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夸美纽斯的_自然适应性原则_及其启示

夸美纽斯的_自然适应性原则_及其启示

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源自时 , 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
前进 。”(康德) 近代初期 ,运用类比法解决社会科学各学科的
理论问题 ,揭示人类社会中的未知现象 ,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
的主导潮流 。夸美纽斯顺应这一趋势 ,首创将类比法运用于教
育科学研究中 ,并取得辉煌成就 。他的这一举动 ,无疑告谕人
们 :教育科学研究应取科学的研究方法 。
(二)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在夸美纽斯看来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人的发展又有 其自身的法则 。因而 “, 我们的格言应当是 :凡事都要跟随自然 的领导 ,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 ,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 顺序的原则 。”人类的自然本性应该成为安排教育工作的出发 点 。在《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中 ,他详细地研究了儿童身体 发育成长的过程及条件 , 认为人类儿童的教育应当以其自然 素质为起点 ,不应该违背儿童的自然发展 。所以 “, 一切应学的 科目都应加以排列 ,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 ,凡是超过了他们理 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人的发展的自由和自然性要 求教育者不能用强力来强制儿童 。“知识若是不合乎这个或那 个学生的心理 ,它就是不合适的 。”即“学生不可以受到不适合 他们年龄 、理解力与现状的材料的过分压迫 ,否则他们便会在 不实在的事情上耗掉他们的时间 。" 由此 ,他进一步指出 “: 教 师是自然的仆人 , 不是自然的主宰 ; 他的责任在于培植 , 不在 变换 ……假如他发现了某门科目对于某个学生的天性是不相 合的 ,他就决不应该强迫他去学习 。”即要让每个人都顺着他 的天生的倾向去发展 。
立命 ,因而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但“顺应自然”观点的提出在 同的“秩序”, 这一秩序保证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和谐发展 。他
历史上尚属首次 。西塞罗的影响表现在他的 “天赋观念”说 说 “: 我们从考察知道 ,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 ,至于它
上 。夸美纽斯论证人生来就具有某些道德方面的品质时 ,引证 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 ,只是秩序而已 。”“秩序就叫作事
美纽斯观念中留下痕迹 。如他借用圣经的口吻 “, 人是造物中 切事物都是依靠着它的各个部分的和谐的动作的 。”并由此引
福 最崇高 、最完善 、最美好的 。”可见 ,前人的自然观成为夸美纽
建 斯“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思想源头 。


其次 , 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 、生产技术的进步 、社会的变
学 院
革及其提出的要求则成为“自然适应性”原则的现实依据 。从
的 来的 ,而是有其丰富的教育实践作根基 。所谓“自然原理”,不 ﹃自
过是作者为了论证他的教育思想而寻找的一个理论依据 。他 然
之所以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就在于他认为“在此之前没有
适 应
一个完善的学校”, 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的进行不符合事物的
性 原
自然秩序 ,“以致学校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 , 变成他们才智的 则
要的只是好的方法 , 应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事物和关于事物的
学说 , 就能很好地分辨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 、有用的和无用
的 、真实的和虚伪的 。”实践中 ,他采用了类比法 ,这种方法的
实质在于 : 从一个研究领域过渡到另一个研究领域 ,也就是采
用这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来解释说明另一个研究领域的事
物 。这种方法的作用 ,正如科学史上一些著名人士所言 “, 每当
三 “、自然适应性原则”的评议 在教育史上 , 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虽非首 次 ,但他对自然适应性原则作的全新解释 ,赋予其丰富内涵则 是创新 。并在此基础上 , 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教学体 系 。尽管他的引证 (以自然界的发展作类比) 有牵强附会之嫌 , 以及他的思想深处依然没能摆脱宗教神学的阴影 , 但这一行 动本身却有着超时空的意义 。一方面 ,表明他已初步意识到教 育工作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及教育研究 应运用先进 、科学的方法 。反映了人类对教育现象认识的深化 与飞跃 , 亦对后世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从 17 世纪 以后 , 探索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成为教育理论的共同课题 ,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亦萌发于 此 。另一方面 ,就当时而言 ,引证“自然”是一种新的 、进步的论 证方法 , 是对中世纪神权思想的有力抗争 , 是对违反自然的 “禁欲主义”和摧残儿童的经院主义教育的无情揭露与批判 , 更是希翼使人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号角 , 因而具有时代进步 性 。即便在今天看来 ,依然有其合理的因素 。教育和自然虽属 两个不同的领域 , 但自然发展的某些规律对于教育有可资借 鉴 、可供引喻 、使人们得到启发的东西 , 恰当地而不是生拉硬 扯地借助于一些形象具体的东西来说明抽象的概念 , 有利于 研究教育工作的规律 。 四 “、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启示 夸美纽斯立足前人的实践及自身的探索 , 在教育史上首 次通过引证自然 ,构建起崭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于今亦有 深刻的启示 : (一) 教育科学研究需要积极的探索精神 。《大教学论》之 所以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 与夸美纽斯的积 极探索精神密不可分 。他说 “: 我经过再三思考 ,把一切都归之 于坚定不移的自然规律和标准时 ,才写出了《大教学论》。”他
学 报
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86(3)

[ 4]高天明 . 试析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J ] . 教
○ ○
育史研究 . 1994(2)
三 年
[ 5]杨 善 发 . 试 论 夸 美 纽 斯 的 教 育 研 究 法 ———类 比 第
法 [ J ] . 教育史研究 1991(2)
一 期
参考文献 :
[ 1]夸美纽斯著 ,付任敢译 . 大教学论 [ M] . 人民教育出 福
版社 . 1979 年 7 月第 1 版
建 教
[ 2]陆志远 . 夸美纽斯适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历史启 育
示 [ J ] . 教育史研究 . 1991(1)
学 院
[ 3]龙玲玲 . 评夸美纽斯的 “自然适应性原则”[J ] . 贵
63
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及其启示
仪 淑
1 仪淑丽 2 左小文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


2 福建教育学院教育系 福建福州 350001)


纽 斯
摘 要 “: 自然适应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 。夸美纽斯所谓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指
的 ﹃自 然
神无疑值得后人效仿 。

(二) 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注重实践的累积 。众所周知 ,实践
左 小
出真知 。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源于人们丰富的教育实践 。纵观夸 文
美纽斯的一生 ,几乎没有脱离过教育实践活动 ,他长期担任教

师和学校领导工作 ,编写教学用书 ,主持教育实验 ,因而 ,夸美
美 纽
纽斯“自然适应性”思想就决不是从什么“自然原理”中引伸出 斯
西塞罗的话 ,指出 “, 德行的种子业已种在我们的心性里面 ,假 物的灵魂 。”夸美纽斯列举了诸如日月运行 、蜜蜂 、蚂蚁等昆虫
如它们能够得到发展 , 自然的本身就可以领导我们去达到一 的活动等自然现象及机械的正常运作 、乃至人体的机能 、国家
种幸福的生活 ……”人文主义者对自然的讴歌与颂扬 ,亦在夸 统治的保证等等来说明“秩序的万能的支配力”, 揭示出 ,“一
的是教育既要遵循自然界的秩序 ,又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在教育史上 ,夸美纽斯首次通过类 比自然 , 试图揭示教育内在的规律 , 这一开创性的实践 , 既奠定了教育的科学化行程 , 亦予以后人深
适 应
刻的启示 。
性 原
关键词 :夸美纽斯 ;自然适应性原则 ;启示

﹄及


“自然适应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 , 他企图 大势所趋 , 系统地论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于学校教育的多方
熠闪光 。
这种学校教育 ,必须在各方面遵循自然 。
一 “、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基础
二 “、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涵义
首先 ,它根源于古代西方的斯多葛派哲学 ,又深受西塞罗
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 既是指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普遍
思想的影响 ,更具人文主义之精华 。斯多葛派哲学主张 ,世界 法则 ,也是指教育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夸美纽斯正是
上的一切都是预先安排好的 ,命运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合理的 从这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他的教育主张 。
法则 , 人们对于自己所遭遇的不幸 , 没有摆脱的希望 , 只有逆
(一) 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即“秩序”) 来进行教育
来顺受 ,服从命运 ,顺应自然 。这种主张无疑在规劝人们安身
夸美纽斯认为 , 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共
学 报
生产力层面看 , 当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 似乎让人们感觉
二 到 :一切领域皆有其规律和法则 。如同罗素所言 “, 法则的支配
○ ○
力量在人们的想象中牢牢生下了根”。夸美纽斯受之启发 , 试
三 年
图透视自然 , 找寻教育领域的普遍规律 , 因而 , 遵循自然便成
第 为他理论构建的基点 ;从生产关系层面看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
示 从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 ,探求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 ,并运用这
面要求 , 在教育目的上提出了要培养在身体 、智慧 、德行和信
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 。今天 ,重温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教育适 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由此出发 ,他尖锐地批判了旧学校的
应自然的思想 ,仍使我们感到清新 ,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仍在熠 种种弊病 ,指出中世纪旧学校的根本错误在于违背自然 ,改革
64
敢于突破当时流行的凭借圣经准则论证的做法 , 向自然要真
理 , 以自然为师 , 运用自然的法则来解决人类的自身问题 , 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