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精神——济世情怀

鲁迅精神——济世情怀

鲁迅精神——济世情怀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9302430005 张淼

摘要

从鲁迅思想与鲁迅精神入手,着重探讨了鲁迅精神的济世情怀,
提出鲁迅精神即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林立的鲜血”的
精神。在其写作立场和行为立场体现鲁迅精神。鲁迅精神的意义,可
以帮助个人完善人格,可以帮助社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鲁迅精神 济世情怀 正视 批判

一、鲁迅思想与鲁迅精神
如果要讨论鲁迅的精神,我们首先得对鲁迅的思想有粗浅的理
解。不然,如何从其复杂的思想中抽离出其精神呢?鲁迅思想是一个
精深博大的体系。但是,它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脉络和历程的。学界公
认,在辛亥革命时期,鲁迅提倡“立人”、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
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提倡反传统、提倡科学、民主与思
想革命:在30年代,鲁迅提倡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化建设与抗日救亡结
合。
鲁迅的思想和鲁迅的精神在某一层次上是统一的,正是由于鲁迅
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之中,鲁迅的精神也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
连的。
以鲁迅立人思想的提出为例,鲁迅在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中,
就提出了“立人”这一命题。对人性,国民性进行探讨,其目的是为
了拯救惨淡的现实社会,唤醒国民。立人思想在鲁迅精神层面,表现
的则是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与此同时,从鲁迅的诗句"寄意寒
星茎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辍”,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精神中的忧国忧
民与与赤子心、使命感。思想是会变化的,正如前文所述,但是精神
却保持着相当程度上的稳定性。
二、鲁迅的精神——济世情怀
稳定,并不代表鲁迅的精神是简单的。作为一个对中国社会、中
国国民有深入思考的人,鲁迅的精神有其复杂性。它的内容非常丰富。
是鲁迅身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是他面对残酷的现实而秉
持的的正义感、责任感和道德底线。同时,身为一个社会底层人民权
利的捍卫者,是他那种永远站在弱者一方,与掌权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从而维护来自民间的正义原则,维护每个国民的尊严和自由。身为一
个理想主义者,是他对全体国民、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关注,是对大同
理想顽强不懈的追求。鲁迅有着济世雄心,鲁迅精神可用济世情怀概
括。
从另一角度看,鲁迅精神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国家民族
命运的强烈关注,直面社会人生,决不逃遁。二是坚持启蒙立场,敢
于对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劣根性作无私的批判。总而言之,“鲁迅精
神”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精神。
1、 鲁迅的济世情怀在他的写作立场的体现
鲁迅弃医从文,试图通过其作品拯救万万国人。比如说,鲁迅在
他的杂感文中批判了诸如蒙昧、落后、凶残、横暴、迷信、懦弱、巧
滑、奴性等国民性的弱点,在他的小说中,特别是《阿Q正传》中创
造了阿Q这个中国人品性的典型,其“精神胜利法”深刻地体现了国
人麻木不仁的心灵,是讽刺,也是痛心。他是坚决地写,坚决的批判。
一直到晚年,鲁迅还在批判自欺欺人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透过思想
与精神的深入解构治疗中国人的精神的病症,从而达到济世的目的。
2、 鲁迅济世情怀在行为立场上的体现
他不愿做为虎作伥的走狗,也不愿做避世自保的犬儒,虽然唤醒
民众的任务艰巨而痛苦,要付出常人不敢承担的代价,还要面临失败
和失望的阴影,但他还是选择做一名斗士,与一切黑暗和不公正做斗
争。比如,鲁迅震惊于国民党的清党运动,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
职务,并且一直停留在白色恐怖的广州。这是他的斗争。
三、鲁迅精神的意义
1、拷问自我,完善人格
思想的价值追求,是追求解放人类和独立自由的精神。鲁迅在审
视民族的国民性顽疾、在审视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在自觉地审视自己,
文中往往带有“择心自食”的灵魂拷问。在这样的拷问中完善自我的
人格。鲁迅在深刻的自我发现和严酷的自我审视中达成自我超越。
自我的不段审视和超越正是当代青年需要去追求的。物欲横流易
使人们丧失这种对社会,对自我的批判精神,因为人们追求物的享受
而非思想的思辨与精神的提炼。青年人尤其容易陷入这种不好的的风
气。如果能够学习鲁迅精神,不断拷问自我,完善人格,心怀济世之
心,方可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心。
2、批判社会,追寻正道
人们一旦陷入赤裸裸的物欲,就必然要损毁既有的价值体系、道
德规范和社会正气,从而走上
一条金钱至上、人性匮缺的不归路。而鲁迅对于社会的批判,对
于国民劣根性的分析,让我们能够正确得分析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
鲁迅精神的对于社会的意义,就在于其能指导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
这种批判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1)[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fA].鲁迅全集(第4卷)Ⅱ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
[3]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A].鲁迅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1.
[4]鲁迅全集.第ll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鲁迅.题辞·野草[A].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鲁迅:狂人日记[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