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日语言语交际中的委婉表达
导游日语是导游运用日语与游客进行言语交际活动 的特殊用途日语。事实上,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中,由于 工作性质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委婉表达的使用非常频繁。 本文试图对导游日语言语交际中委婉表达的使用动因及其 实施手段等有关问题进行考察。
一、引言
在日语中一般把“委婉表达”称为「婉曲表?F」,对于
「婉曲表?F」的界定各大词典的表述不尽相同,例如,『国? Z
学大辞典』:“婉曲表?F とは断定的に直接的にまたは 露骨に言うのを避けて、?h まわしに表?F すること”;『日 本?Z
教育事典』:“はっきり直接に表?F するのを避けて?h まわしに言う”,『?诖窃贰唬 ǖ 谖灏妫?:“表?F などの?h まわしの??、露骨にならないように言う??”。尽管说法有 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委婉表达可以理解为一种间接的、 拐弯抹角的说法。由于日语中的委婉表达非常发达,很多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祝大鸣(1998), 徐昌华和李奇楠(2001),徐萍飞(2002),魏晓阳(2002), 梁丽娟(2002),陈小明 (2006)、虞建新(2006)等。在 这些研究中,对于委婉表达的形式、语用功能、文化解读、 语言比较等方面的内容比较集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总的说来主要还是偏重于理论本体的研究,其研究成
果还很少用于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之中,本文将以旅
游日语这一专门行业用语为切入点,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
对导游日语言语交际中的委婉表达进行
探讨。
二、导游日语言语交际中委婉表达使用的动因
我们认为导游日语中委婉表达使用的决定因素主要有
以下三个:
(一)日本人言语交际行为特征。委婉表达作为一种
社会语用现象,虽然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中都被广泛运
用,但与其它国家相比,日本人对委婉表达更是情有独钟。
森本哲郎(1988)指出:日语是一种委婉的语言,从这种
语言中可以窥视出日本人的心理特征、日本文化等。在日
本,上至天皇,下至普通百姓,无论是政治界还是教育界、
经济界,在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委婉语的使用比比皆是。
比如,虽然日语中有表示断定的表达形式,但在日常的言
语交际活动中,日本人总是想方设法回避使用直接的断定
表达方式,即使是在表达一些公认事实的时候日本人也习
惯于使用「....と考えられる」、「...と思われる」等委婉表达
形式。更有甚者,在一些人们通常认为需要缜密的思维,
不容半点推测的学术论文中也经常使用诸如「であろう」、 「ではあるまいか」、「ではなかろうか」、「...のような?荬? する」等方式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回避责任,给对 方保留辩解的余地。再比如,日本人常用的拒绝表达「考 えておきます(考虑一下)」,「?视?いたします(商量一下)」 等,如果不了解日本人的言语交际特点,就根本无法理解 这是日本人的拒绝方式,因为从字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有拒 绝的含义。
作为一种交际策略,日语中委婉表达反映了日本民族
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体现出该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
念,成为人们言语交际中的一种润滑剂,为营造和谐的人
际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人的这种言语交际的特色
必然对导游日语言语交际产生重要的影响,给这种言语交
际定了基调。
(二)导游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质。日语导游与日本游 客之间的言语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在这种 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地位、权势是不完全平等的。 在导游行业中,服务游客是导游的基本职责,“宾客至上” 是导游服务游客的基本原则。而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服 务王国”,在服务行业中,“客人就是上帝”这一意识非常 强烈,客人对与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近乎苛刻。当日 本游客来到中国旅行时也会把这种意识带来去评估导游服 务工作,日语导游在与客人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过程中也 自然会受到这种意识的支配。为了确保言语交际活动顺利
实施,作为日语导游员总是试图追求言外及言后行为的完
美效果,力求使用礼貌得体的言语表现,而禁止使用贬损
客人面子的言语表现,尽量回避增加客人心理负担的言语
表现,而委婉表达所具备的“避讳”,“礼貌”,“掩饰”,
“自我保护”等语用功能恰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导游
员实现这些意图。
(三)人类言语交际的一般规律。虽然导游日语言语
交际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与人们的日常会话有一定的差异,
但既然是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它必然与其他言语交际
行为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导游日语言语交际从本质上来
说是日语导游与日本游客这两个交际主体之间进行言语传
达与理解的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语用现象,这种交际活
动必然也要遵循语用学的一般规律。在解释导游日语中委
婉表达的使用动因方面,语用学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为
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语
用学中出现了“politeness”这一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利奇的礼貌原则以及布朗和莱文森提出的“面子”理论。
这些理论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揭示了人
类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即:要想获得圆满的交际
效果就必须在交际活动中注意礼貌得体,保全对方的面子
等等。在导游日语言语交际活动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对 对方实施一些诸如行为要求、劝告、拒绝等威胁对方面子
的言语行为,也有可能会遇到必须说一些不愿提及又不得
不提及的话语等情况,在这些场合,委婉表达作为一种有
效的交际策略,对于追求最佳的交际效果,保证交际的顺
利实施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三、导游日语中委婉表达的运用
在导游工作中,作为日语导游如何来运用委婉表达,
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需要把握好:一是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委婉表达,二是委婉表达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
对于第一点,我们可以借助布朗和莱文森提出的“面
子”理论来解释,即只要是威胁到客人面子的情况下都应
该使用委婉表达,对客人面子威胁程度越大,委婉表达使
用的必须性就越强。从导游实践的具体是情况来看,笔者
以为主要是以下场合使用下要考虑使用委婉表达: 1.对客人实施行为要求、建议、劝告、拒绝、反论等言 语行为的场合;2.陈述个人主张、观点、公认事实等场合; 3.出于回避禁忌、避俗求雅等要求的场合。 关于第 二点,一般认为,日语中委婉表达的实现手段有三种:语 音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但是在导游日语实际情况 来看,语音手段使用的很少,主要是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 来实现的。另外,由于日语中委婉表达的形式多样,人们 在使用委婉表达的时候,往往也不仅限于使用某一种手段
或表现形式,而会交叉使用多种手段和形式。下面我们结
合导游实践中的一些实际用例来对导游日语中委婉表达的
运用情况来进行
探讨。
(一)对客人实施行为要求、建议、劝告、拒绝、反
论等言语行为的场合。这类言语行为属于对于客人面子威
胁较大的言语行为,在这种场合下,委婉语作为一种面子
补救策略、礼貌策略,其使用的必须性就较强。实施这类
言语行为时,我们通常会使用间接表达、前置铺垫、省略
表达等手段来实现委婉表达的目的。
记得有次带团从上海到重庆,在飞机上航空公司为客
人提供了晚餐服务,但是我们在重庆也为客人预约了晚餐。
这时,有客人就问我,飞机上的晚餐怎么办,是吃还是不
吃呢。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C 内食のほうはご自分の
お腹と相?しながら?m 当に召し上がっていただければとお
もいます。”(飞机上的食物请大家和自己的肚子商量一下
适当地吃点)。通过这样一种间接表达,委婉地提出自己建
议,给对方留有自主决定的余地,使交际的双方都得体而
不失面子。
导游工作性质要求导游员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客人提出
的合理的要求,但是有时候受到方方面面的条件限制,有 些要求不得不拒绝。比如,和客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有
的客人可能会想你提出各种邀请,当你需要实施拒绝时,
就需要注意自己的策略。比如:
客人:今??一?w にコ?`ヒ?`一杯?んだらどう /今天晚
上一起喝杯咖啡吧)
导游:せっかくですが、今??はちょっと… /您特意相
邀,可是今晚有点…
在此例中,导游进行拒绝时使用了前置铺垫“せっか
くですが”、同时还使用了省略表达。通过使用前置铺垫,
给对方以心理缓冲,使听话人更容易接受,不至于让对方
陷入尴尬的境地。而使用省略表达则将那些不需要语言表
达对方也能意会、直接说出后有可能给对方造成不快的话
语省略,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保全交际双方的面子。
有时,对于客人提出的主张、观点、愿望等,我们可 能会有不同的意见,甚至会提出一些反论,在这种场合下, 导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表达方式。
客人:せっかく西安に来たから、今??は町散策に行っ
たらどうでしょうか。/好不容易来到了西安,晚上去街上
转转吧。
导游:?_かにいい提案ですが、しかし、明日の朝は早
いので、今??は早めお休みになったほうがいいのではない
でしょうか。/你的提案的确很好。只是明天早上(出发) 很早,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早点休息为好。
在上例中,导游在提出反对意见之前,先使用了前置
铺垫对对方的观点、主张进行肯定,然后再申述理由,提
出自己的建议。
(二)陈述个人主张、观点、公认事实等场合。委婉
表达作为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的产物,必然与某
一地域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委婉表达的使用也
无可例外地有着其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在前文中我们
也提到,在日本人的言语交际活动中,陈述个人主张、观
点甚至是陈述公认事实的场合也喜爱使用委婉表达,这也
充分体现了日本人言语交际的行为特点。这种委婉表达常
常是通过非断定表达来实
施的。
虽然在导游日语中,使用断定表达的情况并不少,换
言之,在这些场合下,委婉表达使用的必须性有所减弱,
但是恰当地使用非断定表达,能够更好地迎合日本游客的
语言心理,同时可以使自己的话语留有余地,从而更好地
保护自己。因此,在导游实践活动中,当我们向客人讲解
历史事实或者陈述个人判断、主张时,非断定表达不失为
一种得当的选择。
比如:
例 1:お荷物は全部受け取ったようですから、それ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