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水源供能1号能源站取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东天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二零一八年三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2. .......................................................................................................................................... 项目所在海域环境状况概述 (7)3. ....................................................................................................................................... 项目对环境、资源、海域功能和其他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9)4. ..........................................................................................................................................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要点. (11)5. .......................................................................................................................................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12)1. 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水源供能1号能源站取水工程(2)申请人:青岛西海岸市政新能源热力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用海位置:工程位于青岛新海岸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内,龙门顶码头西北侧,见图1。
(5)透水构筑物面积:3.6609hm2(6)建设内容:本工程总用海面积3.6609hm2,其中输水栈桥用海面积1.0563 hm2,取水平台用海面积2.6046 hm2,建设内容包括海上取水平台、泵房及海上引桥墩、钢引桥、海上输水管线,其中输水管线长375m,与陆上管线相连。
(7)投资规模:6685.86万元(8)用海类型:工业用海一其他工业用海(9)用海方式:构筑物(10)施工期限:6个月(11)用海期限:50年初31R TII -MB 乂囂urn.图1a工程区所处行政地理位置图Iff图1b工程位置示意图七3.足申it目"* t1**1 fi « S ittlf Hi「帕酹早帼・门1(!«穩|阿肄* 1:B解商豳丽腐族歸方⑥liLA Ilf *4i I■M —ItH 1riim 1 1I U■BH3 1t >■1t1i£|ftQLE[tli «AHt 1P ‘「AUUUF1-*I11Uli■ i r mlH:wk图1c项目平面布置图(12)施工顺序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基槽开挖、抛填块石基床、沉箱安装、上部建筑建设、输水管道安装,施工顺序本着先水工后配套,先水下后陆上的原则进行,前期平台建设是本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1平台工程施工顺序施工准备 '基槽开挖 '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 '基床夯实整平 '沉箱预制安装■■ 沉箱内抛填10〜100kg块石 '现浇胸墙 '泵房建筑、取水设施安装。
2、现浇砼墩台工程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基槽开挖―;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基床整平―;现浇砼墩台―;抛填500〜800kg块石护底,钢引桥制作安装。
浆砌石墩台:施工准备 '基槽开挖 '抛填二片石垫层、基床整平 '砌筑墩台、钢引桥制作安装。
3、引桥工程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基槽开挖、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基床夯实整平、沉箱预制安装■ 沉箱内抛填10〜100kg块石 '现浇胸墙 '钢引桥制作安装。
4、输水管道安装施工顺序放线定位-;浇筑砼支架基础-;架空管道敷设安装-;水压试验-;管道保温。
(13)施工工艺1、基槽挖泥本工程基槽挖泥施工拟采用4m3抓斗挖泥船配合泥驳完成,基槽开挖范围为离岸的5个引桥墩和取水平台处,挖泥量较小,约4200方,沉箱舱格内需要回填10-100kg块石,清理基槽产生的泥沙供本项目陆地工程建设使用。
2、主体工程根据设计,本工程推荐方案平台及栈桥主体采用沉箱结构,施工时首先由抓斗式挖泥船施工,所挖泥方由泥驳运至指定区域。
然后码头基床抛填块石采用方驳水上定位,运石船靠泊抛石方法施工,并按常规进行夯实及整平。
码头主体的钢筋混凝土沉箱预制考虑在日照地区沉箱预制场预制,待沉箱在陆域台座预制完成后,运移至专用出运码头处停靠的半潜驳上,沉箱上驳后,半潜驳调节压舱水乘潮起浮,而后运至下潜坑,注水下潜,沉箱下水起浮,并进行封仓及拖航前的准备工作,待天气适宜时,然后由拖轮拖至存放场存放或直接浮运至现场定位安装。
沉箱安装施工需在基床施工完成,现场水域风、浪、流、潮位等施工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沉箱在存放场抽水起浮后,由拖轮拖带,浮运至现场,靠定位驳船定位,灌水下沉安装。
沉箱安装后,沉箱内填料需在沉箱自身稳定后安排施工。
沉箱内块石料可由驳船机械抛填。
码头上部的胸墙混凝土均可采用水上混凝土搅拌船完成。
相关的钢筋绑扎、模板支拆等可按常规由方驳吊机组或起重船配合人工完成。
钢引桥下料拼接、焊接、除锈刷油防腐后由起重船完成。
3、近岸施工方案本工程栈桥墩台水深较浅部分采用现浇砼结构,施工时首先开挖基槽,然后抛填二片石垫层,按常规进行整平。
现浇墩台采用定型钢模,砼供应采用商品砼直接供应泵送至现场。
模板支立前需认真清洗干净,之后涂刷脱模剂,保证墩台的平整度、光洁度。
模板支立前精确放样结构外轮廓线,并将基底精确找平,保证模板拼后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支立完成后紧固各加固螺栓,保证模板的竖直度和稳定性。
当砼浇筑高度超过2m 时采用铁皮串筒入模,防止混凝土离析。
浇筑时在墩台整个平面内水平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 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固,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砼浇注完毕要及时养生,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立拆模,拆模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浇水湿润养护。
浆砌石墩台结构部分施工方案:本工程栈桥墩台施工水位以上接岸部分采用浆砌墩台结构,施工时首先开挖基槽,然后抛填二片石垫层,按常规进行整平。
搅拌砂浆,水泥计量精度应控制在土2%以内,砂、水的计量精度应控制在土5%以内,其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
搅拌砂浆时,须保证其成分、颜色和塑性的均匀一致。
修凿石料,块石应选用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的,敲除棱、锐角;用作镶面的块石,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修凿。
浆砌石料的一般顺序均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砌好后即可将线挂到角石上,再砌面石。
砌筑过程中应随时用水平尺和线坠校核砌体。
钢引桥下料拼接、焊接、除锈刷油防腐后由起重船完成。
4、工程其他项目可按常规方法施工。
(13)产污环节1)施工期产污环节分析施工期污染要素清单见表1.52)运营期产污环节分析营运期污染要素清单见表2.(14)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符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符合《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水源供能1号能源站项目性质为区域基础设施,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项目所在海域环境状况概述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于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工程区域及周边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其中2015年6 月水质调查站位21个,沉积物调查站位12 个,生物调查站位12 个,3 个断面的潮间带调查,2016 年3 月水质调查站位30 个,沉积物调查站位18 个,生物调查站位18 个,同时,进行了4 条断面的潮间带调查。
(1)海水水质2015年6月、2016年3月调查海域各评价因子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较好。
(2)海底表层沉积物2015年6月和2016年3月调查海域各评价因子均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该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好。
(3)海洋生物2015 年6 月工程附近海域生物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中叶绿素a 含量在 (0.65〜2.61) mg/m3之间,平均为1.60 mg/m 3;初级生产力含量在( 57.20~229.68) 22mgC/m d之间,平均为140.58 mgC/m d ;共检出浮游植物71种,密度范围在 (1.71~211.12 X104个/m3之间,平均密度为73.08 X 04个/m3;共检出浮游动物11种,生物量变化范围在(22.61~77.59) mg/m3之间,平均值为48.41 mg/m3,个体密度范围变33化范围在(14.7~71.0)个/m之间,平均值为37.8 ind./ m ;共检出底栖生物37种,底栖生物湿重生物量在(0.87~154.40) g/m2之间变化,变化幅度较大,平均为20.63 g/m2, 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在(20~510)个/m2之间,平均密度为265个/m2。
2016 年3 月工程附近海域生物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中表层叶绿素 a 变化范围(0.68~4.01 ) mg/m3,均值为2.01mg/m3;底层叶绿素a变化范围(0.95〜3.53)mg/m3,均值为1.82mg/m 3;共检出浮游植物48种,密度范围在(2.80~164.1C) X104ind./m3之间,平均密度为56.00 X04ind./m3;共检出浮游动物15种,生物量变化范围在(38.28~271.88) mg/m3之间,平均值为111.59mg/nf,个体密度范围变化范围在(53.9~344.0) ind./m3之间,平均值为140.3ind./m3;共检出底栖生物80种,底栖生物湿重生物量在(0.38-84.48) g/m2之间变化,变化幅度较大,平均为7.58 g/m2,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在(150-580) ind./m2之间,平均密度为315ind./m2。
(4)生物质量2016年3月调查海域四角蛤蜊体内的铬、铜、铅、锌、镉、砷、总汞含量均不超过《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21-2001)中的一类标准。
调查海域虾虎鱼体内的铜、铅、锌、镉、总汞含量均不超过《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规定的生物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