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建材及制品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过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及制品工业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是发展壮大建筑建材支柱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文首先概述新型建筑材料之种类及特征,其次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的使用,进而阐述了发展新型建材发展新型节能建材的意义,最后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及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建材;应用;发展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绪论 (2)1.1 概述 (2)1.2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意义 (2)2 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发展现状 (4)2.1 新型墙体材料 (4)2.1.1 砖 (4)2.1.2 砌块 (4)2.1.3 板 (5)2.2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5)2.3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6)2.4 新型装饰装修材料 (6)3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8)3.1 轻质墙体材料 (8)3.2 新型密封材料的应用 (9)3.2.1 硅酮密封膏 (9)3.2.2 聚氨酯密封膏 (9)3.2.3 聚硫密封膏 (9)3.3 UPVC水管 (10)4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11)4.1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主要目标 (11)4.2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之展望 (11)4.3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之对策与建议 (13)5 结论 (15)6 致谢 (16)参考文献 (17)引言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建筑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它用量大,经济性强,直接影响工程的总造价。
一般住宅类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约占到总造价的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
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 绪论1.1 概述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新型建材是个广义的概念,以水泥、玻璃、钢材、木材四大材料为原料的新产品;黏土空心砖、各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各种砌块的新型产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用于建筑的各种制品属新型建材以及采用各种新的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建筑制品,等均属新型建筑材料的范畴。
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l979-2012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 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 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新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 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 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
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1.2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意义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需要。
中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改材料,其中粘土砖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粘土砖的粘土资源则又是相对较优质的粘土。
从中国耕地资源条件看,全国耕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3%,目前人均耕地1.43亩,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3。
耕地资源紧张,且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已是不争事实。
开发建材新产品,为推广节能建筑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缓解能源紧张的需要。
建材工业是和建筑业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行业,两者已一并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从市场角度看,建筑业是建材业的最终用户,建材行业产品的77.3%用于建筑业。
目前,中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但新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中国建筑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消耗的近30%。
如果建筑节能工作仍维持目前状况,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仅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
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建筑材料行业是利用各类废弃物最多、潜力最大的行业。
发展循环经济为建材行业赋予了新的生机,目前,中国建材工业消纳了大量的工业和建筑废弃物,如利用煤炭行业的煤矸石烧砖,用电力行业的粉煤灰作为水泥的生产原料与混合材,生产粉煤灰砖和纤维水泥外墙板,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用冶金产业的各种高炉矿渣生产矿渣水泥、制成矿棉吸音板等,另外,建材产业还能处理相当部分的城市垃圾,甚至部分有毒有害废弃物都能得到有效的消纳和利用。
据统计,目前全国建材业每年消纳和利用的各类固体废弃物数量在4亿吨左右,约占全国工业部门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的80%以上。
实践证明,建材行业成为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改造传统建材和建筑的重要前提。
以矿业加窑业为产业特征的传统建材业,目前尚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
中国建材行业万元产值耗煤2.7吨、消耗矿山资源逾100吨,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5倍-2倍;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4亿吨标准煤,矿产资源消耗近40亿吨,居全国各行业前列。
就总量平均而言,主要建材产品单位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150%。
目前,煤、电、油以及原材料的紧张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如何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排降污,保护环境,使建材产业和建筑业成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发展现状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筑材料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1 新型墙体材料从建筑结构来讲,墙体是建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建筑物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而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节能,减轻建筑物自重,对于房屋结构设计以及提高建筑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构造新、性能好、功能全的特点,使建筑物具备节能保温、舒适美观、安全耐久的功能,也便于进行现代化的施工。
新型墙材的使用,还可以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增强抗展能力。
因此,新型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为节能、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整个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仍然偏小。
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2.1.1 砖(1)非粘土烧结多孔砖(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非粘土烧结空心砖(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2)混凝土多孔砖(符合JC943—2004技术要求)。
(3)蒸压粉煤灰砖(符合JC239—2001技术要求)和蒸压灰砂空心砖(符合JC/T637—1996技术要求)。
(4)烧结多孔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烧结空心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2.1.2 砌块(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8239--1997技术要求)。
(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15229—2002技术要求)。
(3)烧结空心砌块(以煤矸石、江河湖淤泥、建筑垃圾、页岩为原料,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GB/T11968—2006技术要求)。
(5)石膏砌块(符合JC/T698—1998技术要求)。
(6)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符合JC862—2000技术要求)。
2.1.3 板(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GB15762—1995技术要求)。
(2)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符合JG/T169—2005技术要求)。
(3)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23—1996技术要求)。
(4)石膏空心条板(符合JC/T829—1998技术要求)。
(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GB/T19631—2005技术要求)。
(6)金属面夹芯板。
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89—1998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JC/T868—2000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JC/T869—2000技术要求)。
(7)建筑平板。
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GB/T9775—1999技术要求);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符合JC/T564—2000技术要求);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JC/T626—1996技术要求);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符合JC/T671—1997技术要求);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符合JC/T1996技术要求)。
2.2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较大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
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断差距,主要差距有: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
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
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 多年的努力, 特别是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 不少产品从无到有, 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 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 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