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试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所谓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同样是一种社会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总的来说,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并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
①《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同时也是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是发展会计行业的基础,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1、爱岗敬业。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
它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荣誉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会计本职工作。
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2、诚实守信。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财会人员必须对本单位以财务成本资料为主的相关财会信息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外传,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它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同时,财会人员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单位经济运①王书林.试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2009(5)行的总体目标,在对外交往和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履行承诺。
3、廉洁自律。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是会计职业遗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
会计工作的本质决定了会计人员经常和金钱打交道,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廉洁奉公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能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牟取不正当利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客观公正、不谋私利、坚持准则、清正廉洁,敢于抵制各种贪污腐败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积极履行和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
4、客观公正。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
他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
5、坚持准则。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
因此,它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6、勤学苦练专业技能。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
会计是一项极强的专业技能,只有受过专业训练并且熟练掌握会计知识业务的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所以会计人员应该树立不断学习的态度,及时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它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积极参与管理。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应用。
会计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去,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向领导反映,并积极主动地做好参谋。
这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意识。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
它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统筹兼顾,科学运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①(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建设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服务质量,建立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纠正会计行业的不正之风都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基础引起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因素也有经济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于会计人员自身的因素造成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则是影响个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态度的决定因素。
虽然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是发生在会计人员的工作中,主要是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因此在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
这就使得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变得必要且必须。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社会中,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
为了确保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同时必须自觉以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为行为和工作的准则。
会计人员应该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会计技能,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为会计工作的思想指导观念,这样长期以往就一定会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①陈知湘.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外资.2010(14)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个职业者进入社会必备的规范准则,是在社会工作中全面发展的基础。
一个没有良好职业道德作为行为准则的人不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价值,反而会给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带来危害和挑战。
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使更多的会计人员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强化各种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贯彻执法、守法,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他人懂法守法。
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从而为会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优备的人力资源,更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了高品质、高素质的人才。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拥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权利处理会计工作的基础,只有用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工作的准则,才能在会计工作中为企业提供真实的而且正确的、规范的会计信息,才能实现企业的会计目标。
因此,只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目标的实现,从而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消除腐败,形成全社会的廉政风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任何企业和单位的多元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分配的基础都是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不仅掌握着大量的会计信息的秘密资料而且处于单位资金运动的中心,这就使得会计人员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重任。
因此,更加有必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使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保持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摒弃个人私利,以公正中立的态度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不屈从于利益的诱惑与压力,坚决同一切腐败现象斗争,坚持原则,正确行使会计权利和履行会计义务,逐渐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范,从而为形全社会的廉政之风提供好的环境。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会计人员由于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引发了一系列危害会计行业安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成果。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企业主管和会计人员无视财经法规的约束,造假账、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欺骗国家、人民和投资者,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引起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大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整个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经济中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存在。
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计人员不仅在会计这个领域里工作,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
虽然职业道德的遵守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自觉,但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很大一部分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受到了会计环境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必然会对职业道德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阻碍会计职业道德的健康有序建设。
因为一个社会的诚信意识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的好坏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一个职业道德败坏、沦陷,腐败之风盛行的环境下是不可能诞生出高尚的职业道德的。
(二)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缺乏健全的法制监督机制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控制系统不健全、缺乏政府监管,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并且恶性循环,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滋生的土壤。
法制监督惩罚体制滞后,使得许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显得苍白无力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会计欺诈行为的猖獗,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舞弊成为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
同时《会计法》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缺乏强制性和操作性,客观上不利于制约违法会计行为的滋生蔓延,又使会计人员抵制违法会计行为时,缺乏法律保障。
(三)少数会计人员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败坏在当代会计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平时根本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律、财经法规知识,这就使得他们的法制观念薄弱,,依法守法意识淡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
会计人员是单位资金运动的中心,管理者单位的大量资金,可能会每天都与大把大把的金钱打交道,这使得很多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而走向犯罪。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使得不少会计人员因为对个人利益的无限贪欲及对现状的不满,不顾职业道德,利用专业优势大肆造假,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为自己牟取私利,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