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绿篱的概念、种类、功能、配置、在城市中的应用现状及栽植养护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绿篱;配植;应用浅谈绿篱在城市中的应用王颖(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陕西安康,725000)一、正文1.绿篱[1]的概念林带中凡是有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的株行距,单行或行排列而构成的不透风结构,称为绿篱或绿墙。
2.绿篱的种类[2]2.1绿篱[3]根据不同的高度分类高绿篱:主要用于降低噪音、防尘、分隔空间,多为等距离栽植的灌木或小乔木可单行或双行排列栽植。
特点是植株较高,一般在1.5米以上,群体结构紧密,质感强,并有塑造地形、烘托景物、遮蔽视线的作用。
中绿篱:在园林建设中应用最广,高度不超过 1.3 米,宽度不超过 1 米多为双行几何曲线栽植。
中绿篱可起到分隔大景区的作用,达到组织游人、美化景观的目的。
矮绿篱:多用于小庭院,也可在大的园林空间中组字或构成图案。
高度通常在 0.4 米以内,由矮小的植物带构成,游人视线可越过绿篱俯视园林中的花草景物。
2.2绿篱根据功能和观赏要求分类常绿篱:由常绿树组成,是最常用的类型。
常用植物有松、柏、海桐、丁香、女贞等。
花篱:由观花植物组成,为园林中比较精美的绿篱,多应用在重点区域。
常植物有桂花、月季、迎春、木槿、绣线菊等。
果篱:许多绿篱植物,果熟时可以观赏,别具风格。
常用植物有紫珠、枸骨、火棘等。
刺篱:在园林中采用带刺植物作绿篱可起到防范作用,既经济又观。
常用植物有枸骨、枸杞、小蘖等。
蔓篱:在园林或机关、学校中,为了能迅速达到防范或区分空间的作用,常先建立格子竹篱、木栅围墙或是钢丝网篱,然后栽植藤本植物,使其攀缘于篱栅之上。
常用植物有爬山虎、地锦等。
编篱:为了增强绿篱的防范作用,避免游人或动物穿行而把绿篱植物的枝条编起来,制作成网状或格栅的形状。
常用植物有木槿、雪柳、紫穗槐、杞柳等。
3.绿篱植物的选择一般来说,绿篱树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萌蘖性和再生力较强,容易生不定芽,分枝密,耐修剪。
其次是叶片小而密,花小而密,果小而多,易于移植,能大量繁殖。
第三,需要有一定的生长速度。
4.绿篱在园林中的功能4.1防范及围护防范是其最古老、最普遍的功能作用,以阻止行人进入[4]。
绿篱选择一般均为高篱、树墙、刺篱等,一般不用整形,但观赏要求较高或进出口仍然应用整形式;组织游人的路线、不能通行的地段如观赏草坪、基础种植、规则观赏种植区等用绿篱加以围护,通行部分则留出路线。
4.2作为屏障和组织空间园林中常用树墙来屏障视线或分隔不同功能的园林空间,一般采用高绿篱形式,以屏障视线,隔绝噪音,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4.3绿篱的造景[5]功能直接构成园林景观[6],作为装饰性图案或主景:园林中经常用规整式的绿篱构成一定的花纹图案,或是用几种色彩不同的绿篱组成一定的色带,以突出整体美。
如欧洲规则式的花园中,常用针叶植物修剪成各式图案。
园内用绿篱作为主景的例子很多,多用彩叶篱构成色彩鲜明的大色块或大色带。
一般将彩叶篱植于空间的视觉焦点处应用,成为景观和观赏处的中心点。
也可以作为镶边、模纹图案、色带等。
树篱因其造型和植物种类的各种组合,形成季相美、图案美、色彩美。
特别是通过不同的植物合理配置,形成具有观赏性的绿墙、绿篱。
还可以采取特殊的种植方式以构成专门的景区(如迷园),如在国外所流行用绿篱而做成的迷宫。
作为背景植物衬托主景[7]:园林中多用各式各样的常绿绿篱、绿墙作为某些花坛、花境、雕塑、喷泉及其它园林小品的背景,以烘托出一种特定的气氛。
作为喷泉或雕像的背景,可使白色的水柱或浅色的雕像衬托得更加鲜明、生动,高度一般要与喷泉和雕像的高度相称,色彩以选用没有反光的暗绿色树种为宜。
在一些纪念性雕塑旁常配植整齐的绿篱给人以肃穆之感。
在一些小品旁配植与其高度相称、无反光的暗绿色绿篱,可以挡游人视野,使小品更突出。
作为花境背景的绿篱可以衬出百花更加艳丽,一般均为常绿的高篱及中篱。
作为构成夹景和营造意境的理想材料:用绿篱组织夹景,强调主题,起到屏俗收佳的作用。
园林中常用一条较长的直线布置景色较别致的景物,以构成夹景。
绿墙以它高大、整齐的特点,最适宜用于置两侧,以引导游人向远端眺望,去欣赏远处的景点。
用绿墙构成透景效果;透景是园林中常用的一种造景方式,它多用于高大的乔木构成的密林中,特意开辟出一条透景线,以使对景能相互透视。
园林中也可用绿墙下面的空间组成透景从而构成一种半通透的景观,既能克服绿墙下部枝叶空荡的缺点,又能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
突出水池、场地或建筑物的外轮廓线:园林中有些水池、场地或建筑具有丰富的外轮廓线,可用绿篱沿线配植,强调线条的美感。
绿篱还可以结合地形、地势、山石、水池以及道路的自由曲线及曲面,运用灵活的种植方式和整形技术,构成高低起伏,绵延不断的园林景观。
例如用竹类做绿篱,如观音竹双行列植于草坪或建筑物的周围,不但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多样化的美感,而且还与修剪过的植物造型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
4.4绿篱的遮挡功能在园林中,常用绿篱的遮挡功能,将一些劣景和不协调的因素屏障起来。
绿篱或绿墙可以用来遮掩园林中不雅观的建筑物或园墙、挡土墙垃圾桶等,也可将周边的劣景或与园内风景格格不入的建筑等遮挡住。
常用方法多在不雅观的建筑物或园墙、挡土墙等的前面,栽植较高的绿墙,并在绿墙下点缀花境、花坛,构成美丽的园林景观。
也可应用高篱或树墙将园林内的风景分为若干个区,使各景区相互不干扰,各具特色。
5.绿篱的配置原则与方法5.1绿篱的配置[8]原则要符合功能要求:要根据功能要求科学选用绿篱植物,并采用符合功能要求的配植形式和手法。
不同的绿篱植物有着自身特有的特性并能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例如我们要营造做为雕像、小品等背景的绿篱时,就要选用高度一般要与雕像或小品的高度相称,色彩没有反光的暗绿色树种,一般为常绿的高篱及中篱。
我们要应用植物进行人工造型时,就要选用枝叶密集和不定芽萌发力强的树种,因具有易整形的特性,并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整形。
我们要建以欣赏为目的的绿篱时,就要选用花、叶、果观赏价值高的绿篱植物,在配置时以设置观花篱、彩叶篱、观赏模纹篱、观果篱等形式。
要设置具有防护功能的绿篱时,常选用带剌的绿篱植物,并采用高篱或树墙的形式。
总之,功能要求与绿篱的配植要相一致。
要符合科学性原理:在绿篱中应用的直接对象和创作元素主体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植物材料。
而植物材料除了具有美学要素,同时具有生物学的特征。
要达到配植方案的预期效果,植物正常、健康生长是前提。
因此在配植中要在对环境进行分析调查和充分了解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绿篱植物并进行科学配植。
因此,在绿篱配植前,首先要调查分析环境特征,明确各环境因子。
然后要根据功能要求选用能在此环境因子中正常生长发育的绿篱植物,使要应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相适应。
通常的做法首先是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植物。
其次是尽可能的选用“乡土树种”,主要是选用当地有代表性的植物,也包括引种成功的绿篱植物。
最后要注意植物间种间关系进行科学配植。
配植要符合艺术性原理:在遵循科学性原理的前提下,绿篱的配植也要符合形式美法则。
首先要求在绿篱配植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植物本身的观赏特征,使不同绿篱植物的形态、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既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这样,显得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其次要根据造景需要,特别是当绿篱作为背景时的应用,要与雕塑、喷泉、园林建筑、小品等形成对比,突出雕塑喷泉、园林建筑、小品等。
再次要有韵律与节奏。
单一种树种等距离排列形成的绿篱有一种“简单韵律”之美;两种以上绿篱树种搭配,应根据不同绿篱树种的特性进行分段交替重复,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
配植要突出地方特色:绿篱配植除要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还要有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特色主要的途径就是应用本地具有特色的乡土绿篱。
由于各个城市规模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
配植宜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和配置手法多样化:随着“生态园林”的提出,单一植篱在生态功能、观赏特性等各方面都较差,要使绿篱这一园林形式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在绿篱配植中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使多种植物种类在绿篱中有机配合,发挥更好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
特别是自然式绿篱的配植,要在符合生态学原理前提下,选用多种绿篱树种进行科学搭配混栽。
5.2绿篱的配置[9]方法不同植物组合:需要在配植上实现多种植物组合,在一条绿篱上应用多种植物。
如采用几种不同的树种针叶树种、大叶树种、小叶树种各做为绿篱的一段。
宽度不一:在一条同一树种或不同树种的绿篱上,有宽有窄,宽窄度不一样,一段宽(如 60 厘米 - 70 厘米)、一段窄(如 30 厘米 - 40厘米),宽窄相间,看过去好像有个曲线,增加美感。
高矮相间:在一条绿篱中把一段修剪成高(如 1 米),一段矮(如 50 厘米),这样高高低低,很像城墙的垛口,显得很别致。
不同造型相结合:在一条绿篱上按照不同植物的长势制作不同的造型。
例如一段剪成平顶的植物(如黄杨)夹着一棵修剪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植物(如侧柏)。
不同颜色的相间组合:一条绿篱由红叶植物、黄叶植物、绿叶植物或者深浅绿色植物相间组成,使绿篱更加多彩、艳丽。
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搭配[11]: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组合形成鲜花烂漫、气味芳香、五彩缤纷的花蓠。
在配植中,特别要注意尽可能做到三季有花,并且花色多样、花朵繁密、花色芳香。
篱笆与绿篱植物相结合:绿篱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用篱笆与植物一起构成的一种垂直绿化形式。
这既可满足迅速实现防御功能,又可实现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及美化功能。
与地形相结合:自然式绿篱在增强或减缓地形变化方面很有功效,特别是椭圆或圆形的自然式绿篱更易与形状相似的土丘相统一。
而且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更容易营造气氛,或宁静深邃、或活泼可人。
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绿篱的种植密度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树种、苗木规格和种植地带的宽度及周边环境而定。
在人行步道、花坛、喷水池边沿,因范围较小,可设为单行。
在苗圃、果园四周作为防护绿墙时,需多行栽植。
双行或多行栽植时一般株行距为 0. 3- 0. 4 米左右,三角形定植为宜,绿篱的起点和终点应作尽端处理,从侧面看来比较厚实美观。
结合养护管理水平进行配置:养护管理水平的不同也是配植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养护管理水平较高处方可设置需要精心管护的观赏模纹篱或造型绿篱等。
在一些养护管理水平较低处,配植宜选用生长慢、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的植物进行自然式绿篱配置。
6.绿篱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现状[10]6.1道路分车带主要形式:满铺绿篱:中间种有大型花灌木或分枝点较高的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