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时间:2010-3-10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 作者:EMCA
核心提示:2010年1月2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办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09年度峰会”在北京汉华国际饭店隆重举行。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谌树忠在会上做了《2009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1月2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办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09年度峰会”在北京汉华国际饭店隆重举行。
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相关政府节能主管部门领导、部分省及市经委及节能中心代表、EMCA会员单位及节能服务企业代表、耗能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国际机构、新闻媒体等近500位嘉宾欢聚一堂,共议产业发展之路,同商产业发展大计。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谌树忠在会上做了《2009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国家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的方针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克服困难、化危为机实现了胜利的跨越,延续了上一年度良好的发展势头,创造了来之不易的佳绩。
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推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节能服务产业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国税总局针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扶持政策开展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创新升级年”,节能服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应用更加深入;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融资上市年”,获得股权融资的公司创下历年新高,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已经在海内外成功上市,更多节能服务公司开始启动上市计划;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战略合作年”,节能服务公司围绕技术、资本和市场相互之间的合作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多样性来说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社会贡献年”,全国各地节能服务公司在冶金、建材、电力、医药、石油化工、医院、学校、宾馆饭店等二十六个行业中2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总计实施了5500多个节能项目,涵盖了“十大重点工程”的全部内容。
本年度节能服务产业总计综合节能投资360.37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万吨标准煤,年减排1133.85万吨碳。一个绿色的、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壮大中,将为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2009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态势和成就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财政部国际司的大力支持下,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长达十多年的有力推动下,在各国各地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好形势下,节能服务产业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再一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和新的成就。
(一)产业队伍迅速壮大,从业人员突破十万大关 2009年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队伍迅速壮大的一年。截止到2009年底,EMCA会员数量新增65家,达到450家,比2008年底385家增幅为16.88%;运用“合同能源管理(EPC)”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EMCo)从2008年底386家增长到502家,增幅为30.05%。除EMCA会员外,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影响和带动下,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以EPC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从2008年底129家增长到2009年年底的181家,增幅为40.31%;从业人员自2008年底65000人增加到113000人,增幅为73.85%。 本年度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队伍在发展壮大中出现了新的动态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早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的公司经过近几年的锤炼,完成了阶段性的能力建设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找到了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开始进入快速扩张的“黄金期”。对这些公司而言,已经度过了成长的风险期,为了应对不断扩张的节能服务市场,大举招兵买马扩充团队成为在这个阶段的显著标志。如三家示范公司之一的辽宁能发伟业集团从成立之初不过十人发展到目前近千人的队伍,北京神雾从五年前不过百人发展到目前两千余人,北京奥天奇从两年前的不过四十人发展到目前的八百余人。这种类型的节能服务公司团队快速扩充壮大将成为未来几年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2.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感和节能服务市场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公司的积极参入,催生了一大批从事能源供应、房地产业、矿业等传统行业的企业业务延伸和转轨变型。如新奥集团通过世界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的咨询,将以能源供应为特征的主营业务向能源服务新领域延伸,并于2009年10月15日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签署了以整合节能服务产业资源为目标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人伟业集团从家具制造和房地产转向节能服务产业;神华集团成立了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进军节能服务领域。这种类型的企业具有或资金、或市场、或团队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节能服务产业大规模、高水平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一大批节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失时机地更新服务理念,架构新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设备销售走向全面节能服务。如智光电气作为全国最早的以高压变频器生产制造为核心业务的上市企业,于2009年12月6日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推出工业企业电气节能增效整体解决方案,并以此作为该公司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核心业务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规模持续稳步增长,综合节能投资达到三百六十亿元 1. 产业总产值从2008年417.3亿元增长到587.68亿元,同比增速为40.83%。 2. 综合节能投资从2008年253.2亿元增长到360.37亿元,同比增速为42.33%。其中合同能源管理(EPC)项目投资从2008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
3. 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133.85万吨碳。
在上一年度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09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好势头,继续成为用市场机制推动全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
1.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节能服务产业放缓了高速增长的脚步,仍然创造了同比增速40.83%的好成绩,充分显示了节能服务产业强劲的生命力。在这一年,各行各业“节能降耗”、“节能增效”的主动性进一步显现出来,大大增加了节能服务公司对客户及项目更加广泛的选择性。节能服务公司在市场投资方面显得更加理性,把控投资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
2.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体系中,诞生的三家示范公司继续担当节能服务产业的排头兵,走出了各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如辽宁能发伟业集团投资12亿建设占地500亩且建成后将形成48亿产能的节能减排产业示范园区,并借在海外实现成功上市融资之际,对国内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股权融资。山东融世华顺利实现了从一家典型的节能服务公司到金融租赁企业的跨越,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金融租赁与节能服务产业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本年度实现了主营业务过亿元的好成绩。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十多年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大批节能服务公司在过去一年继续向“做大做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创造了骄人业绩。如山东胜动当年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3.99亿元,实现总产值20亿元;湖北三环当年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1726万元,实现总产值1.8亿元,昆明阳光基业当年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3.7亿元,实现总产值2.24亿元。
3.大型国有企业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在节能服务市场一展风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展开“大资金、大项目、大运作”。如中节能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在本年仅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就达四亿元,上海汽车经营有限公司亦牛刀初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科技创新结下丰硕成果,节能服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2009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持续创新之年,也是节能服务水平全面升级之年。本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获得发明专利8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7项,获得国家和地方创新成果奖励的项目112项。本年度3月31日,山东胜动集团举资8亿元完成了占地800亩的产业园区奠基仪式。该园区的落成将成为国内第一个以燃气轮机为主打产品的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基地。4月18日,北京神雾集团投资1.6亿,同时兴建六个国家级实验室,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的化石能源节能燃烧技术研发基地。这标志着节能服务产业向正规化、专业化迈出实质性的一大步,大大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节能服务整体水平。
(四)股权融资渐入佳境,启动上市成为热点 “春江水暖鸭先知”。要看一个行业是否具有巨大的市场机遇,首先就看风险投资对这个行业追捧的程度;要看一个行业能否“造富”,首先就看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多少。节能服务公司从几年前单一依靠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担保基金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发展到现在成为众多的风险投资公司竞相追逐的对象,进而走向海内外资本市场,演绎了一幕幕灰姑娘变白天鹅的经典故事,这不仅预示了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瓶颈正在逐步打开,而且显现了节能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的特有魅力。辽宁能发伟业、哈尔滨九洲、深圳达实等公司相继在海内外挂牌上市,北京神雾、北京惠德、湖北三环、昆明阳光基业、深圳嘉力达、浙江哲达等众多公司纷纷完成一至二轮股权融资,进入海内外上市的快车道。完全可以预见,随着节能服务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核心竞争能力日益展现,获得风险投资和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将为新的热点。每年一度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发布的“最具成长潜力企业”已经成为影响资本市场投资的风向标。
(五)业内携手资源共享,互为依托实现多赢 随着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节能服务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多极的群体,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多,而且在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形成了细分的差异性和天然的互补性。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作为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的行业协会十分注重促进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信息集散平台的作用,让一家的技术成为百家的选择,让一家的需求拥有百家的依托,让一家的经验化作百家的宝典,形成了一个团结互信、节约高效、合作多赢的全国节能服务大家庭。
二、2009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 (一)哥本哈根会议留下美好期待,国际节能减排潮流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