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关键词】旅游教育; 礼仪教学; 改革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 编号: XD20100602)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蓉( 1978 ~ ) ,女,湖北荆门人;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旅游公关礼仪
詹丽( 1982 ~ ) ,女向: 旅游管理
一、引言 与其它课程相比,“学少术多”、“知易行难”是礼仪课程 的突出特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礼仪课的相关理 论,但并不能 灵 活 自 如 地 运 用 到 实 际 的 日 常 生 活 和 工 作 当 中,即便是在课堂 练 习 过 程 中 表 现 出 色 的 学 生 ,一 离 开 课 堂 走上工作岗位之 后,之 前 学 到 的 礼 仪 常 识 便 抛 之 脑 后,又 恢 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自身 能够清楚地 意 识 到,但 如 何 去 克 服,却 是 心 有 余 而 力 不 足。 可见目前礼仪课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理想的作用,迫切需要对 当前旅游礼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 一系列创新性改革。 二、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各方缺乏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现阶段我国还少有 家庭和学校在对待礼仪修养时,像对待学习成绩那样去严格 要求学生,这是造成学生对礼仪素养的忽视和欠缺的重要原 因之一。高校旅游专业对于礼仪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并没 有上升到相应的 高 度,在 安 排 旅 游 礼 仪 课 程 时,没 有 突 出 其
特殊的地位,一般都只安排 1 个学期,周学时也基本只有 2 学 时。
( 二) 礼仪课程教师的素质达不到要求。目前旅游专业 的礼仪课程一般由普通的专业教师来担任,很少经过专业的 培训和资格认证,教 师 自 身 的 礼 仪 素 养,尤 其 是 实 践 能 力 比 较欠缺,在仪容仪 表、言 行 举 止 等 各 方 面 不 能 成 为 学 生 的 楷 模,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示范、指导作用,致使学生的期望无法 得到满足,自然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
( 三) 礼仪课程教学方式落后。大多数旅游礼仪课程的 教学虽然也 使 用 多 媒 体,但 其 实 质 仍 然 是 传 统 的 单 向 式 讲 授,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的成功与否无非是决定于 教师单方面的表现。旅游礼仪课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其教 学需要通过实操训练来达到一种职业礼仪习惯的养成以及 礼仪服务技能的掌握。有些任课教师虽然也进行讲练结合, 但只是象征性的 示 范,并 没 有 真 正 组 织 学 生 训 练 操 作,学 生 得到的也只是理论性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 学习礼仪的动机和兴趣。
( 五) 课程考核方式不符合课程特点。礼仪的实践性与 应用性特点决定了礼仪课程的考核也应以实际操作的效果 来评判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但目前该课程基本上 采取与其它大多数专业课程相同的考核方式,即用笔试的方 式决定最终成绩,卷 面 所 反 映 的 是 单 一 的 理 论 知 识,虽 然 成 绩很高但却对学生以后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埋下了祸根。个 别高校的旅游专业虽然已经在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如改考试 为考查,但如何最 真 实、有 效 地 反 映 和 提 高 学 生 对 礼 仪 知 识 和技能的掌握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3 期
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黄 蓉 詹 丽
【摘 要】礼仪课程对于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基础技能,塑造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在专业 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目前该课程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论从其应受到的重视程度,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 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课程教学的方式,与实践结合的紧密度以及课程的考核方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为此,本文特 提出以下改革创新建议: 从根本上重视旅游礼仪课程的教学; 实施礼仪教师职业资格制度; 以多样化的方式增加实践 教学比重; 在教学环境中营造职业氛围; 改革礼仪课程考核的方式。
( 四) 礼仪课程教学与旅游专业情境相脱离。旅游专业 礼仪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都比较强,其教学的宗旨是让学 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掌握礼仪服务技能。但整个教 学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教室进行生的,缺乏在或模拟或真实的 职业环境中的角色体验,学生体会不到作为旅游从业者的特 殊心态,很难把自 己 融 入 到 真 实 的 职 业 环 境 中 去,更 不 用 说 培养其职业意识了。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有这样几个形式: 基于多媒体教学 课件的整合,基于 网 络 教 学 环 境 的 整 合,基 于 交 互 式 电 子 白 板的整合,基于专题网站的研究性学习等。将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于学科教学,将 文 本、图 形、图 像、动 画、声 音、视 频 等 融 为一体,对学生的 感 官 形 成 多 种 刺 激,使 得 原 来 抽 象 的 内 容 变得更加形象、具 体。 无 论 采 取 怎 样 的 方 式,都 应 该 以 学 生 为主体,从多角度,多 层 次,全 方 位 地 为 学 生 创 设 学 习 环 境,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 二) 教学方法不够人性化。很多老师都没有用过多媒 体上课,操作生疏,使 用 不 熟 练,教 学 准 备 不 充 分,教 师 对 课 件的依赖性太强,教 学 过 程 中 老 师 节 奏 控 制 不 好,讲 得 太 快 了、不详细,学生笔 记 做 不 好,讲 得 慢 了,学 生 又 生 出 疲 惫 情 绪,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资源不足。老师上课用的还是自己制作的课件,由 于各方面 的 问 题 用 的 最 多 的 课 件 制 作 软 件 依 然 是 PowerPoint,大部分老师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参与学习软件资源
的开发,只能依靠 专 业 人 员 去 进 行 软 件 资 源 开 发,而 专 业 人 员开发出来的软件资源又未必适合与现实课堂。这些现象 导致了教学中可使用的软件资源严重不足。
总的来说,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带动了教育教学的 深远变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 学有机地结合起 来,有 效 地 运 用 到 课 堂 中 去,是 每 一 位 教 育 工作者的任务。
·152·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3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