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国家法制现代化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国家法制现代化

❖ 2.法律规范的现代化,是指法律规范作为法律 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必须集中体现现时代人类 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和最高成果。
❖ 3.法律组织机构的现代化,是指法律组织机构 按照现代化社会分工的要求,能够充分行使法 律创制、法律操作和法律实现的职能,
四、法制现代化的目标
❖ 4.法律设施的现代化,是指从法制现代化的 物质条件方面,能够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 果和设施,运用于法律创制、法律执行等法 律运行的实践活动之中。
❖ 1.法制现代化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整个社 会生活中严格贯彻法治原则。
❖ 2.法制现代化还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确立一系列 与现代法制和法治原则相吻合的现代法律价值观和 行为方式。
❖ 3.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还包括社会成员的法律 心理、法律观念和该社会的主流法律思想体系的现 代化。
第二节 法与国家的关系
二、法制现代化的意义解构
❖ 从历史角度来看,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 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
❖ 从基本性质来看,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 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人治型 的价值——规范体系向法治型的价值——规 范体系的变革过程。
❖ 从内涵特征来看,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了 人类法律思想、行为及其实践各个领域的多 方面进程,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完全凭任意统治的人类团体不是国家。主要表现在: 法律为组建国家机构所必须,例如宪法、组织法、 法官法;法律为执行国家职能所必需,国家职能必 须依法行使,法律能增加国家机关行政的权威性。 ❖ 其三,法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武器。 ❖ 其四,法促进国家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三、法与国家权力
❖ 从现代社会的状况看,权力与法律的关系的关系主 要表现为:
一、法治的含义
❖ 现代社会法治的综合含义依照法律管理社会生活的基本 方面,即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的社会关系均纳入 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的轨道,法律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 部分, “可以将法治的含义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 (1)权力的合法化是现代社会关于国家权力运行 的基本要求,对于民主国家来说,权力只有在获得 了法律的承认后才被视为是一种由国家力量保护的 合理的能力。
❖ (2)权力的合法化是现代社会关于国家权力运行 的基本要求,对于民主国家来说,权力只有在获得 了法律的承认后才被视为是一种由国家力量保护的 合理的能力。
三、法制现代化的标准
❖ 其一,法律的形式合理性。
❖ 这一评价尺度的实质,是法治原则的确证与实现。 它的基本要求是:
❖ (1)将国家权力的运作纳入法律设定的轨道之中; ❖ (2)行政权与司法权彼此分开,实行司法独立; ❖ (3)法律规范的严格性和法律体系的完整和谐性;
(4)司法过程的法治主义或形式主义。
二、法与国家的联系
❖ 法与国家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它,没有国家就没有法。
❖ 首先,国家是法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法律的立、改、废离不开国 家行为,近现代制定法固然离不开立法行为,判例法离不开司法 行为,即使是习惯法最终被确认也离不开国家。法律要有效作用 于社会,除了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以外,离不开国家使用公权力强 制推行法律、执行法律和司法。
❖ 一、法与国家的区别 ❖ 国家是个政治实体,是具有特殊社会权力的政治组
织。 ❖ 法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规范体系。 ❖ 法与国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国家通过国家机
关的活动来完成其任务,法则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 促进社会进步。 ❖ 国家强调主权,法律突出权利和义务一致性。 ❖ 国家可以修改和制定法律,法律可以规范国家机关 的活动。
三、法制现代化的标准
❖ 其二,法律的价值合理性。 ❖ 包含两层要义: ❖ 一是指经济基本结构和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正
义性,制度正义原则; ❖ 二是指 个人经济行为的社会正当性,即行为
正义原则。 ❖ 其三,法律的效益化原则。
四、法制现代化的目标
❖ (一)法制现代化的静态目标
❖ 1.法律制度的现代化。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法律 制度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社会需求,能够对 现代社会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给予法律 调整,使其呈现出一种有序状态。
第三节 法治的基本理论
❖ 一、法治的含义 ❖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指出:“法治应包括两
种:以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大家所服从的法 律又应该本身是指定的良好的法律。” ❖ 从法治观的角度来看,有形式意义的法治观和实质意义 的法治观。 ❖ 形式意义法治观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 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是在严格依法办事。其特点:注重 从形式上、程序上、工具性的意义上界定法治。 ❖ 实质意义的法治观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 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它是在严格依法办事基 础之上、加上社会公正、人民主权人权保障、权利制约 等与法律的价值息息相关的东西。其特点:注重价值性、 实质性内容。
三、法与国家权力
❖ (3)权力体现为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表现为 一种力量和影响。同样,为了使法律成为调 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就必须 赋予其极大的权威与强制性,但是,法律的 力量和影响本身也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是从国家权力中派生出来的权威和强制力。 由此产生了法律监控权力的限度问题;法律 对权力的监控应当以不损害权力的高效运转 为基本前提。
❖ 其次,国家是法实施的保证力量。法制定以后,要付诸实施,也 离不开国家。
❖ 其三,国家的性质和特征直接决定着法的性质和特征。
❖ 其四,国家的形式影响法的形式。国家的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都 对法的形式有影响。
二、法与国家的联系
❖ (2)国家也离不开法,没有无法的国家。 ❖ 首先,法是反映国家本质的一种重要形式。 ❖ 其次,法是确定国家形式,组织国家机构的章程,
❖ 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和设施在法律活动中的 运用,对于完善法律创制的机制,提高立法 的质量,提高法律操作水平,提高法律运转 的质量和效益,都会有很大帮助。
(二)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
❖ 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主要是指法律运转机制或法 制运转体系的现代化,即立法、司法、执法、守法、 法律监督等的现代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