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螨功能纺织品的防螨技术

防螨功能纺织品的防螨技术

科技博览防螨功能纺织品的防螨技术刘 伟1,刘彩明2,张元明1(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2.深圳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518045)摘 要:文章介绍了尘螨对人体的危害和几种防螨措施,着重对纺织品的防螨方法进行探讨,具体分析了三种纺织品防螨技术,即防螨后整理、防螨功能纤维技术和高密度织物防螨技术,并介绍了使用较多的防螨效果测试方法,以及目前防螨纺织品开发和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尘螨;防螨织物;防螨纤维;驱螨率中图分类号:TS1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028(2006)03200492031 引言尘螨是螨虫的一种,隶属于节肢动物门,体型微小,一般在011~015mm左右,因此,人的肉眼无法看到。

它普遍存在于家居环境中,如寄生在卧具、地毯、坐垫、衣物、毛绒玩具等物品上,在真菌的帮助下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

它最适宜生存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大于55%的环境中,因此,装备了空调、地毯、密闭性比较好的现代居室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繁殖环境。

据报道,我国超过75%的家居环境中都藏有尘螨。

尘螨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2 防螨方法对螨虫的防治方法有多种,包括环境控制、喷收稿日期:2006203217作者简介:刘 伟(1981—),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

洒杀螨剂和使用防螨纺织品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杀死或者趋避螨虫。

根据防螨原理不同,纺织品的防螨分为化学防螨和物理防螨。

化学防螨是使用化学防螨剂杀死或者趋避螨虫,包括不让螨虫繁殖的杀螨法和诱杀法以及不让螨虫接近的忌避法;物理防螨主要是阻止螨虫通过的阻断法。

2.1 化学防螨化学防螨剂法是使用化学防螨剂切断螨虫的食物链,抑制其繁殖,促使其灭亡,实现对纤维或者织物防螨效果。

诱杀法是先引诱螨虫、然后杀灭,这种引诱有性引诱、食引诱、产卵引诱和信息素引诱等。

忌避法是使用一些带有使螨虫害怕的气味和味道的物质作为忌避剂,以DEET和β—萘酚为代表。

化学防螨剂实现防螨的方法有防螨后整理法和功能纤维法。

2.1.1 后整理法后整理法是最早用于纺织品防螨处理的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

常规的整理技术有喷淋、浸轧、涂层等,关键在于防螨剂的选择和[4] 陈亚建.我国花式纱线产业现状浅析[A].2004年第11届全国花式纱线及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4.[5] 王 波,陈 静,耿 明.花式纱线的纺制方法与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1998,(3):14—16.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 ancy YarnX I A O Feng,L I Yi ng2j i an,YA N G M i ng2x i a(Henan Textile College,Zhengzhou450007,China)Abstract:The applications of fancy yarn and household fabric were int roduced.The develop ment t rend,general sit uation and main disparities of fancy yarn in our count ry were summarized,too.K ey w ords:fancy yarn;p roduct develop ment;application;develop ment配制。

防螨剂的种类决定了产品的防螨效果,最优配比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保证防螨剂与纺织品结合的牢固性,从而达到耐久的防螨效果。

后整理法生产防螨织物的工序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不仅可用于涤纶、腈纶、粘胶等化学纤维,还可以用于棉、毛等天然纤维产品的防螨处理,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经久不衰。

然而这种防螨产品由于防螨剂附着在织物的表面,耐洗涤性能差,洗涤后的防螨效果下降比较明显,而且防螨整理对织物的舒适性有影响。

因此,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加强防螨剂与纺织品的结合力,提高产品的耐久性,以及对舒适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包括微胶囊化技术、粘合技术、交联技术等在内的各种技术,使防螨整理剂能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弹性膜,从而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2.1.2 功能纤维法功能纤维法是一种新的防螨处理方法,是在原丝的制造阶段将防螨剂加入纤维中,赋予纤维功能性。

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聚合物聚合时加入防螨剂制成母粒后再进行纺丝,例如,将含有011%~013%防螨整理剂二苯甲酮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4∶16)和聚丙烯系聚合物混合得到母粒,然后与聚丙烯系聚合物混合用于纺丝。

另一种方法是在纺丝原液或者纺丝过程中将防螨剂添加到成纤聚合物中,经纺丝制得防螨纤维,或者对纤维进行化学改性使其具防螨效果,如英国Acordis公司开发的Amicor抗菌纤维和日本钟纺公司的防螨腈纶纤维。

采用功能纤维生产的防螨织物,防螨剂镶嵌在纤维内部,在穿用和洗涤纺织品的过程中,表面一层防螨剂被洗掉,又有新的防螨剂从内溶出补充,在织物表面又形成一层新的防螨层,发挥防螨作用,从而体现出优良的耐洗性。

但是由于棉、毛等天然纤维不需要经过纺丝工序,限制了功能纤维法在天然纤维中的应用。

目前天然纤维织物的防螨处理除了采用后整理法,还可以与防螨功能纤维混纺生产防螨纱线,从而用于防螨织物的织造。

2.2 物理防螨物理防螨主要是使用高密度织物,阻止螨虫和其它过敏原的入侵,也可以将螨虫和人体皮屑隔离,切断其食物来源,抑制螨虫的繁殖,促使其死亡,达到防螨的目的。

根据美国Virginia大学试验,布缝的孔径在53μm就可防止尘螨通过,当布缝的孔径在10μm以下就可以防止尘螨排泄物通过。

高密织物法不仅可以避免或者较少地使用化学试剂而使产品更具有安全性,而且不会因洗涤影响产品的防螨效果,具有优异的耐久性。

3 防螨效果测试方法对于纺织品防螨效果测试包括螨虫死亡率评价法、忌避率评价法、螨虫增殖抑制率评价法和螨虫通过率评价法,并且各自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杀螨效果实验常采用日本厚生省标准化的接触实验法即夹持法,如图1所示。

螨虫趋避效果评价多采用日本大阪府立卫生研究所法(见图2)。

夹持法是用药剂处理滤纸,将纸裁成一定大小,对折成为10×10cm的纸片,中间放入30只螨虫,三面用夹子夹住,放置24h,测螨虫死亡率。

大阪府立卫生研究所法如图2所示,在粘着板上放置7个同样大小(直径为4cm)的塑料培养皿,在中央培养皿内放入一定数量的螨虫和培养基,外围有6个培养皿分别与之接触,并且间隔地放入防螨试样和对比试样,在25℃和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收集待测试样上的试虫,分别计数,按下式计算驱避率:驱避率=1-处理组的试虫数对照组的试虫数×100%图1 夹持法图2 大阪府立卫生研究所法4 存在的问题4.1 安全性问题纺织品大多是人体直接接触或者作为室内用品,因此防螨剂必须具备对人体的安全性,必须不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对过敏体质的人、病人或婴儿等抵抗力比较低的人群。

国际上要求对防螨剂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认其安全性。

同时还要求经防螨处理的纤维或织物,在后道纺织、染整加工及使用过程中不能产生有毒的化合物。

但是目前对防螨纺织品的安全性测试方法和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报道中大多只包括口服急性毒性、经皮急性毒性、吸入毒性试验和对眼刺激性试验等急性毒性试验,未进一步对长期作用的亚慢性、慢性毒性进行研究。

4.2 染整过程对防螨效果的影响含有天然纤维的织物的前处理过程一般要经过烧碱精练、氯氧双漂、强碱丝光等工序,所用的防螨剂可能不能耐酸、碱或者氧化剂和还原剂,从而影响防螨效果;染整过程中可能采用的高温高压环境也可能影响防螨剂的作用。

这些化学作用和热作用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防螨效果都需要进行进一步地探讨。

4.3 防螨效果评价各种资料显示对纺织品防螨效果测试方法和评价多参照日本服装制品质量对策协会提出的《防螨评价方法和标准》和《防螨织物忌避试验方法》以及2003年中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卫生杀虫剂药效试验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中的“灭螨、趋螨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缺少统一的行业或者国家标准,需要确立一个快速测定的方法和统一的标准,用以规范和促进防螨纺织品的发展。

4.4 防螨效果的耐久性纺织品在穿用过程中要经常洗涤,防螨织物的耐久性是评价防螨纺织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检验防螨纺织品耐久性的方法主要是水洗法和加速实验法。

水洗法是参照日本的J ISL0217103规定的洗涤条件,将防螨纤维和织物按规定的次数进行水洗后再测定处理后的防螨效果;加速实验法是将防螨织物在一定的处理条件下,进行加速实验,如在日光照射下,在81℃的温度下处理48h,或者用耐晒牢度计(弧光灯)在63℃下处理80h。

参考文献:[1] 赵家祥.日本防螨织物的发展综述[J].纺织科学研究,2001,12(2):12—15,18.[2] 薛 涛,孟家光.羊绒针织服装纳米防螨抗菌整理的研究[J].毛纺科技,2005,(2):51—53.[3] 马正升,黄斌斌等.防螨纤维及织物的防螨进展[J].金山油化纤,2002,21(4):29—32.[4] 薛 涛,孟家光.纳米防螨抗菌真丝针织服装的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19(1):17—19.[5] 欧阳友生,陈仪本,彭红等.织物防螨抗菌测试及评价标准的探讨[J].纺织学报,2005,26(5):143—145.[6] 许炳义.抗菌纺织品的新发展[J].山东纺织科技,2002,(4):54—56.Mite2assistant T echnology on Anti2mite Functional T extilesL I U W ei1,L I U Cai2mi ng2,Z H A N G Yuan2mi ng1(1.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266071,China;2.Shenzhen Import and Expor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Shenzhen518045,China)Abstract:The harm of t he dust mite to affect body and several measurement s to resolve it are in2 t roduced in t his paper.The techniques of producing anti2mite fabrics are discussed from t he aspect s of anti2mite finishing,mite2assistant f unctional fiber and high2density mite2repellent fabric.And t he met hod to test anti2mite effect is discussed.Some p roblems to be solved in developing mite2assistant textiles are analyzed.K ey w ords:dust mite;mite2assistant fabrics;mite2assistant fiber;anti2mite effe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