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冯林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ppt资料

冯林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ppt资料

教育基本理论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专业:教育学原理姓名:冯林超学号:2012201160007摘要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分为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和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

现阶段要保证高等教育公平,其首要任务和现实的选择是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大力促进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

本文就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概念,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入手,剖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现状,并进而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解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问题提供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公平Abstract: Education equity is the basis of social equity, and is the extension and reflect of social justi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 which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Higher education equ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equit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higher education beginning equity, higher education process equ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results equity.At the present,to ensure higher education equity, its primary task and realistic choice is to promote the entrance opport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quity, and vigorously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beginning equ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ntrance opport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the status , influencing factors , and then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 for 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unfair opport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the entrance opportunity Education equity探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高等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上,特别是受教育者在入学机会的公平上。

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首先就应该保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一.概念教育公平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是公平概念的延伸,由于视角不同,学界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也不同。

笔者比较认同周洪宇教授在他的《教育公平论》一书中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教育公平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享有同等的教育对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

一般的,高等教育公平包括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和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

其中高等教育起点公平包括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机会平等,它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

高等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是在教育对待公平和公共教育资源享有公平,它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高等教育的结果公平则是在高等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上公平,它是高等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表现,主要是指每个公民无论民族,性别,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在达到高校入学标准后享有同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果一个学生在达到高校入学标准后因为性别,经济条件,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等放弃高等教育的机会,那么就产生了不公平。

二.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2.1 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状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在我国,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它的宗旨就是将成绩好的学生选拔出来使之进入大学,但是因为招生数量有限,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

我国高考现在的状况中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素质教育主张关注学生的全方面素质,推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则主要是检验学生的认识和学识水平,以促进发展。

我国高考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的理念,因为一个人的素质是很多面的,而衡量一个人的素质没有一种很科学的测量标准,因此我国虽然倡导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是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还是以应试为主。

虽然高考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但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我国在高考中实行加分制度,如针对一些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特长生等进行加分。

这种加分制度实行多年来造成了很多问题,一度成为高考制度的顽疾,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政府还针对次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指示,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也成了我国每年的教育问题热点和难点。

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中另一个现状就是自主招生与统一考试的不同组织形式和考试形式。

我国现阶段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的主要考核方式。

在全国统一考试外还有一些重点院校实行自主招生考试,这些重点院校既招生统一考试的学生,还自行组织考试招收一些学生入学。

这些院校的自主招生计划却也因为一些规定,如对考生生源地的要求等,人为因素比较大,透明度不高等引起竞争性不平等的问题。

2.2 高等教育入学的教育费用现状在建国后,我国对高等教育一度实行的是免费的制度,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费用制度也在一直变化。

尤其在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也在变革。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部分院校实行收费制度,在1994年开始统一实行普遍收费,到了1997年除了少数专业,如师范,农林等免费教育在我国已不存在。

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财政拨款,高校的收费可以说是弥补财政不足,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我国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并没有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农村低收入家庭,学费有时甚至是同期农民人均收入的好几倍,这就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2.3.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域差异首先,高校在地区分布不均衡。

这是我国高校地理分布的一个最直观的情况。

,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高等院校较多,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相对比较少。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话,高等教育集中在少数的发达的城市,而个别省市的高等院校特别少甚至没有高等院校。

据统计,如图一,2010年,北京共有普通高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达到58所,而且北京高校中名牌院校和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比例很高。

而在高考大省河南却只有一所211高校,高校分布严重的不均衡。

高校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影响高校省际间的考生录取率,造成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

图表1 来源无忧信息网全国各省市高等院校分布其次,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异。

录取分数线的差异是高校招生的地区差异最明显的表现。

如图2,2011年高考部分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等地文科一本分数线和山东,河南等省份的分数线低三四十分,河南一本理科的分数比北京高了将近100分。

在北京,上海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录取分数线相对反而要低一些,而人口大省河南,山东等地分数线多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

录取分数线的差异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考生占据优势,经济落后地区的考生由于录取分数高,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加激烈的竞争。

由于分数线的差异,相对而言,经济落后地区考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要小的多。

图表2 人民网高考频道 2011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排行榜第三,各地录取率存在着差异。

以2008年为例(如图3),全国高考的平均录取率为57%,但在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均已超过70%,而西部一些省份只有30%左右,如宁夏、新疆。

图 3 2008年高考各省份录取率 人民网高考频道 省份/市报名人数(单位:万) 招生人数(单位:万) 录取率(%) 北京10.37 7.67 74% 浙江36.44 26.4 73% 天津8.85 6.4 72.3% 上海13.4 9 67% 广东61.4 39 63.5% 福建31.2 17.5 56% 山东约80 43.74 55% 河北57.48 31.1 54% 湖南54 27.45 51% 安徽61 30 50% 河南90.5 38.6 42% 甘肃29 12.3 42% 新疆17 6 35% 宁夏 5.8 1.9 33%录取率上也表现着明显的差别,录取率低的地区的考生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相对的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要低于录取率高的地区,录取率的差距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第四,各省市高校录取指标分配差异。

如图4,清华大学在2007年五省的招生情况,在甘肃的文史类招生为0。

录取名额的差异严重影响了甘肃文科考生的入学机会。

我国高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方法是各省市分额录取,并不是按照各地区的人口比例和报考人数来分配,录取指标的配额差异是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差异的重要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职责地方性院校, 其招生名额以所在省市较多,同样的现象在一些重点大学里也很常见。

虽然这种招生的地方化倾向近些年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级管理的体制下,高校招生的地方倾向避免不了,而分省定额录取的方法,无疑加剧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图4 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2.4.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所表现出的城乡差异曾经是影响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尖锐问题。

每年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新生中来自城市、农村生源各自占录取总数的比例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正经历着由恶化至改善的过程。

这一变化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中, 农村生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经在逐渐脱离“弱势”地位了。

但是中央电视台在2011年曾报道虽然我国农村生源比例在上升,农村学生上学数量近些年在上升,但是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重却大幅度下降,可以说高等教育的入学城乡差距的表现更加隐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