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

.1944・ 光明中医2010年10月第25卷第l0期 CJGMCM October 2010.Vol 25.10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 

王素霞 河南省卫生学校(安阳455001)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心痹;中药学;药理;综述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10.138 文章编号:1003—8914(2010)一10—1944一O1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栓塞、脑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临 床上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中医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历史悠久,在预防、治疗、康复方面都 

有明显的效果。特别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和药理作用机 

制的研究,使中药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获得了新进展。 

1 传统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辨证论治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栓塞、脑溢血等属中医“心痹”、“中 风”、“眩晕”等范畴。认为其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邪、饮食失 

宜、劳倦内伤、七情失调、积损正衰有关,以致形成肝肾阴虚、肾精不足、 

气血亏虚、瘀血阻滞、痰浊内阻,壅滞经脉引起气血逆乱等,而产生风、 

火、痰、瘀、虚。治疗上常采用疏风散邪、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活血化 瘀、益气养血、滋阴培本等辨证论治法。 

2 中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作用研究 现代医学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为扩管、抗凝、溶栓、脱水 

降颅压、脑代谢激活剂及清除自由基等类药物的运用。通过对中药药 

理有效成分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中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将 有着独特而任何药物不可替代的疗效。 

2.1抗血栓形成通过实验表明土鳖虫、蛴螬、地龙等能明显溶解兔 

耳静脉血栓,显著增强兔体内的纤溶活性,若地龙与大黄配伍应用其溶 

栓作用更加显著。现临床广泛应用的蝮蛇抗栓酶通过激活体内纤溶系 统,降低血浆粘度、加快血流速度。黄芪总苷具有显著抗实验性血栓形 

成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PGI 和NO含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刘国勋等…将复方丹参注射液给小白鼠按0.Olml/g体质量腹腔注射 

后证明丹参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使血栓形成长度明显缩短,其机制 

可能是减少了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合成与释放,加强了纤溶, 从而起到抗栓作用。除此,红花、当归、地黄、绞股蓝及银杏叶制剂等也 

具有上述同样的抗血栓作用。 

2.2抗血小板聚集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川芎口服液对胶原、AA、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钩藤碱对花生四烯酸、胶原 及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钩藤 

碱抑制了胶原诱导的内源性花生四烯酸释放,使TXA 的合成减少。顾 

振纶等 研究报道罗布麻提取物体内外给药对大鼠及人体血小板的聚 

集均有抑制作用,且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其机制可能是有效的化学 

成分槲皮素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释放5一HT减少,并使血小板膜脂 质流动性降低。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赤芍总甙可显著调节机体微循 

环、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体内外源 性凝血系统功能,具有多角度的活血化瘀作用。黄才国等…研究发现 

黄连小檗碱可显著抑制血小板TXA,的生成,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抑 

制血小板膜AA的释放和代谢有关。 2.3改善脑循环有实验表明葛根素、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均可 增加脑微循环的血液灌流量,其中以丹参注射液作用最明显。丹参主 要通过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耿秀芳 

等 对银杏叶的研究,发现银杏叶总黄酮可以抑制小动脉收缩、扩张血 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是通过抑制ACE活性发挥作用的。还 有心脑舒通的有效成分刺蒺藜皂甙具有增加脑缺血部位的血流、改善 

脑循环、保护缺血脑组织的作用。 2.4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通过实验观察海风藤对犬脑干缺血有保护 

作用,这与海风藤降低脑干缺血区EAA (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有关。三 七中的三七总皂苷能减少鼠大脑中动脉闭塞造成的脑组织损伤,使局 部梗死范围缩小,使缺血12h脑含水量及钙含量减少,可明显改善鼠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皮质脑电图的幅度,降低LDH及CPK活性升高 

幅度,减轻大鼠脑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的前脑皮质、海马、胼胝体等 

处的脑损伤程度,使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钙含量下降。其作用机制为 钙通道阻断作用和抗自由基损害作用及改善脑血液循环。自晓玲 4 研 

究的酸枣仁总苷可使鼠缺血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明显降低。使 

脑组织中SOD,CK及LDH活性增高,乳酸含量下降,脑神经细胞损害 

减轻,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5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作用通过大量实验资料证明许多类中药 中不仅具有以上作用,而且还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作用。例如人参茎叶 

皂甙、三七总皂甙、姜黄素、丹参、葛根、赤芍、刺五加等能显著抑制小鼠 

脑、肝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过氧 化氢活性,并对大鼠脑皮质和肝脏中脂褐素生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减 

少NO自由基的进一步生成,可显著地提高脑组织中SOD的活性。 

中药除单味药的药理作用外,通过复方的配伍还可起到协同作用。 中药的药理研究和开发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 

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国勋,吴铁,陈志东,等丹参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 物的影响[J]中华血液杂志,2005,17(9):487-489. [2] 顾振纶,钱曾平,王兆钺,等,大花罗布麻叶的药理研究[J].中成药,2003, 1I(I1):28—30. [3] 黄才国,储钟禄,杨志铭小檗碱对兔血小板TXA2和血浆中PGI2生成的 影响[J].中国药理学报,2006,12(6):526—528 [4] 耿秀芳,李贵芝,王守训.银杏叶总黄酮对ACE活性的影响[J].吉林中医 药.2006,13(6):37. (本文校对:庞春渝收稿日期:2010—04—21) 

压右理也, 之为遵邶糈 锯 

明舆理, 俘 能玫具 。铭知天 

日寸篷乞之序,铭目月住命专函之数,处 

虐雾之分,定噘 之 ,察瘊痴之轻 

重,量 翥哆之多寥, 

佃 ,方可考匿。 贯徼洞幽, 失 

——

陈宗铸《医学探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