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外政府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浅谈中外政府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中外政府审计体制比较研究——中美政府审计制度的比较与借鉴姓名李峰学号 *********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11会计11班题目浅谈中外政府审计体制比较研究指导教师王建国导师职称副教授内容提要: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论文通过对政府审计的概念、模式、特点的分析.并对中美两国国政府审计中的:政府审计职权、审计长的任期与任免程序、审计机关组织、审计人员的任用、保障与回避、审计机关的经费核定、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结果等九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我国政府审计的特点以及形势.目的在于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进步.关键词:政府审计政府审计制度政府审计规范体系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audit is influence by a number of factors.these factors are influence each other,mutual restrict,mutual action.This thesis is the analysis of government audit’s concept,mode,and the characteristics.And make a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in nine aspects of government audit between China and USA: the term of the government audit authority, the auditor-general and appointment procedures, organization audit institutions,the appointment if auditors,the protection and avoidance,audit institutions funding for approval,and Audit object,the focus of audit,the method of audit,and the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 of China’s government auditing.Aim at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States,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government audit in out countryKey wordsgovernment audit government audit system government audit standard system目录一、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研究视角的比较 (1)(一).背景 (1)(二).政府审计概念 (1)(三).我国政府审计模式 (1)(四).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研究视角的比较 (2)(五).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特点的比较 (2)二、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的比较 (2)(一).政府审计职权 (3)(二).审计长的任期与任免程序 (3)(三).审计机关组织 (4)(四).审计人员的任用、保障与回避 (4)(五).审计机关的经费核定 (4)(六).审计对象 (5)(七).审计重点 (5)(八).审计方法 (5)(九).审计结果 (5)三、关于政府审计规范体系的比较 (6)(一).政府审计规范方式的差异 (6)(二).政府审计规范侧重点的差异 (6)四、关于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比较 (6)五、参考文献 (8)六、后记 (9)浅谈中外政府审计体制比较研究——中美政府审计制度的比较与借鉴一、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研究视角的比较(一)、背景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我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却没有设置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当时对财务的审计监督主要是结合财政管理等工作进行.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却会以来,我国才重新确立了审计监督制度.我国现行的审计法是1994年确立的.但是我国现有的政府审计相比其他国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而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并且相比现有的其他国家而言,其审计制度也是比较发达的.所以本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政府审计体制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我国的审计制度不足的地方(二)、政府审计概念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三)、我国政府审计模式我国实行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审计工作.依照这一规定,我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审计组织体系.其中,审计署是国家最高审计机关,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组织和领导全国的审计工作,并直接从事管辖范围内的审计工作(8).我国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这种领导体制下,地方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其中审计业务以上以及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四)、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研究视角的比较美国政府审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21年7月1日生效的《预算及会计法》,建立了美国的审计总署.该条法律明确规定审计部门与政府部门是相互独立的部门,在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之外,受国家审计长的指挥监督.并且美国的政府审计机构与政府的财政部门也相互独立,不受政府管制,归属于国会.我国的概念明显与中国审计学会在1984年提出的国家审计的定义.并且我国的审计署也将相关的文件以及内容规定在国家审计的范围,除了行政权限外,我国在政府审计制度及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不一致的意见.我国的政府审计与政府内部审计的关系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同一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为一谈.我国没有将政府审计与政府内部审计严格加以区分,不利于政府审计规范与政府内部审计规范这两个属于不同范畴的政府审计规范的发展和完善.(五)、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特点的比较我国政府审计制度是根据宪法和审计法及有关法律而建立,根据《宪法》规定,审计署由国务院设立,由国务院总理领导,并对全国的审计工作进行管理.而县级以上地方的审计机关由人民政府设立,负责行政范围内的审计工作.根据此规定,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审计的组织体系.审计署是国家最高的审计机关,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并由国务院总理领导,进行全国的审计工作,从事管辖范围内的审计工作.根据美国《预算及会计法》和《审计总署法》中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的规定,美国政府审计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审计总署为国会的一个独立机构,它完全独立于行政部门,也不属于司法部门,与国会同属于立法部门;它由审计署审计长领导.审计署审计长由总统提名,经国会的同意和批准就任,任期为15年,任期间不得更换,除非经国会的弹劾程序予以罢免.审计长依法向总统、国会提出联邦政府决算审核报告,国会举办有关政府各机关预算执行的各项听政会,在国会的要求下,审计长应出席并备咨询之;审计总署审核的对象仅为联邦政府各机关,包括所有行政、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完全由政府出资的国营事业与合营的金融机构等;政府审计体系采取四级制,各级审计机关自成体系,相互独立;审计总署每年都要邀请独立的审计公司对自身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11).二、关于政府审计制度的比较(一).政府审计职权中美两国政府审计职权,从形式上看差别不大.我国《审计法》及其实施的调理对审计机关的权限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报送材料资料权,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建议权,处理处罚权,通报公布审计结果权,提请协助权(8).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第一章第四节将政府审计分为政府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除《预算及会计法》、《审计总署法》对审计职权有一般性规范外,其他散见于政府财务法规中规范审计职权的,如《预算及会计程序法》是赋予审计总署执行综合审计的经济监督权;《立法组织法》授权审计总署从事政府施政计划的评估报告权和调查权;《平衡预算与紧急赤字控制法》明定审计总署须判断赤字是否超过法规所规定的限度;《绩效成果法》规定审计长具有向国会提出有关联邦政府重大收支及资源运用的经济效率与效益的建议权;《财务长法》要求审计总署拥有对联邦政府总决算的查核权.我国的审计机关一方面有着较为完备的政府审计职权,另一方面其行使职权的效果与西方国家运用司法程序保障审计监督相比比较落后,并存在着审计难、处理更难等问题,最后造成审计职权虚置.(二).审计长的任期与任免程序我国的审计长定位于“国务院审计长”.依照规定,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审计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任命,任期为5年.美国1921年《预算及会计法》规定,审计长的任命,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任期为15年,不得连任,除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决议或受到众议院之弹劾外,不得以任何理由使其卸职,解职也提供确切的理由.(三).审计机关组织我国在国务院设审计署,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指示,同时又是地方政府的行政部门,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调动、奖惩均受制于本级地方政府.美国审计总署的组织,依国家重大施政议题为分工依据,并以专案审计厅的方式执行,目前共分有十四个专业审计厅.除此之外,美国审计总署还设有地区办公室.在1974年的《审计总署法》中,美国立法者再次给审计总署定位为“辅佐国会”.(16)(四).审计人员的任用、保障与回避我国审计法关于审计人员的规范比较简单,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审计法第10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其从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仅仅适用于任职条件.而美国对审计人员任用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定,不仅包括了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还包括了审计人员的报酬、奖惩、保障与回避等.美国《审计总署人事法》是最全面的,一方面既适用于审计人员招聘,又适用于审计人员的奖惩;另一方面既包括了对审计人员的任用与保障,又包括了对审计人员的回避与限制[15].在有关保障方面,审计总署内设置人事评议委员会,负责相关人事申诉案件;在回避与限制方面,审计总署所建立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包括有回避与限制的一般性规范,如个人行为的禁止和政党行为的禁止等.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第3章的一般准则着重对政府审计人员超然独立的规定.(五).审计机关的经费核定我国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依审计法规定,由本级政府予以保障.美国国会设有预算局,参、众两院都设有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局负责在审计总署的年度预算方面给两院的预算委员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预算委员会则具体组织对审计总署的年度预算草案的审核,预算委员会只能就审计总署的年度预算加注意见,不得予以删减,与各行政机关须先送请预算委员会审核情形不同.(六).审计对象我国政府审计的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政府审计的范围,不但包括了中央至地方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主管部门,还包括了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美国审计总署的审计对象侧重于对联邦政府各部门(即独立委员会、署、局,或立法部门、司法部门)的公共事项的审计,很少以政府出资的公有事业、合营的金融机构为审计对象,于是,在审计实务上,实际进行审计的少,结果性论述多,着重规范审计工作应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七).审计重点根据我国审计法,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此外还有效益性,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美国没有对政府审计重点的直接论述,但根据美国《预算及会计法法》和《财务长法》中关于政府审计对象的规定,美国政府审计的重点,虽说包括政府机关有关公款的征收、支付及运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但已将政府审计的重点置于与政府决策有关的重大议题范围,而针对不同的施政方案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专案性审计报告更属政府审计的重点(14).美国政府审计工作既包括事前分析、事中过程评估,也包括事后影响的评估等工作.我国则囿于审计法的规定,仅以财政财务审计与财经法纪审计并重.(八).审计方法我国依审计法的规定,分为就地审计、书面审计、委托审计和后续审计等.而美国审计总署早在50年代就退出凭证书面审核工作,减少事前审计,加强办理事后审计,并以专案性就地审计为主.这是中美两国审计方法的最大差异[12].(九).审计结果我国审计机关办理审计事务,如发觉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检查或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或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必须依法处理;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应提出行政处分的建议,涉及刑责者应移送司法机关办理.这些都表明了审计处理具有行政型政府审计的特点.由于美国审计总署均以专案审计方式行使职权,审计报告多为提出建议及改善意见,并不强制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接受改正.因此被审计单位有权拒绝接受建议或意见,但对违背预算或有关法令的不当支出而无法改善者,美国审计总署可以通过国会的拨款委员会,暂缓或停止核拨经费.三、关于政府审计规范体系的比较政府审计规范体系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政府审计制度运行机制的集中反映,它在审计机关的建立、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我国政府审计规范主要由审计法、审计法实施细则、政府审计准则等组成.经过近80多年政府审计的改革与发展,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富的政府审计规范体系,主要由审计总署法、预算及会计法、审计总署人事法、政府审计准则等构成.(一).政府审计规范方式的差异我国政府审计规范是法律、细则与准则并举,而美国政府审计规范主要是法律规范,这是显而易见的差异.虽然美国审计总署也制定有政府审计准则,但大都是对法律的进一步解释和实践应用的说明,充分熟悉被审计单位与了解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是制定政府审计准则目标的主要内容.美国是判例法国家,政府审计规范在实践中更具有规范性,对哪些施政事项或决策应该向国会提出审计专业评估,并不受法律的限制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我国政府审计准则在体例架构和基本内容方面,与美国政府审计准则更加相似, (14)在实用性和操作性方面更具有本土化特色.(二).政府审计规范侧重点的差异我国政府审计规范内容,包括政府审计准则,都既侧重于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权力设定的规定,也偏重于对审计结果处理的规定,我国政府审计规范对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任职要求,以及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理处罚准则都做了明确规定.(11)四、关于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比较政府审计的目的是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对其它部门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做出评价,因此,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是政府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审计机关与其他相关部门产生工作关系:(1)审计机关依审计法规定,应对政府及其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2)审计机关依审计法规定,必要时可以通过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直接相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暂停使用.(3)审计机关依审计法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涉及刑责者,应移送司法机关办理.(4)审计机关依审计法规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由审计机关现场答复质询或提供有关资料.美国审计总署是隶属于国会的独立机关,与其产生关系最多的部门集中在国会,主要有:(1)美国审计总署与国会各委员会关系极为密切(2)审计机关对有违背预算或有关法令的不当支出的被审计单位,可以通知国会的拨款委员会暂缓或不予核拨经费.(3)被审计单位对专案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复,并将其列入对外公开的审计报告内.(4)审计机关向司法部门或调查单位提出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或违法失职人员的违法情事.中美两国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差异,其起源还是在于两国不同的政府审计制度.美国为三权分立政体,审计机关隶属于国会,国会设有国家审计长依法行使职权,它既强调审计机关效忠于国会、保护公共财政,又强调将国家权力分散于不同部门之间,使之相互对抗、制衡和妥协,从而保障人民对政府财务活动情况及财务状况的知情权,保障人民的权利,两者结合形成了目前美国审计机关与国会的关系.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受长期以来党政不分及政企不分的体制束缚,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一样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政府审计的对象不是行政部门管理公共资金和任期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是行政部门对国家经济的直接管理.(2)参考文献:[1]项文卫.中美《国家(政府)审计准则》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2,6:6-7.[2]刘威.中美两国政府审计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财贸研究,2007,1:134-139[3]王平心.中美政府审计的比较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17(2):38-40[4]王勇生.中西现代政府审计制度比较研究[J].青岛教学学院学报,1999,12(4):5-11[5]刘笑霞.论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总(86):138-142[6]杨春玲.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46[7]李永强.美国政府审计发展及其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1:84-86[8] 董大胜.中国政府审计[M].1.河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2-8[9]Edward.KenielFederalGovernmentAuditingLaws,Regulations,Standar ds,Parctices&Sarbanes-Oxley[M].1.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0] 郑力.世界各国政府审计[M].1.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11]曹俊汉.2000.迈向评估审计的新纪元:美国会计总署结构与功能的研究[J].欧美研究,30(4).[12]项俊波.2001.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J].审计研究(6).[13]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2000.国际比较审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4]于增标等.2003.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J].会计研究(3).[15]张立民,陈小林.2004.审计法治及其结构——兼议审计法修改与审计结果报告权[J].审计研究(2).[16]周恺,桂建平.2003.大陆与台湾审计制度的比较[J].审计研究(6).后记:我国正在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体制没有完善,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今后我们不断探索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我国的审计体制还不够完善,并且我国的审计体制制度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比较不够完善.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本文是对中美两国的政府审计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只是从大体上来比较研究两国政府审计体制的相同处与不同处,通过对政府审计九个方面来比较研究来说明我国政府审计体制不足的地方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感谢王建国老师对本论文的指导,评论.若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并希望提出宝贵意见,并在后续版本中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