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的效果。
方法2016年3~9月组建品管圈小组,以“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为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柏拉图等方法分析造成重注率高的主要原因,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变化情况。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外周静脉注射重注率为4.2%,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步幅度为83.7%;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输液室护士穿刺技术水平、工作积极性、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协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运用均有提高。
结论品管圈有助于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inject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jection by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Method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outpatient infusion”,the 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6,the method of Brainstorming,Fishbone diagram and Platon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cause of the high rate of re injection,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injection rate was 4.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25.7%),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83.7%,compared with the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room transfusion puncture nurses technical level,work enthusiasm,health education ability,team to assist the ability,solve problem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 to communicate,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fu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Outpatient injection transfusion room;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Reinjection rate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工作性質相似、相关或互补的人群自觉或自发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全员参与、合作、集思广益,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采用品管手法降低消耗、提升质量,实现改善业绩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3]。
门诊注射输液室患者较多,患者对护士的穿刺水平要求较高,都希望可以一次穿刺成功[4]。
静脉输液重注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输液中断或穿刺失败而需重新操作的现象[5],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舒适度,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我院输液室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开展以“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由我院门诊注射输液室护士(8人)组成品管圈小组,其中圈长1名,辅导员1名,其中年龄30~40岁占57%,>40岁占43%;本科学历占43%,大专占14%,中专占43%;工龄1~10年占43%,11~20年占14%,21~30年的占43%。
1.2方法1.2.1确定主题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门诊注射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共提出5个待选主题,从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3个方面对上述待选主题进行评价,得到“降低门诊注射输液室外周静脉输液重注率”这一主题得分最高,确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计划拟定通过预估各项步骤所需时间,讨论并确定每项步骤的负责人,并将内容绘制于甘特图中,放置于微信群中,以提醒各圈员的任务以及完成时间[6-8]。
1.2.3现状把握出现重注后,由执行护士将重注患者信息、重注情况登记在查检表上,2016年1月24日~2月28日为实施前,外周静脉注射总次数为1266例,重注325次,重注率为25.7%。
根据圈员结合数据分析得到,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护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和穿刺不顺、针头进入体内的长度不够、穿刺工具为钢针是导致重注的主要原因。
1.2.4设定目标确定圈员能力约为60%,改善重点为77%,经过计算得出: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5.7%-(25.7%×77%×60%)=13.8%,降幅=现况值-目标值=25.7%-13.8%=11.9%。
1.2.5要因解析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并从穿刺材料、方法、注射药物、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及环境等方面制作原因解析表,将上述因素填入鱼骨图中的大、小骨中,制作出清晰的导致患者重注的鱼骨图[9-10]。
根据柏拉图分析(指将搜集的数据根据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等不同区分标准加以整理、分类,共有两条纵轴,左边为要因的次数或频率,右边为要因累计百分比,从左至右按递减方式排列,只要改善20%的错误项目,即能改正80%的错误)出造成重注率高的主要原因有: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护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和穿刺不顺、针头进入体内的长度不够、穿刺工具为钢针。
1.2.6拟定对策并实施针对这4个要因逐个拟定对策,根据20/80法则,总分>84分即被采纳。
对要因进行对策拟定,分别筛选出需要实施的对策。
1.2.6.1要因: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护士操作水平不高。
对策:①将穿刺前后健康宣教内容汇总做成PPT向护士进行详细讲解。
②将宣教内容做成宣传栏,贴在诊区醒目的墙上,方便患者查看,使患者熟悉穿刺流程,加强患者与护士的配合。
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治疗前应以温和、鼓励的语言向患者说明输液目的、药名、药物主要作用,输液前做好充分评估,评估患者合作程度、病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等。
穿刺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④由穿刺娴熟的高年资护士对轮转护士或新护士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由穿刺娴熟的高年资护士现场示范高难度穿刺动作,协助穿刺操作水平不高的护士提高穿刺技能[11]。
1.2.6.2要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不顺。
对策:①最佳穿刺部位的知识汇总做成PPT,对护士进行培训。
②穿刺前对穿刺部位进行预热,除术前需禁食患者外,对于空腹患者需进食后再行穿刺,固定针头时需以左手压住针梗,右手粘胶布。
③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穿刺输液部位,对依从性差,不听从护士劝阻,在整个输液过程中一直挣扎、躁动的患者,穿刺部位应选择粗直、离关节较远、便于固定的位置。
首选腕关节3 cm以上,肘窝2 cm以下的静脉和踝关节3 cm以上,膝关节3 cm以下处的静脉,必要时予以夹板固定肢体,夹板需上下超过穿刺点3 cm以上。
对合作患者则要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从小静脉到大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12]。
1.2.6.3要因:针头进入体内的长度不够。
对策:外周静脉钢针输液时,进入体内的针身长度应在整个针身的1/2~4/5[13]。
1.2.6.4要因:穿刺工具為钢针。
对策:推广使用留置针,逐步实施各项对策并检查实施效果,汇总,与基线调查正确率进行对比,统计2016年3月1日~8月31日实施后外周静脉注射重注率。
1.3观察指标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6个月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实施前后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其中有形成果为实施前(2016年1月24日~2月28日)和实施后(2016年3月1日~8月31日)输液重注率,同时计算进步幅度和目标达成率,进步幅度=(实施前重注率-实施后重注率)/实施前重注率×100%;目标达成率=(实施前重注率-实施后重注率)/(目标值-实施前重注率)×100%[14-15]。
无形成果(指无法直接计算经济效益,难以直接用价值或物质形式的成果)为圈员采用素质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的结果,包括穿刺技术水平、工作积极性、健康教育能力、团队协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运用,每项计分1~5分,由圈长对成员的总分进行统计[5]。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实施前后有形成果的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外周静脉注射重注率为25.7%(325/1266),实施后外周静脉注射总次数为1238例,重注52次,重注率为4.2%,实施前后重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625,P=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