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课异构对教师的影响 摘要:同课异构是指相同内容,根据不同教学特点教师展开的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的思维整合,灵魂碰撞。不同教师对同一内容的环节创新,研讨,对教材的不同角度剖析、理解,更有利于教师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以及建立教学特色。为教师集体探讨提供依据和平台,教师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同课异构、个人特色、教法融汇、取长补短
“同课异构”是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析不同学生学情特点、学习状况、已有知识水平、现有课堂条件等诸多因素后,教师结合自身特色而进行的独具特点的教学设计。不同教师产生的不同教学设计。不同教学效果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以及学习效果的呈现,直观的显示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不同思想的融汇,不同教学方法的整合,相互借鉴,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同课异构”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对于同一节课的异构教学中,可从课堂教学结构、启思方法、授课形式、语言特色、重难点突破、课堂安排、环节衔接处理、师生活动等方面逐一区别比较,找出适合某学校某年级某班级的最佳教学方法。“同课异构”以动态可视化的形式出现,让教师以自己的视角、别人的视角去多角度观察同一阶段同一内容的讲授,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自己的优点、不足。教师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这种模式的开展,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产生影响: 一、 教师更好的把握课堂的的“动态平衡” 课堂怎样把握学生与教师活动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一项因素。不同教师对于课堂的处理各有优缺,以下具体以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为例: A:在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教授时,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配合课件展示,期间无题目的练习,学生主要充做倾听者,在讲授结束后,该老师又强调了离子与化合价的不同表示方法。口头强调注意之后,展开下一知识点讲解:化合价的特点。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语言表述为主,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并未主动参与,学生 是否针对教师讲解进一步思考无法直接呈现,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没有直接反馈,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听讲之间相互脱离。在知识点讲解之后,直接进入下一知识点讲解更是加剧这一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脱节两种状态,最终容易导致学生听而不思,知识点无法掌握。学是为了做,学做一定要结合,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
B:在化合价表示方法教授时,以离子的表示为例,让学生联系就只是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接着课件展示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二者表示方法的差异。在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差异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引出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并再次强调其差异性。在学生加以区分之后,辅以导学案,学生对于知识点及时巩固在练习中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整个环节中师生互动较多,教师充当引导者,调动学生主动性,教师看似主导课堂,实则牵引学生思维主导课堂。教师与学生形成整体,思而同思,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课后探讨的进行,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通过比较,自我发现,自我改进,是对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A教师课堂稍显呆板,传统的讲授方式无法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此应该多向B教师借鉴,从课堂环节设置上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之间改进教学思路,以相互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仅让教师充分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更使老师的闪光点被发掘。有助于改变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特色,解决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对于知识点的处理更有针对性,对于考点的讲解更透彻,更贴近学生心理。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提高个人能力。 二、 教师教学特色化,多样化课堂教学 课程实施的关键取决于教师,一堂课是否成功却取决于两个因素: 学生与教师。不同教师面对学生的方式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多角色扮演,既是组织者,也是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实践者,不同角色与学生的融合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实现教师之间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的融合,在日常教学中改进自己的课堂。去除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特色行为、观念,将新思想、新活力、新特色注入课堂,不仅仅解决教师个人的特色问题,更能促进学科教学团队改进其共性问题,立足于真实课堂,着眼于教师队伍特色化教学建设,发挥群体 智慧与力量,让学科队伍更加强大。以化学学科教师讲课为例: A:原子团化合价讲解过程中,以“抱团”为主要解释方法,因为原子之间“抱团”形成原子团,伙伴们在一起有了自己的脾气,所以不像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为零元素化和之后就没什么自己的脾气了,而是大家抱团商量好的一致对外显现某一价态。比如氢氧根,整体对外显-1价,硫酸根整体对外显-2价。每个成员的化合价是我们所学习的元素化合价,但但要记住抱团之后的原子团化合价知何不为零。 B:教师设置练习,计算氢氧根中氧元素化合价、硫酸根中硫元素化合价、硝酸根中氮元素化合价。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发现问题:氢氧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教师就此展开知识点讲解:在原子团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而是整体对外显某一价态。通过计算学生发现氢氧根对外显-1价,硫酸根对外显-2价,硝酸根对外显-1价。之后教室特意设置学生讲解铵根对外显几价,一箭双雕:既强调了一个重要考点:铵根中氮元素是-3价,又又以考察了学生对于原子团化合价的理解。可谓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独具特点。使课堂环节变成了学生牵引老师的讲解节奏,学生在教师的特别安排下对于原子团化合价的认识和掌握更加容易。 A教师语言生动有趣,距离形式吸引学生兴趣,符合初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因此引发学生好感,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幽默的的贴切举例既调节调节了公开课紧张的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愿意与教师配合。学生活动积极了,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讲课便如顺水行舟。让学生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觉得有所认识,有话可说,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消除新知识对于学生心理造成的压力。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的讲法有趣生动,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弄、热情高、接受多、容易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B教师主要利用了学生心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讲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结论正确是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了自我成就感,对于课堂内容更加感兴趣,更加喜爱课堂,对课堂做出反应投入高度注意力。教师成功塑造了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高效地开展教学的前提,使学生主动的富 有个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环节设置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习惯与心理特点的关注与分析,学生为了解决疑惑而自己展开了思考,教师顺其自然的引导,是学生产生:自己发现了这一知识点的喜悦,影响学生的课堂心情愉悦,更加体现出教师环节设置对于课程新理念的体现。引发教师对于课堂的最优化思考,促进教室的专业化发展。
三、 教师之间参与性强,促进教师团队之间交流 同课异构实现了教师的集体备课,特色施教。教师之间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每次授课之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思路沟通,一起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可以分享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理清思路,处理重难点的方法。不同的教师授课的学生不同,教师之间也可以就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方法展开讨论,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结构,构建属于年级的特色教学体系,以集体智慧作为基础,体现教师的个人特色和班级教学模式的风格。让课堂更加精彩,学生学习更加愉快。 在化合价口诀记忆的过程中,不同来是针对不同学生给与不同口诀。教师在长期授课过程中对不同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有仔细分析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班级的同课异构更好的体现了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人性化。 A教师给出的化合价口诀: K、Na、Ag、H正一价, Ca、Mg、Ba、Zn正二价 Al是正三,O负二,Cl负一价最常见, S有负二正四六,正二正三Fe可变 正一二Cu 二四C,单质零价永不变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其他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A班学生学习知识的领悟能力差差,理解能力不太好,学生的主动性差,需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着力培养。在化合价的记忆过程中,教师将记忆内容具体呈现,让学生看得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 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化学基础不是很好,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兴趣不强的学生,化学口诀记忆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它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生对化学知识不感兴趣,但是由于口诀的朗朗上口使得学习热衷于练习和记忆。口诀比较仔细的展示了化合价价态的知识点,让学生记忆所有价态,可以迫使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点有更好的学习。 B班教师给出的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白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化合价不变,先死后活来计算。 B学生基础扎实,学习主动性高,课堂知识接受度远高于A班,因此看似简单的口诀更加适合学生特点,简单记忆要领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内容的消化,使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得到很好的掌握。 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师充分认识学情结构,以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性的开展课堂学习,实施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具人性化关爱,更加有趣,富有挑战性。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与开放性。让学生在创造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充分发展。同课异构打破了教师之间教学交流的僵局。日常教学中教师忙于作业批改,备课等,没有特定的平台以及场合与各任课老师做交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同课异构便能很好的开展,教师之间充分的交流促进教师对教材更好的理解,改变教学模式,真正解决教师存在的问题,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互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课异构促进教师团队的交流,是不同教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艺术的多方面体现,通过团体智慧的集合历练,总结提升,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使教师总结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基本规律。同时也持续地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供交流、学习、展示、完善的平台。 四、 教师教学方式利弊直观呈现,有助于教学反思自我提高 以两位教师的课堂导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