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
【摘 要】本文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
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
前言
应收账款是一种重要的债权性流动资产,也是风险最大的货币
性资产。若管理不善就会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影响正常的生产
经营。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管理。
1、相关概念介绍
1.1应收账款的涵义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由
于赊销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
的款项,包括代付的运杂费。它是由于赊销而产生的,其本质是商
业信用。
1.2应收账款的积极作用 (1)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赊销是企业扩大销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宏观经济不景气、
市场萎缩和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是抢占市场的重要方式,对企
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减少库存,降
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
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
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将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不但可以提高
企业的偿债水平,增加资产的流动性,而且也能减少费用支出和损
失的发生。
1.3应收账款的弊端 (1)造成账面利润虚增。在权责发生制基
础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
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2)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成本。应收
账款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只要企业持有
应收账款,就有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支
出。赊销导致企业的资金流与物流不一致,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
账销售收入,会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
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支出;(4)延长了营业
周期。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到现金为止的
这段时间,为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应收账款造
成企业营业周期的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
淀在非生产环节,致使企业出现账面盈利而无现金购买原材料、发
放工资等现象,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由此可见,赊销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如若管理不善、运
用不当就会起负面作用,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影响正常的生产
经营。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管理。
2、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为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只顾眼前利益而
忽视长远利益,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从长
远来看,容易引发企业营运资金链的断裂,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
虚增销售收入,夸大营业利润,造成其经营难以维持甚至破产。
2.1对客户的资信状况了解不足、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对往来客
户的信用进行评价是从源头上扼制呆账、坏账的重要途径。在没有
对购货方进行严格的资信调查之前,为增加利润,盲目地通过赊销
不断扩大销售,这样的做法是相当危险的。如不能及时收回货款,
高额的应收款项必将影响流动资金的周转,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
出,坏账、呆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甚至引发财务危机。
2.2管理机制不健全 有些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机构设置
简单,甚至出现一人独权现象,管理观念落后。不借助现代化的理
论及方法对应收款项进行管理。有些企业对应收款项的管理虽制定
了规章制度,也形同虚设。只是写在书里,挂在墙上,实践工作中
没有落到实处。有些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总销量,往往只将工资
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
2.3维权意识不强 现实生活中,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
道路的确比较艰难。从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
裁定与执行有一个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有的即使追回了货款,除去费用已所剩无几,使许多企业丧失了运
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
3、应收账款管理目标
企业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既是自身解决历史遗留包袱的迫
切需要,也是为了不断适应我国信用市场环境,全面提高应收账款
管理水平,提升公司价值的需要。
3.1清理历史遗留欠款,增加公司效益,确保当期销售收入的实
现 企业销售的货款如果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影响资金周转。而应
收账款周转天数不仅反映财务人员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
销售人员的工作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
款周转天数,不但能够确保收入的最终实现,而且有助于提升公司
内在价值。
3.2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应对不容乐观的宏观环境,防范
应收账款风险 (1)法制环境不健全。国家虽然搭建了市场经济下
企业经营的法制环境,但由于受体制、机制的影响,执法环境上不
够健全,尤其是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制度方面,更显得单薄、
软弱,执行乏力;(2)国内的信用市场环境不容乐观。虽然我国市
场经济逐渐深入发展,信用环境不断改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
的基础还比较落后,整体信用危机仍然比较普遍。西方研究机构认
为,加上隐性坏账,中国企业的坏账率(坏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在10%以上,而美国企业的坏账率只有0.25%-0.5%,两者相差是10
至40倍。这些因素无疑客观上为拖欠行为提供了温床,也增强了
我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决心。
4、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企业可分别从建立组织机构、健全相关政策、加强过程控制、
建立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4.1组织机构 应收账款管理的过程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法
律及企业长短期发展战略等多方面的较复杂的工作,因此成立一个
综合功能强的专业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如设立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领
导小组或办公室,由企业相关领导亲自主抓工作,财务、经营、企
管、审计等相关业务部门各司其责,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确保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2健全相关制度 企业应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相关政策,如明确
奖励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坏账核销办法、债务重组政策以及应收
账款日常管理制度等,使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3强化过程控制 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到欠款形成的
每一个环节,包括分析调查、跟踪了解、定期签认、及时催收。企
业定期分析审查相关报表,通报企业欠款水平,并就欠款金额较大
或存在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制定清理计划,部署下一步清欠工
作。建立并使用授信销售工作平台,将计划、仓储和财务等职能部
门的审批权限固化于系统,采用信息手段强化应收账款过程控制。
4.4建立考核机制 绩效指标既是工作目标,又是工作方向。企
业管理层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可行的应收账款管理
目标,包括确定分项指标、测算指标额度、及考核内容等,同时制
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对应收账款进行行之
有效的管理。
结束语
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从机构设
立、完善政策、过程控制、加强考核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性管理,
减少应收账款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