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通基础知识培训
TCP采用重传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所以不适合在
低速的链路上使用。 UDP的报文格式 16 bit source port 16 bit UDP length 16 bit destination port 16 bit checksum data
常用的TCP和UDP端口
常见的TCP和UDP端口分为三类: 1、端口范围1~1023,为众所周知的端口来标识标准的服务,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 传输层
HTTP、Telnet、FTP、 SMTP、POP3、etc
提供应用程序网络接口
TCP/UDP IP
ICMP
建立端到端连接 寻址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
ARP/RARP Ethernet、802.3、PPP、 HDLC、FR、etc
底层
物理介质访问
接口和线缆
二进制数据流传输
Send 1 NEXT 2
1 2
Acknowledge 4
Send 3
Send 4,5,6
Acknowledge 5
Send 5,6,7
UDP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是无 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UDP使用ICMP来通告发生的错误和其 它信息。通常来说,UDP的传输效率较高。 TCP和UDP的区别: TCP是可靠的协议,适合于要求可靠、安全高的应用程序; 而UDP适合对时延敏感的应用程序。
数据封装过程
数据的封装过程: 当一个应用层的数据最终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经过协议栈的每 一层,数据封装在该层并打上相应层的包头 20~60
TCP header DATA DATA transport application
20~60
IP header
TCP segment
TCP header DATA
TCP
IP 报文是无序到达目的地,而 TCP 可以对接收的数据进行 重新排序,然后传给应用程序。 流量控制, TCP 连接双方都有一个固定的缓存空间,接收
方只允许发送方发送缓存空间能接收的数据。
在TCP层,应用层的数据以TCP片段(segment)发送给IP层;
TCP报头格式
16 bit source port number
面向连接:在交换数据包之前,通信的双方必须建立起TCP
连接; 可靠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送的 TCP 数据都需要经过确认,如果没有接受到确认, TCP将重传。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大小。 TCP头部和数据部分都需要检验,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TCP 总是将应用层的数据分割为发送方认为最合适大小的 报文。保证有效地传递数据。
1023
21
Syn x
Syn y,Ack x+1 Ack y+1
Passive命令
在服务器接受到客户端的 Passive 命
令之后,服务器进行应答,将服务器的IP 地址和一个给客户的临时端口给客户端。
连接,这样防火墙可以自动检测来
自外部的连接。
telnet
Telnet 是一种远程登陆程序,它可以使主机通过网络登陆到 远端的主机上,进行操作。 Telnet 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使用一个
TCP的连接。
用户在客户端输入的每个字符都将由终端发送到服务器端,服 务器进程进行响应将以字符回显到终端上。 1 、 Telnet 服 务 器 使 用 23 端口号。 2 、如果需要密码和用户 名,服务器进程将需要客户端 输入密码和用户名。 Syn x Syn y,ack x+1 telnet 客户端 1025 telnet 服务器
R
G
C
K
S S Y I
H T N N
16 bit TCP checksum
16 bit urgent pointer Option data
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TCP连接的建立 需要经过3次握手之后,才能建立起TCP连接。 X:表示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段的序列号; Y:表示接受方发送的数据段的序列号;
123
137 139 138 53 1812
HTTPS
443
RADIUS(计费)
1813
FTP模式
FTP的连接包括两个端口,21 端口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传输命令 的,20端口是数据传送的连接。FTP服务程序一般会支持两种不同 的模式,一种是Port模式,一种是Passive模式 Port模式:当客户端C向服务端S连接后,那么客户端C会发 送一条命令告诉服务端 S(客户端C在本地打开了一个端口 N),当 服务端S收到这个Port命令后就会向客户端打开的那个端口N进行连 接,这种数据连接就生成了。 Pasv模式:当客户端C向服务端S连接后,服务端S会发信息 给客户端C,这个信息是(服务端S在本地打开了一个端口 M),当
它向上层提供统一的IP数据报,使得各种物理帧的差异性对上层协
议不复存在。 互连网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
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转换协议ARP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唯
255.255.0.0 255.255.255.0
掩码的使用
掩码用途:确定网络地址,确定网络中地址的数量 例如:220.238.45.173/255.255.255.224 地址 掩码 广播地址 11011100.11101110.00101101.1010110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IP地址的分类
为了便于对IP地址进行管理,同时还考虑到网络的差异很大, 有的网络拥有很多的主机,而有的网络上的主机则很少。因此 Internet的IP地址就分成为五类,即A类到E类。这样, IP 地址分 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地址。
类别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前几位数字
0 10 110 1110 1111
发送方
Syn x
接受方
Ack x+1,Syn y
Ack y+1
TCP确认机制
TCP连接建立后收到数据序列 4,5,6,其处理过程将是: 4马上
提交给用户并向发送方确认,6在接收队列中等待,直到5到达。在
等待过程中不对 6进行确认。发送端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对端的确 认就重传。这就是TCP的确认——重传机制,也是TCP传输可靠性的 保证。
范围
00000000-01111111 10000000-10111111 11000000-11011111 11100000-11101111 11110000-11111111
十进制
0~127(127保留) 128~191 192~223 224~239 240~255
IP地址
表示方式: 为方便起见,一般将32bit的IP地址中的每8个比特用它的等效 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例如,有下面 这样的IP地址: 00001010 11010110 10100111 10000011 这是一个A 类 IP 地址,可记为 10.214.167.131 ,这显然更方便 得多。
一的 32bit的地址。 IP地址的结构使我们可以在 Internet 上很方便
地进行寻址,这就是:先按IP地址中的网络号码net-id把网络找到, 再按主机号码host-id把主机找到。所以IP 地址并不只是一个计算
机的号码,而是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台计算机。
IP地址由两个字段组成,即: 网络号码字段net-id; 主机号码字段host-id。
客户端C收到这个信息后,就可以向服务端 S的M端口进行连接,连
接成功后,数据连接也建立了。
FTP Passive模式
由于port模式存在安全的问题,现在大多数的客户端使用被动 模式(passive)。 控制通道建立过程: ftp 客户端 ftp 服务器 数据通道建立过程: ftp 客户端 ftp 服务器 1024 1111 Syn x Syn y,Ack x+1 Ack y+1 客户端主动发起数据通道的 TCP
掩码
掩码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掩码的表示方法和IP地址一样,有十进制和二进制两种表示方
法,对A类、B类、C类地址的掩码为:
类别 A类 二进制表示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十进制表示 255.0.0.0
B类 C类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如FTP、SNMP,SMTP,TELNET
2 、端口范围 1024 ~ 49151 ;注册端口号用来标识那些已经向 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注册的应用
3、私有端口号是非注册的并且可以动态地分配给任何应用, 私有端口为49152-65535;
数通基础知识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了解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
了解TCP、UDP协议 掌握IP地址和子网划分 了解ARP、ICMP的概念和原理
目
录
1、OSI参考模型 2、TCP/UDP协议 3、IP协议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OSI模型 Application Presentation Session
主要包括netbios,appletalk,radius等。
OSI参考模型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 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 制问题。 传输层协议:包括TCP/UD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