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仙客来栽培技术

仙客来栽培技术

仙客来栽培技术作者:李京波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8期摘要从播种前准备、播种、催芽室管理、出苗温室管理、幼苗管理、分苗、分苗后管理、上盆、上盆后管理、越夏前管理、越夏期管理、越夏后迅速生长期管理、花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仙客来栽培技术,以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仙客来;栽培技术;播种;上盆;越夏前管理中图分类号 S682.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56-03仙客来,又称兔耳花,是报春花科仙客来属多年生球茎草本花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半耐寒性花卉,目前在我国广泛栽培,也是主要的中高档年宵花卉之一。

1 播种前准备(1)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由成品花上市时间和品种的生育期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环境条件和种植者的技术等因素,最好避开夏季高温。

(2)种子选择。

仙客来种子颗粒较大(90~110粒/g),要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棕红色种子。

(3)催芽室准备。

仙客来发芽需要在黑暗的条件下催芽,要求无病虫害等杂菌,需要调控温度和湿度的设施。

(4)穴盘与催芽架准备。

穴盘以200目穴盘为主,旧穴盘需要杀菌消毒,将催芽架放入穴盘,可移动能够进入催芽室和温室,以便于管理。

(5)基质准备。

选用EC值0.5 mS/cm的专业育苗基质——进口苔藓草炭,基质应添加15%的大颗粒珍珠岩,以确保基质透气,促进幼苗长势良好。

2 播种播种流程如下:①消毒。

对播种场地进行全面消毒;进入场地前,要对双手和工作服进行消毒处理。

②装盘。

穴盘基质要求松紧一致,略有弹性,不凹陷即可。

③压坑。

要在每穴的中间压0.5 cm深的小坑,要求深度均匀一致,以确保种子出苗一致。

④播种。

要求每穴只有1粒种子,放在每穴的中心小坑。

⑤覆土。

覆土厚度以0.5 cm为主,要求厚度均匀一致。

⑥穴盘浇水。

要求用高压喷雾器浇水,要求雾化均匀,以不冲击覆土及种子为宜。

浇透水后,穴盘不滴水时,双手托盘放入催芽架内,并推入催芽室催芽[1-3]。

3 催芽室管理穴盘在进入催芽室前要对催芽室进行全面消毒。

穴盘进入催芽室要求恒温18~20 ℃,相对湿度95%,在黑暗条件下,一般萌芽21~25 d。

要定期检查催芽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及时进行调控。

每天适当通风换气,在催芽最初14 d内,需观察其胚根是否萌动。

当一个小球形成,第17~18天应加强观察,当60%露白即可进入温室管理,否则在黑暗条件下,子叶易徒长[4-5]。

4 出苗温室管理(1)育苗温室消毒处理。

提前对温室环境进行彻底的杀菌杀虫处理,可采用喷雾、熏蒸等多种方法,以为幼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出苗管理材料。

穴盘移入温室要求摆放平整、整齐一致,在穴盘苗上加盖薄的无纺布保湿,上面再加一层白色铝箔织遮荫网。

(3)出苗检查。

当发现幼苗带帽出土后,可在早晨进行人工脱帽,避免损伤子叶,及时清除霉烂幼苗,然后用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杀菌。

子叶已全部露出后,即可去掉无纺布与遮荫网,此时也要根据天气状况及光照强度进行遮荫管理。

基质表面有青苔要通过人工刮除、松土及时清除,增加基质透气性,防止杂菌的蔓延。

5 幼苗管理(1)温度。

18~20 ℃是仙客来生长的最适温度,过高、过低均对幼苗生长不利。

当子叶展开至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为了促进种球膨大,可将温度控制在15~25 ℃,并在夜间增加昼夜温差[6-8]。

(2)空气湿度。

穴盘移入温室后的前3 d,将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以后逐步调整到70%~80%,使相对湿度变化缓慢,利于生长点的发育。

相对湿度低时,可人工地面喷雾加湿,湿度大时应及时通风换气排湿,以防止病菌的蔓延。

(3)光照。

穴盘苗移入温室后,光照控制在1.5万lx左右。

随着子叶的伸展,逐渐增加到2万lx,当2片真叶完全平展后,为防止幼苗徒长,光照控制在2.5万lx。

(4)肥水。

在子叶展开过程中,要保持基质湿润,以防子叶带帽出土。

子叶展开后,要控制基质湿度,防止滋生青苔,以增加基质透气性,促进幼苗根系发育[6-8]。

子叶完全展开后,开始施以水溶性肥料(20-10-20)3 000倍液和水溶性肥料(15-10-30)3 000倍液,二者交替使用,上述2种肥料中氮肥浓度均为50 mg/kg,肥水的pH值为6.2~6.5,EC值为0.8 mS/cm左右。

(5)病虫害防治。

要定期对温室喷广谱性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挂蓝板、黄板,监控蓟马、真菌蚊子、白粉虱等虫害。

6 分苗分苗流程如下:①分苗场地材料消毒。

首先对分苗场地进行杀菌、杀虫处理,穴盘选用72穴规格,旧穴盘需要杀菌处理,将分苗匙进行消毒处理。

②装盘。

基质同育苗基质一样,选用进口苔藓草炭。

基质装盘要求均匀一致,基质以装满不用手压为宜。

③分苗。

仙客来在播种后8~9周,幼苗已有2片真叶完全展开,第3片真叶开始伸展,此时第1簇花蕾已开始形成,幼苗已长满穴盘,根系已包裹,这时基本可以分苗,否则会影响仙客来以后的生长发育。

根据不同级别的幼苗,分别移栽在每穴的中间,子叶排列一致,种球露出1/3为宜。

尽量不伤苗、不伤根,移苗时土砣不能过湿,穴盘紧密摆放便于管理。

7 分苗后管理(1)肥水。

分苗后浇水要充分均匀,防止冲击小苗,保持肥水的EC值为1.0 mS/cm,pH 值为6.2~6.5。

缓苗后适当控水,防止徒长。

(2)湿度。

缓苗期间保持空气湿度在85%,缓苗后控制在60%~80%。

(3)光照。

分苗后的光照强度宜控制在2万~3万lx。

(4)温度。

缓苗温度20 ℃左右,缓苗后温度15~20 ℃,增加昼夜温差,促进球茎膨大,培育壮苗。

(5)病虫害防治。

在温室内安装防虫网,温室内挂蓝板、黄板,加强对蓟马、真菌蚊子、白粉虱等虫害的防治,定期交替施用广谱性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防治。

8 上盆(1)幼苗选择。

仙客来在分苗后7~8周上盆,此时幼苗3~4片真叶,种球直径约0.5 cm,此阶段是上盆的最佳时期,否则会引起叶梗徒长,要在植株处于矮壮阶段进行上盆。

(2)花盆选择。

一般选择双色塑料花盆,大花型一般用15~17 cm的花盆,中、小花型依次为12、10 cm的花盆。

旧盆进行消毒处理,防止镰刀菌的发生。

(3)基质选择。

基质选择透水性好疏松的进口专业粗草炭,可加入20%的大颗粒珍珠岩和10%的粗蛭石,以调节基质的通透性,有利于扎根,为仙客来冠型的美观打下良好基础。

若基质的透气性差,根部易受病菌的感染,基质的含水性也要很好,失水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持水时间太长,否则会伤及小苗,含水量大根系处于无氧状态易烂根。

尤其是温度上下浮动较为剧烈的情况下,用控制浇水来调节湿度比较容易。

一般晴天上午浇水,阴天不浇水,要求见干见湿,根据苗子的大小等级周期管理。

(4)上盆。

首先对苗床场地进行清扫、杀菌、消毒等处理,将花盆装满基质,松紧度以装满但不压为宜,之后将花盆紧密排列在苗床上,如果摆在地上,地表面应铺一层沙,然后再铺一层黑色园艺地布,以防止杂草、杂菌等的侵染。

花盆摆放完成后,即可准备上盆,先在盆中央用手挖个小穴,深度与苗的土坨高度一致,再将种球轻轻放入小穴内,以种球顶部刚刚被基质盖住为宜,用手轻压基质保持基质表面平整,以降低裂球几率,防止病菌侵入,注意不要损伤根和苗。

9 上盆后管理(1)水肥。

上盆后立即浇透水,在水中要加入广谱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可选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由于幼苗未封盆前根系较少,浇水要用1 000目喷头温和喷灌,以防止冲击小苗,将盆内基质冲出。

等新根长出即可用喷杆浇肥,肥料主要用水溶性肥料(15-10-30)和水溶性肥料(20-10-20),肥水EC值1.2 mS/cm,pH值6.2~6.5。

浇水要少量多次,防止基质干化。

一般连续3~4次肥水后,适当浇清水1次,以冲洗基质的盐分。

(2)水质。

花卉质量出现问题都与水质有关,所以在生产前一定要检测水的指标,主要从碱度、盐分、钠离子浓度、pH值、重金属和其他一些因素上来考虑。

碱度是由碳酸钙、碳酸镁和碳酸钠引起,良好的根系和芽生长都离不开钙和镁,而不需要太多的钠,仅水中的钙和镁是不够的,所以应当施用高钙镁的水溶性肥。

水中碱度太高会络和水中的铁、锌和镁离子,用硝酸、磷酸、柠檬酸等调酸。

碱度过高要适当调酸,所以当进行水质的检测时碱度是一个关键指标。

(3)光照。

上盆后前几天要遮荫,以防叶片萎蔫,新根长出后可逐渐加强光照。

在温度低于30 ℃时尽量不遮荫,光照保持在2.5万~3.5万lx。

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主要受植株中央部分接受的光照量影响,遮荫率高影响花卉品质,固定式遮阳不可取,要随天气状况、光照强度等逐渐收拉遮阳网。

(4)温度。

新根长出前温度应高于18 ℃,等新根长出后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可分别保持在16、28 ℃。

特别是增加昼夜温差,促进球茎增大,温度太高,不可用叶面喷雾来降温,会导致植物生理性萎蔫滋生病菌。

(5)通风。

上午应进行通风,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球茎增大,防止病害的发生。

(6)湿度。

在新根长出前要将湿度控制在80%左右,生根后降至60%~80%。

10 越夏前管理(1)水肥。

肥料主要以水溶性肥料(15-10-30)1 500~2 000倍液和水溶性肥料(20-10-20)1 500~2 000倍液交替施用,2种肥料中氮肥浓度均为75~100 mg/kg,肥水EC值为1.2~1.3 mS/cm,pH值为6.2~6.5,一般控制5~7 d施1次。

如果设施条件较差,只用水溶性肥料(15-10-30)即可。

浇水采取见干见湿的管理原则,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性,利于越夏。

如果基质保水性强,可松除基质表面青苔,打孔排湿。

(2)光照。

该阶段尽量加强光照,除非在温度超过32 ℃或者连续阴天后,突然晴天时需要适当遮荫。

(3)温度。

温度不要超过30 ℃,加强昼夜温差,促进生长点的分化。

(4)湿度。

中午湿度低时可在地面喷施或者开湿帘增加空气湿度。

(5)病虫害防治。

在日常管理中,应及时摘除黄叶及病株。

病害可采用广谱杀菌剂定期防治;虫害主要有蓟马、真菌蚊子、红蜘蛛等,要悬挂蓝板、黄板进行监控,并定期喷施低浓度杀虫剂。

对温室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杂草、排水,做好杀菌杀虫消毒工作。

11 越夏期管理(1)肥水。

越夏期间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植株生长缓慢,特别是干热风频繁的时候,总施肥量要减少,应降低施肥浓度。

如果施肥浓度过高,植物吸收了大量的氮肥,易造成叶片肥大的徒长现象,这样会滋生大量的细菌。

由于植株蒸发量大,浇水周期缩短,因此应加强补充流失的水分,同时未被吸收的养分在盆内聚积。

EC值过大,对植株生长不利,会造成叶子和球根的灼伤,而且易受镰刀菌及其他细菌的侵染,所以肥料结构调整为低氮高钾肥(7-11-27)1 500~2 000倍液,肥水pH值6.2~6.5,5~7 d施1次。

(2)光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