力资本资产的经济利用价值,甚至会使其经济价值一落千丈[11]。 人力资本产权是完备的权利集合,但是一旦人力资本产权进入实际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产权的行使便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甚至部分被取消,造成德姆塞茨意义上的产权残缺现象。同时因为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具有“自贬性” 和“高损失性”两大特点,所以才会产生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3)人力资本的不同产权结构 产权经济学理论发现由一个主体完整地行使产权是不经济的,需要出让部分产权给他人。而人力资本产权的分解又要求准确界定各主体之问的产权关系,如果不能准确界定,就会无法弄清人力资本产权的保护和产权规则的实施而形成风险[12]。也有研究者把产权分割为合同性权利和剩余权利,这些权利往往也会增加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人力资本产权中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控制权、使用权、收益权等,这些权能是可能分解开来,分属于不同的主体。也正是在人力资本产权的分解中,由于我们对产权关系的界定不够准确,很容易就会产生风险。同时,合同性权利是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权利,或者为不受正规制约的合同各方所默认的权利。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性的存在,合同并非总是尽善尽美的;非正规的制约在新的环境之中也可能变弱,这样就产生许多难以明晰的剩余权利,这些权利常常不明不白地分配给某些人。艾智仁和德姆塞茨研究的团队协作与搭便车问题可以证明剩余权利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它常常会形成一定的风险。 2.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原因分析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中存在多种委托一代理关系,如在人力资本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人力资本承载者)之间,人力资本投资者与人力资本生产者(如培训机构)之间,委托一代理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重要原因。 (1)决策信息不完全造成投资对象选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