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1)

浅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1)

浅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卢敏敏,徐龙华(安康学院数学系,陕西,安康 725000)摘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决定着中国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农村的经济发展依然很落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低下。

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何才能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土地使用;教育水平;政府政策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已不在适应,仅有土地和劳力要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资金,科学技术,人才,经济制度,政府支持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2007年统计结果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为56%,人口压力将继续加大中国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

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必定更加激烈,而目前的中国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出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增收[2]困难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等诸多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

一、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

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

2000年以来。

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4],涉及耕地面积15318平方千米。

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

而且私自做主将农民的土地强制卖了用来建房,给农民的津贴少而甚少,自己却中饱私囊。

由于农民自己投资不起农业生产,卖不出去农民靠天吃饭无保障,再加上子女上学花费大,看不起病等压力,只能让土地荒芜,外出打工赚钱,这同时也是对土地的一种浪费。

如果这些乱占耕地、贪污腐败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

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中国农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力低下作者简介:卢敏敏(出生年月),女,籍贯,本科,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统计学农村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无法吸引到专业的人才。

村干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基本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很难将村集体经济搞好。

同时县农技人员又严重不足,无法对每个村进行实地指导。

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更低,也没有受到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国家的各项政策不了解,收到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做到科学的生产。

身强体壮青年人到离开家乡出去发展,所以农村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女性化”和“老龄化”现象。

导致劳动力低下生产主体偏向女性和年龄大的层次,只能自给自足,收入更低。

现在“三农问题”尚未解决。

三、我国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住房、医疗和子女上学恩格尔系数是统计学术语,即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一个社会或国家越贫穷,其恩格尔系数其恩格尔系数越高,反之,这个社会或国家越富裕,其恩格尔系数必然越低。

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为45.5%,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恩格尔系数的划分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甚至当前中国还存在跟该理论相反的情况。

住房问题是一个大的经济负担,另外,一个承担着教育和医疗重担的家庭,节省吃的开销根本不能算作富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上,农村人口用2.13%。

四、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给出以下建议:1、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加强对治山、改水、完善灌排系统等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资金投入,以及对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和各项农业补贴,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采取各种财政措施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财政应发挥“稳定器”的功能,尽量减轻农户和公司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

引导农民科学发展经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也应有所保障,从集中的财力中拿出部分作为保障基金,帮助劳动力的转移和创办农村第三产业。

2、发展教育事业。

财政应建立以基础教育为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成人文化科技教育为辅助的财政投入结构体系。

此外,财政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办学。

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引导农民及时的掌握国家政策,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3、分配知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工作,如扩大大学生考取村官的比例,鼓励大学生应用知识才能,发展农村建设。

注重对农村青年人的培养,吸纳外出人员,合理分配剩余劳动力。

4、政府或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承担责任,解决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及生命财产被侵害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真真正正的为农民办实事。

参考文献:[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张松.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J].农民财政与财务,2008,(11)21-21[3]盘意文。

浅谈农村社会保障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153-157[4]郭翔宇.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Lu minmin Xu longhua(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725000 ) Abstract: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ecide s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China's rural economy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rural situation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However the rapid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al economy is over-growing today,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ill falls behind, the peasants' income is steady.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how to improve the present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peasant's income is a great issu. Keywords: land use, Education level, Government policy1、第一页页脚写下你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2、文章语言尽量的简炼,参考文献注明在文章那个地方引用了,我已经标注了,位置不一定正确,你再修改一下,参考文献:引用的期刊的年, 卷(期): 起止页码要有.引用的书写上出版年: 起止页码.范例:参考文献格式[1]刘金山, 刘小茂, 李楚霖.风险项目投资的未定权益分析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2, 11(4):275-279.[2]陈松男. 金融工程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2-48.3、推荐投稿期刊:(1)《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投稿邮箱:gl-kj@ 期刊网址:(2)《中国集体经济》期刊,(3)《学园》投稿邮箱:xueyuan@3、文章最后面写上:作者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座机、E-mail及邮编、邮寄地址)籍贯,出生年月,职称(学历)。

我只是推荐这三个期刊,你也可以投其他期刊,不能一稿多投,你投的期刊不被录用再投其他期刊。

版面费超过600元的不要发表,你再投其他期刊。

4、如果发表后送给我一本期刊杂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