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00米项目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00米项目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竞技与训练 Sports And Training 800米项目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口王腾’孙志新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2.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体能训练日益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关注的焦点,然而中国的体能训练只是停留在本国多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理念和方法。科学 化的体能训练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通过与他们对比得出了我国800米项目体能训练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并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办 法。 关键词:体能训练训练理念解决方案 1、训练存在的问题 1-1、训练理念落后 中国流行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闭锁式的的训练模式,师傅的训 练理念在一层不变的一直在延续,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几十年不变。 大多数教练员认为800米属于中跑项目,主要由糖酵解产生乳酸功 能,在运动结束时体内乳酸大量堆积。他们注重的是耐受无氧乳酸 代谢能力的培养,于是他们不重视有氧能力和速度的培养,几乎每 次训练课都会以糖酵解供能的方式的中跑项目作为主要训练手段。 殊不知有氧能力在运动中代谢乳酸及其在运动后消除乳酸的重要 作用。只有在运动中消耗更多的乳酸才能减少体内乳酸的积累:只 有在运动后即时清除乳酸,才会使机体更快恢复。速度较高的运动 员在在最后的冲刺跑中优势就显而易见。正如著名的中长跑教练马 俊仁在谈及中跑训练时指出:“训练中长跑、马拉松跑运动员要全 面,耐力、速度耐力、速度都要好,要成为多面手,只有耐力好、速度 不好,出不了高水平的中长跑、马拉松跑运动员;只有速度好、速度 耐力不好,也出不了高水平的中长跑运动员。 1.2、训练方法、手段较落后 基层田径教练员中有些人没有接受过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 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在职专业进修学习的机会又比较少,他们提高 运动成绩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比较有限,他们往往在摸索中进 行训练,导致他们或多或少更多地寄希望于专项训练。在大多数教 练的眼中,体能训练中力量、速度、耐力、力量等各种训练素质应该 分开练习,没有整合的概念,且各个各种能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比 较传统。例如,在800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主要是杠铃练习.练习 项目一般是深蹲、半蹲、卧推等单纯的力量练习,没有考虑到与专项 相结合。在专项能力的训练中,主要是那种以大量的专项段落进行 的重复跑、间歇跑的做法。在有氧能力训练时主要是匀速跑。 1.3、不注重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在准备活动中仍然是带有大量的静力拉伸的活动以及一般性 的准备活动,最近今年的研究表明静力拉伸不建议在准备活动的阶 段做,这样会降低神经中枢的兴奋性。缺少大肌肉群的激活练习或 者激活不够,例如臀大肌的激活。整理活动不重视这是普遍存在的 现象.或者只是简单地按摩。 1.4、教练员对体能和技能的逻辑关系把握不清。过早发展运 动员的专项能力或者错误的把握专项能力中结构层次 基础性本体感觉能力、反射活动能力以及基本动作的模式作为 影响基础体能的重要作用没能引起教练员的足够重视.过早发展技 能,在体能训练中几乎没有涉及。 1.5、营养与训练相分割 不同的的训练内容例如速度训练和力量练习时。运动员身体消 耗不同的物质,需要不一样的营养物质、能源物质、微量元素的补 充,这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容易忽视 1.6、体能训练中团队合作意识较为薄弱 体{ ̄tJll练绝不仅仅只是速度、耐力、力量等各种身体素质训练. 还包括营养、康复等各种因素,现代体能训练中缺少这种各种人才 的团队合作,有时候教练员竟然能够指导所有的训练.显然这于现 代高水平运动训练系统中表现出流程、标准、团队的前沿特征相违 背。 1.7、体能训练中缺少心理训练 大多数训练中很少安排心理训练,只有在进入国家队时候才会 接受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只有在小的时候与日常的训练中进行培 养,才能慢慢养成运动员专有的心理能力,否则在大赛时候会由于 心理失常而失去应有的水平,达不到运动高水平 1.8、运动员经常在受伤或身体不适的时候进行训练.遵循“轻 伤不下火线”的训练口号 运动员在训练时由于训练不当或负荷过大,机体的保护机制发 挥作用使身体产生代偿动作,但是在El常的体能训练中却不能够引 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足够重视,以至于造成伤病和隐患。 2、解决方法 2_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文化水平 经常进行基层教练员的培训,是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理学、 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基础学科的知识,并将文化课的考 核成绩作为其工资提升的指标。 2.2、优秀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 加强运动员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并将文化课 的成绩当做进入更高一级训练机构的必要条件。这样就能使这些教 练员既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2.3、沟通国家体校——省队——国家队训练体系之间的联系 现在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国家经常引入国外先进的训练 理念、训练手段、训练方法进入国家队,缺少与省队和地方体校之间 的联系,如果能够设立一种联系平台.那么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 手段与方法就能够及时的进入基层。 2.4、经常请国外知名的训练专家或教练员进行讲座 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国外体育训练的现状,国外 教练和运动员的关系,国外的训练体系及训练团队的整合,有利于 我们进行反思。 2.5、体育院校的高材生进入运动队或体校任职教练或助手 体育院校的高材生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但是缺少相应的实践经 验.进入运动队或体校可以更好的发挥特长也可以更有效的帮助教 练员 201 3.09文体用.另与科技 

1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