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思维与创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内容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临床医学的创新教育研究”全国协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之一。
除绪言,分思维科学概述、医学思维与学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技法训练、创造力培养、成功者的成才因素及其规律、医学创新性项目的社会实践,共7章。
以最新的医学科学和思维科学发展的成果为依据,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较系统地阐述了思维与思维科学、创造性思维的脑功能基础和医学思维的基本原理、特征、类型、方法,医学科学家的个性品质和成功之路的历史轨迹,以及大学生创新性社会实践的项目报告。
[课程目标]思维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组成部分之一,是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的角度,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通过临床医学思维和创造型思维的系统学习,以正确的思维方法归纳整理和医学学习思维,并指导在临床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改革思维方法,进而培养哲学思辨能力,从而达到充分开发潜能,提高医学思维的能力和效率。
[使用X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护理学专业;专升本层次教学内容和学时数序号授课内容授课时数实验时数1 思维科学概述 4 /2 医学思维与学习 4 /3 创造性思维4 /4 创造性思维的技法训练 4 /5 创造力培养 4 /6 成功者的成才因素及其规律 4 /7 医学专题创新性社会实践 4 /8 复习 2 /合计30 /[考核要求]1、本课程考核能力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其含义是:(1)了解:要求准确地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述。
(2)熟悉: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在熟悉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有关的概念、原理,分析和理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考试形式:开卷考试,由单选题、配伍题、问答题和论述题构成。
解答论述题需结合案例分析实际应用。
试题难易比例,掌握占40%,熟悉占50%,了解占10%。
试卷中各章节考题所占比例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各章教学时数比例大致相等。
[教材]1、课程选用教材:《医学思维与创新》谢宗豹林蕙青主编XX科学技术2005年1 月第一版2、参考教材:《来自学术前沿的报告——边缘地带》宋正海孙英龙主编学苑出版+第一章思维科学概述[学习要求]掌握:脑的神经系统的物质结构层次与赫曼提出的全脑创造过程模式;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念差异,创造性思维的动态模式构建。
熟悉:思维的一般概念;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科学的层次与学科构成;科学思维的六大要素。
了解: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外延关系;思维科学的科学理念与时代的需要;思维的共振性特征。
[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内容]从恩格斯和钱学森对思维的描述出发分析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观念差异,构建医学思维与创新课程体系。
介绍了思维的特征、外延关系及基本形式;阐述了思维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与学科构成;提出了将学科研究的重大进展在构建创造性思维的动态模型,促进思维的表达与开发方面,跨越了脑科学与教育的鸿沟,归纳了科学思维的六大要素。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形式逻辑思维不包括:A、演绎逻辑B、辩证逻辑C、归纳逻辑D、类比逻辑2、非逻辑思维包括: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想象D、立体多向思维E、以上都是二、简答题:赫曼提出的全脑创造过程模式。
第二章医学思维与学习[学习要求]掌握:临床诊断决策思维失误的原因与危害;诊断性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循证医学思维的参与因素、实践方法和目的;学习高原现象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教师的职责义务。
熟悉:医学思维方法的概念、特征;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思维的概念、形成以及医源性疾病的预防;循证医学思维的基本涵义;知识建构的三种途径、不同特点。
了解:医学思维的概念、产生与发展、类型及特征;几种具有模式意义的学习方法;研究型学习方法基本概念及设计思路和原则。
[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内容]从清华大学铊中毒女学生网络求医循证的经历出发,介绍医学思维方法概念特征,知识构建的三种途径与不同特点;结合医患关系基本模式阐述了临床医护诊治决策思维的基本步骤及其失误案例分析,提出了临床循证思维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
从时代需求出发,介绍了具有模式意义的学习方法和研究型学习,分析了“学习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思维科学的层次分类中没有:A、基础科学B、技术科学C、应用技术D、社会科学2、医学思维方法的特征除外:A、个体性B、动态性C、时间性D、必然性E、医患互动性二、简答题:科学思维的六大要素。
第三章创造性思维[学习要求]掌握:创造性思维来源与基本形式;收敛思维中的演绎推理;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实施步骤。
熟悉: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征;发散思维的概念和形式;创造性思维的主、客观条件及形成条件。
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内容]从第一届中国创造学学术研讨会上的回形针用途研究引发,介绍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来源以及发散思维的八种形式和收敛思维的五组形式,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五种能力,开发大脑的脑干,边缘系统、脑皮层三位一体功能,以及与小脑协同作用。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循证医学是指:A.一种思维方法B.一个临床专科C.一门医学科学D.一种学科门类二、简答题:1、创造性思维的主观条件包括2、创造才能的表现形式第四章创造性思维的技法训练[学习要求]掌握:常用的七类创造性技法及其组合创造技法中的信息交合法和群体激智型中的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熟悉:观察发现型、列举型、组合型、系统分析型、逻辑推理型、检核提示型、群体激智型创造技法。
了解:精选创造性思维的技法要点。
[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内容]从法国科学家巴斯特发现酸酒中的细菌引发,创造性技法精选的要点,介绍常用的七类二十八种创造技法。
现场进行综合思维能力测验、文字、数字记忆测试,七种智力开发的训练。
在判断性格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克服“职业枯竭”的表现状况和预防措施。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主要不是:A、科学性B、实践性C、独创性D、探索性E、理论性2、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除外:A、模型论B、物理方法C、数学方法D、信息分析法E、整体论二、简答题:发散思维的基本形式。
答:逆向、侧向、想象、联想、灵感、直觉、假设、系统思维。
第五章创造力培养[学习要求]掌握:创造力的概念和作用;类创造力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创造才能的表现形式。
熟悉:假创造力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创造力的结构及其活动的模式。
了解:创造性活动的模式(创造过程);阻碍创造力培养因素;创造气氛的营造;创新外环境和创新主体的内环境。
[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内容]从“来自学术前沿的报告——边缘地带”一书中的“生态平衡观念的消极性质疑”[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类创造力不是指A.摘抄B.模仿C.改进D.学习二、配伍题:医学思维与创新的课程体系的各类课程具体配对:医学科技信息检索()医学思维创新设计与实践()创造型人才()A、发展一般创新思维课程B、发展医学思维创新课程C、发展创新个性品质课程第六章成功者的成才因素及其规律[学习要求]掌握:环境因素对成才影响;创造型学生的特征。
熟悉:成功者的十大心理品质;大脑与成才;遗传与成才;性别差别与成才;年龄与成才;。
了解:诺贝尔医学奖百年回顾。
[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内容]1、介绍自然因素对成才的影响。
2、简介诺贝尔医学奖的百年回顾和展望。
3、成才的心理品质和环境影响。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最佳时期一般为A.15-20岁B.20-25岁C.25-30岁D.30-35岁2、人的一生中取得科技成果的最佳年龄为A.10-25岁B.20-35岁C.30-45岁D.40-55岁二、配伍题:百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分为四个时期1901-1928年()1929-1957年()1958-1979年()1980-2000年()A.基础科学为主B.基础和应用并重C.完成应用向基础过渡D.应用科学为主第七章医学创新性项目的社会实践[学习要求]掌握:社会实践的活动宗旨;创新性项目选题原则和思维方法;创新性项目报告写作。
熟悉: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项目学习的基本特点与意义;项目学习的内容模块;项目学习的活动模式;项目学习的操作模式和特性;项目学习的评价与分析;。
了解:开展项目学习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学习过程的辩证关系;。
[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内容]1、医学专题社会实践的项目学习引导。
2、医学创新性项目社会实践选题与写作。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医学创新性项目报告的科学性不是指A.真实性B.实用性C.准确性D.可重复性2、论文报告题目常见有A.破折号B.缩略号C.注释D.标点符号二、简答题:- - -.产生学习“高原现象”的原因。
2008-3-28- - 总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