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浅谈重庆市旅游的发展(一)
摘要:本文对重庆都市旅游的特色资源及其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发展都市旅
游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都市旅游;重庆;对策
重庆是一座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立体感的现代化城市。
发展都市旅游,绝不只是看看广场,逛逛商场,烫烫鸭肠。重庆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背景
和人文景观说明它完全是有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前景的。因此,如何把握重庆发展
都市旅游无可代替的优势,把都市旅游特色发挥到极致,将都市旅游产品建设成为世界级品
牌,成为重庆旅游乃至重庆的象征,是重庆发展旅游业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问题。
一、重庆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依托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以丰富多彩的都市和都市
生活为载体,整合都市的相关资源和产业,把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各种产业融为一体,
作为自身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和目标定位,展现都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形象,形成富有魅力的
旅游胜地,这就是都市旅游1]。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
长江上游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以及水陆空交通枢纽,创新、建设、发展和繁荣山城
都市旅游,对于促进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5]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都市现代化建设速度,
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和发展大农村的综合能力,缓解城乡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与矛盾,不断
提高城乡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其快速赶上和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重庆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历史与当代交相辉映,商贸与文化互为融合。重庆市
的都市旅游是在直辖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都市旅游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发
展规模小,只是片区性地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旅游产品还
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重庆的旅游业
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尽管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对地区性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
显。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重庆蕴藏着发展都市旅游巨大的潜力
重庆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市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
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2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7个,市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60处。它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
城市旅游资源。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才树立起“山城”重庆的城市形象,重庆
是2007年中国最美城市第六位。城市规模是发展都市旅游最基本的条件,重庆在城市规模
和功能方面也已有了自己的优势,发展都市旅游的规模和功能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档次:它
既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又是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特大城市;工商业发达,购物点
非常集中,商业街区具有国际氛围。
(二)都市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的建设宣传缺乏自身特色
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留住旅游者,为此,必须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只
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壮大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到北京和上海的旅游者不仅
仅是中转集散,并且还以那里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冲着故宫、长城等文物古迹的都市旅游
城市品牌去观光游览;是冲着商业大都会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购物。目前,到重庆的
旅游者大都是冲着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而来的过境旅游者,“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还不醒
目、不突出,旅游集散地仍是重庆的主要功能,旅游产品还没有升级为都市旅游品牌。
精品文档
。
2欢迎下载
(三)旅游时空问题及城市旅游设施规划与供给的不足
重庆的都市旅游近几年明显地表现出时空的局限性问题,这点已经有学者提出来了,笔者也
深有感触。时间问题表现在人们出游多集中在白天,空间问题则表现在出游的地方多集中在
城中心,甚至是个别中心,如解放碑、观音桥步行街。时空上的高度集中造成了热点地段的
旅游供给严重紧张,人均占用空间和使用设施设备量缩小,从而使游客的体验质量大大降低,
也影响了城市的容量,影响到重庆都市旅游的形象,也使得“重庆三宝”之一的夜景旅游资源
和城市其他区域的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浪费。南滨路是市民和游客欣赏夜景的好去
处,但是这个休闲带的旅游设施供给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重庆人都引以为豪的城
市中心解放碑,密集的高楼大厦与身旁矮小的破烂旧式建筑完全不协调,与“购物天堂”的美
誉也不协调。另外,各个城区的过渡连接区域,尤其是山坡上杂草丛生,树木无人管理,甚
至在山坡墙面上有从山上流下的难看水流,严重影响重庆的都市形象。
(四)重庆都市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重庆发展都市旅游以来,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已经有了显著改进,
但是综合素质仍然不高,旅游从业人员与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从业人员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虽然饭店、宾馆、交通等各方面的配套设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其旅游综合服务
水平不高。旅游者在景区景点入口的滞留、游览过程中对景区主题不清楚,大多停留在观光
层次。旅行社及导游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尤其在各旅行社的价格竞争中直接影响着旅游
者的出游质量,而导游服务质量也同样是旅游者评价都市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重庆都市旅游市场定位思路需更新
市场定位的正确与否,决定都市旅游发展的成败。都市旅游作为一个产品最终要走向市场,
接受市场的检验。而无视市场之手,盲目开发产品,最终将遭到市场的报应,这已经为许多
地区失败的经验教训。新的休假制度的出台和人们需求日益扩大的情况下,重庆都市旅游的
市场定位也应相应的有所变化和调整。
三、重庆都市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水平,加强都市旅游开发意识。将都市旅游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
形成全民参与的态势。
2.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旅游是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求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人才来支撑。都市旅游涉及的行业众多,而这些行业往往需要旅游专
业人才,发展都市旅游必须抓紧培养人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
训、持续培训。要严格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
3.建立和完善都市旅游的管理体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都市旅游形象8]。加强对重
点旅游项目的前期论证,协调利用各方的旅游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行业自律管
理,为都市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和良好的运行环境,把都市旅游培养成为城
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认真思考重庆都市旅游形象的定位问题,加强自身特色
定位本身就意味着“牺牲”,因为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要素是非常多的,具体就重庆而言,
就体现在“重山重水的山城风貌”、“高峡平湖的三峡风光”、“几度迁徙的移民文化”、“朝天汇
流的码头文化”、“抗战时期的陪都文化”、“英勇不屈的红岩精神”、“直辖重庆的新兴成就”
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重庆独有的旅游资源,但要在短短的一句形象口号中体现出来,不可
能。我们可以建构起重庆都市旅游形象的结构。如果要为重庆都市旅游提出三条形象口号并
不太难,譬如“风云际会的二战远东名城、雄伟豪壮的山水园林城市、热力四射的西部经济
中心”,但如果要提出一条形象口号,“西部风采,热力重庆”更为合适。如果把三峡这一重
庆最为重要的旅游要素包括进来,则可用“神奇西部、热力重庆、风光三峡”这一形象口号
精品文档
。
3欢迎下载
7]。
(三)解决重庆的时空局限的问题,从整体上规划城市风光建设
要解决时间问题,可以充分重视夜景旅游资源的开发。重庆夜景是重庆的一大名片,也是重
庆一大“宝”,既然白天的旅游供给不足,就应当充分利用夜晚的时间来分散游客的流量4]。
在城市建设上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更应注意整体效果,达到完整统一。对一些影响整
体风格的建筑和设施加以重点规划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