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织物

棉织物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烧毛、退浆、精练第一节前处理概述一、前处理目的去除纤维中的杂质和纺织过程中的污物;•改善织物外观:白度、表面光洁度和光泽、手感;•提高织物润湿性;•提高织物尺寸稳定性。

*为染色、印花和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品纺织品染整加工工序二、常规品种前处理工艺流程(一) 棉布1. 漂布本光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轧烘丝光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轧烘→丝光→复漂增白2. 色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烘干(二) T/C布1. 漂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涤增白定型→复漂增白2. 色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热定型(涤麻布与之相似,但丝光采用半丝光,定型温度稍低。

)(三) 麻织物(棉麻)1. 漂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烧毛→平洗烘干2. 色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半丝光→烧毛→平洗烘干(为提高麻皮去除效果,也可采用氯-氧双漂)(四) 棉氨弹力布准备→烧毛→(轧水预缩) →冷轧堆→预定形→丝光(五) 粘纤布准备→烧毛→退浆→漂白→开轧烘粘纤含杂少不耐碱,故无须煮练和丝光。

(六) 纯化纤布准备→烧毛→退浆→漂白→平洗烘干第二节原布准备原布准备:检验,翻布、缝头—、原布检验原布规格和品质1.规格检验:坯布长度,幅宽,重量,经纬纱细度,密度,强力2.品质检验:纺厂和织厂所形成的疵病缺经、短纬、跳纱、棉结、油污纱、筘路,有无硬物二、翻布•分批:以订单为批号,同规格、同工艺原布•分箱:一箱布1000~2000m,十箱一批—分箱卡记录加工类别、品名、批号等•翻布(摆布):两个布头拉出,正反一致•打印:每箱布两头10 ~20cm打上印记三.缝头❑将分箱内单匹布缝合,便于连续加工。

❑要求缝头平直对齐,以免褶皱、纬斜,不能漏缝。

❑缝线:一般42s/6、21s/4、细薄60s/6第三节烧毛二、烧毛目的烧去布面的绒毛(毛羽),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由于纤毛存在或脱落而造成疵病。

三、烧毛方法将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绒毛很快升温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达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火焰。

四、烧毛原理1. 布面绒毛受热面积大,瞬时升温到着火点;2. 织物紧密升温慢,未达到着火点前离开火焰;3. 利用温差烧去表面绒毛而不损伤织物。

五、烧毛设备•气体烧毛机:应用广泛,非接触式•铜板烧毛机:低级棉、粗厚织物,接触式•圆筒烧毛机:低级棉、粗厚织物,接触式(一)气体烧毛机•由进布、刷毛、烧毛、灭火、落布装置组成•燃烧气:煤气,气化汽油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烧毛工艺:车速:80-120米/分烧毛次数:稀薄织物一正一反一般织物二正二反单面织物三正一反工艺流程:进布—刷毛—烧毛—灭火—出布烧毛火口:切烧、对烧、透烧•透烧适用于棉、粘胶及其混纺织物,紧密机织物;•对烧(冷却辊)适用于大于60g/m2混纺织物;•切烧适用于轻薄织物< 60g/m2,回修的烧毛织物。

灭火装置无梭织机的毛边布,极易燃烧而产生破洞、破边(1)灭火糟或灭火箱灭火¡ª热水或退浆液(稀碱液或酶液)¡ª灭火效果好(2)蒸汽灭火箱灭火(干落布)¡ª灭火可靠性较差,有时会烧坏坯布。

灯芯绒干落布,用蒸汽灭火。

(二)热板烧毛机烧毛去杂效果比气体烧毛机好,厚密织物、低级棉织物。

(三)圆筒烧毛机烧毛•燃气加热金属圆筒烧毛机接触面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个,关键是燃烧器(做清洁工作)圆筒材质,不变形。

•电加热陶瓷管烧毛机——是新型接触式烧毛机六、工序安排•棉,放在前面烧毛,便于管理。

•灯芯绒织物等,先退浆,后烧毛。

灯芯绒氨纶弹力布经纱上浆较重(特别是中高支织物),使坯布毛羽很难烧净,因此有采用先酶退浆后烧毛,再冷堆煮漂、前定形、丝光。

•T/C先烧毛对PV A退浆不利,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120S/2麻绸PV A浆,先退浆后烧毛七、烧毛质量评定根据布面残留毛羽及杂物情况综合评定,避免欠烧和过烧。

1级原坯未经烧毛。

2级长毛较少。

3级短绒多,长毛基本没有。

4级仅有短绒且较整齐。

5级烧毛净,布面细洁。

烧毛工艺不当:烧毛不匀、烧毛不净、烧毛过度、烧毛破洞第四节退浆一、原布上含浆概况•机织物的经纱一般都上浆,提高纱中纤维抱合力,减少断经,便于织造。

•一般织物:4-8%•府绸(纱线细、密度大):8-14%•纬纱,针织物的纱一般不上浆二、浆料对染整加工的影响•会影响织物的渗透性,阻碍化学药剂和染料向纤维内渗透,增加练、漂负担。

•退浆不净会造成印染疵病。

•影响织物手感。

三、常用浆料及其性能(一)天然浆料:淀粉、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1、淀粉:小麦,玉米,土豆,橡子粉,田仁粉成膜性差、脆硬、粗糙2、变性淀粉:酸解淀粉、淀粉衍生物(酯化、醚化)、氧化淀粉黏度稳定、浆膜光滑坚韧、渗透性好、浆斑、疵点少•淀粉浆占消耗量70%淀粉浆:(1) 碱中溶胀:碱退浆(退浆剂:NaOH)(2) 酸中分解:酸退浆(退浆剂:稀H2SO4)(3) 能氧化破坏:氧化退浆(退浆剂:H2O2、NaClO)(4) 酶法降解:酶退浆(退浆剂:淀粉酶)淀粉有亲水性,但只能溶胀而不溶解3.羧甲基纤维素(CMC)•纤维素和一氯醋酸反应。

•亲水性浆料,溶于水,易去除。

•CMC主要和淀粉等混用,天然纤维常用浆料,对合成纤维粘附性差。

•热水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二)合成浆料:PV A 、PA1.聚乙烯醇(PV A ):T/C目前用合成浆料,以PV A为主,再加一些PA,CMC。

•聚乙烯醇难以生物降解,长期积累会引起生态破坏。

一些国家禁止使用•成膜性好,弹性好,耐磨,结皮,起泡•热水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醇解度:聚醋酸乙烯酯中酯键被醇解的百分率思考题:PV A浆料醇解度高低对其溶解性能和上浆性能的影响?•醇解度低:溶解度高,对疏水性纤维黏合性好,用于合纤上浆•醇解度高:对亲水性纤维黏合力大,用于棉、麻、粘胶未水解的醋酸酯基作用:•阻止聚乙烯醇大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易溶于水;•由于其疏水性,对疏水性纤维黏合性更好。

2.聚丙烯酸类(PA ):包括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盐三类•水溶性优良,对环境污染较小•成膜性好,粘附力强,浆膜柔软•一般与其它浆料混合使用,辅助浆料•存在吸湿、再粘、膜不强韧的缺点•碱退浆、氧化剂退浆四、退浆目的和常用退浆工艺•退浆目的:主要去除原布上的浆料。

•退浆质量要求:“退得净”,退浆率大于80% 或织物上残浆率小于1%。

•退浆工艺:碱、酸、酶、氧化剂退浆(一)碱退浆思考题:•碱退浆的优缺点?•碱退浆的原理?•试设计合理的碱退浆工艺(包括工艺处方、工艺流程、工艺条件)。

•为什么碱退浆水洗较酶退浆水洗困难,而且耗水量大?碱退浆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适用性强:天然浆料、PA浆料•成本低:利用丝光的废碱液•对棉纤维无损伤,有一定去杂作用,减轻练漂负担缺点•退浆废水COD值较高,环境污染严重•退浆率较低,50-70%•浆料不能化学降解,洗槽中浆料有可能重新¡°上浆¡±碱退浆原理☐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CMC等天然浆料,以及PV A、PA类等合成浆料, 都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胀状态, 与纤维的粘附变松。

再经机械作用,就比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另一方面,某些含有羧基的变性淀粉、聚丙烯酸类浆料以及CMC,热碱液溶液中会生成水性高的钠盐,溶解度增大,在水洗过程中这些溶解的浆料就被洗除。

PV A上浆的织物为什么最好在烧毛、热定形前退浆?•烧毛、热定形会使PV A浆料脱水和结晶化,使浆膜变硬、溶解性变差,退浆困难碱退浆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工艺流程:(1) 汽蒸法:轧碱——汽蒸——热水洗—冷水洗(2)冷堆法:轧碱——打卷堆置——水洗(打卷时要注意防止风干)工艺处方、工艺条件:烧碱浓度5-10g/L碱液温度70-80℃汽蒸温度、时间:100℃,60min堆置温度时间:50-70 ℃,4-5h室温,6-12h热水洗温度:80 ℃以上名词解释•轧余率: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重量占干布重量的百分率。

•浴比:浸染时被染物重量(kg)和染液体积(L)之比。

•退浆率=(退浆前织物含浆率-退浆后织物含浆率)/退浆前织物含浆率×100%(二)酶退浆:用于淀粉类浆料优点•退浆率高80%以上•能耗低:酶法汽蒸温度取决于酶本身,耗气量下降•污染小:相对于碱法,浆料降解程度高,废水COD低•不损伤纤维缺点•专一性强:仅去除淀粉浆,对PV A和纤维杂质去除效果差(果胶、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酶)•成本稍高酶退浆原理•切断淀粉内部的苷键,催化淀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酶退浆工艺•轧堆法•浸渍法•轧蒸法•卷染法轧堆法、轧蒸法四个步骤:•预水洗•浸轧或浸渍酶退浆液•保温堆置或高温汽蒸•水洗后处理(1)预水洗预水洗可促使浆膜溶胀,使酶液较好地渗透到浆膜中去,同时可以洗除有害的防腐剂和酸性物质。

(80~95℃)(2) 浸轧或浸渍酶退浆液•70~85℃,pH=5.5~7.0(3)保温堆置、高温汽蒸•40~50℃,堆置4~6小时•高温型淀粉酶在100~115℃,汽蒸15~120 s。

(4)水洗后处理•高温水洗(90~95℃)或碱洗(10~15g/L)工艺处方:BF-7685 淀粉酶(2000)1-2g/L食盐(salt) 2-5g/L渗透剂0-2g/LpH 6.0-7.0酶活:1g酶粉或1mL酶液在特定条件下转化淀粉的克数。

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工艺流程:预水洗¡ª浸轧(浸渍)酶液¡ª保温堆置(或高温汽蒸)---水洗(高温洗、碱洗)工艺条件:预水洗温度80-95℃浸轧酶液温度55-60 ℃轧余率110-130%堆置温度、时间:40-50 ℃,2-4h汽蒸温度、时间:100-102 ℃,3-5minα-淀粉酶的活性与稳定性(1)pH值酶退浆pH值一般在5.5 ~7.5(2)温度普通型酶60 ~70℃,热稳定型酶90-100 ℃(3)活化剂和阻化剂活化剂:Ca2+ 、食盐,提高酶的活力阻化剂:离子型SAA、铜、铁盐类,降低酶的活力思考题:在酶退浆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控制不当会导致酶的失活?(三)氧化剂退浆常用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亚溴酸钠NaBrO2•亚氯酸钠NaClO2•次氯酸钠NaOCl•过硫酸盐氧化剂退浆优、缺点:优点•适用于所有浆料,特别是PVA浆料•退浆率高90-98%•兼具漂白作用,适于短流程工艺开发缺点•对纤维素有损伤•成本高氧化剂退浆原理•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剂使淀粉氧化分解,大分子链断裂,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经水洗去除。

•使合成浆料(PV A、PA)大分子链降解•纤维素纤维也被氧化降解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过氧化氢(H2O2)退浆工艺1)冷轧堆工艺冷轧堆工艺的流程是:室温浸轧→打卷→室温堆置(24小时)→高温水洗2)轧蒸工艺浸轧退浆液(100%NaOH 4~6 g/L,35%H2O2 10~12 g/L,渗透剂2~4 g/L,稳定剂3g/L,轧余率90%~95%,室温)→汽蒸(100~102℃,10min)→水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