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音乐市场分析

中国音乐市场分析



古典音乐的发展,在巴哈时代一过去,便进入了「古典乐派时期」,所以古 典乐派时期就以巴哈逝世的一七五○年那一年做为起点。此外,因为贝多芬 晚期的作品显示出浪漫式的倾向,所以古典乐派就以一八二○年做为终点 (贝多芬逝世于一八二七年)。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巴洛克与古典时期是以一七五○年为分界点,但 是古典风格的形式,不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以一六○○年为分界点那 么清楚,一般来说,从一七四○年~一七七○年左右是古典风格形成的一个 过渡时期。 「古典乐派」这个名称,当然也是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后才订出 来的。既然用了「古典」这两个字,那么这个时期的音乐所给予人们的感觉 一定是「高尚」、「典雅」的啰!一点都没错,古典乐派时期的音乐,与之 前的巴洛克时期以及之后的浪漫乐派时期相比较,的确予人相当明显的差异。 古典乐派的音乐通常都给聆听者一种单纯、明朗、优美、均衡的印象,这 和巴洛克时期音乐华丽而且乐风复杂,以及浪漫时期音乐强调作曲家个人情 感的宣泄,是很不一样的(当然并不是所有古典时期的音乐作品都不包含个 人情绪,只是在程度上相较于浪漫时期是轻微多了)。
在线音乐市场的现状2008年全 球音乐产业加速向数字音乐转 化,传统唱片业的阵地大为缩减; 同样,中国的在线音乐市场也方 兴未艾,用户规模和比重都在持 续增长。但是,商业市场还远未 成熟,全行业都企盼春天早点到 来,等来的却是寒春的料峭。
什么是数字音乐?
数字音乐是指在音乐的制作、传播及储存过程中 使用数字化技术的音乐,其存在形式多为MP3、 WMA等。目前数字音乐主要包括在线音乐和移动音 乐,前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到电脑或其他数 字储存设备的数字音乐;后者又被称为无线音乐, 是指通过移动增值服务向手机用户提供的数字音乐。 移动音乐包括下载的手机铃声、彩铃、IVR中的音 乐收听、流媒体(在线播放)以及整曲下载到手机中 的音乐。其他的数字音乐还包括数字广播和数字电 视上的音4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为 0.45亿元,通过互联网下载或收听音乐的用户占整个互联 网用户的83%。2004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为0.5亿人,比 2003年增长了31.58%。2005年用户的增长率比2004年有 所下降,为26%,用户数增长到0.63亿人。随着2005年中 国在线音乐市场盗版打击力度的加大,使用正版的在线音 乐用户数量未来三年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08 年用户数将达到2.87亿人。 (2)在线音乐SP类型和市场份额。国内在线音乐SP主要 分为五类,包括唱片公司、专业音乐网站、 门户网站天音乐网,音乐 软件类酷狗占68.8%,排在第一位。
日韩音乐的崛起和风潮

作为一个文化积淀和文明历史比起其它大国和文明古国并不深厚的新兴国家,如果比拼全面的文 化实力显然比较吃力,因此韩国的文化产业选择了主打流行文化产业,简单是说就是大力发展流行 音乐产业。其实韩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借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之机,向世人展示过他们的流行 音乐,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多是在向欧美学习,艺人留学或者签约欧美日,在国外有了一定积累后 再回国发展,比如1988年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主唱之一的高丽亚纳组合就曾经在美国音乐界 发展 。有了80年代的发轫之后,韩国流行乐逐渐进入发展快车道,90年代是韩国流行乐的变革期, 2000年后更是韩国K-POP流行乐的爆发期,并逐渐取代日本成为亚州流行音乐的新任“盟主”。 韩国为何选择流行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主打项目,也许是无心插柳,但更多的是刻意栽培,是 韩国文化产业界有识之士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的决策,幸运的是他们的选择被证明是正确的。 观察韩国流行音乐,似乎韩国人在表现形式上对演唱组合独有情钟。流行音乐本身有很多分类 和流派,例如摇滚、爵士、蓝调、hip-hop等等,韩国流行乐在融汇这些流派的同时,发展出了 自己独有的韩国style流行乐,其中之一就是演唱组合特别多,为什么喜欢演唱组合?愿意之一这种 方式比起独唱歌手,显然更加“安全”,如果听众不喜欢某一个歌手的风格和演唱,这个歌手就会 被抛弃,但是组合里有很多个歌手,出现一款你喜欢的歌手的比例显然大了很多,因此演唱组合的 受众群无疑也大了很多。从早期的高丽亚纳组合,到2003年出道的天团“东方神起”,2005年 凭借《Break Up》登上日本音乐排行榜第一名,成为日本第一个销量超20万张的海外艺人专辑, 显示了韩国流行乐组合的强大实力,使得后来的Super Junior、少女时代、Wonder Girl等等 在前辈的铺垫下,顺势而上,不断创新,一次又一次再掀韩国流行乐高潮,风靡亚洲,席卷世界, 这也显示了韩国人善于造势和顺势而为的特点。从“Nobody”到“江南Style”,从韩剧到流行 音乐,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发展,韩国已在全球刮起一股强烈的韩流炫风,其成功之处,值得我们政 府、文化企业及文化工作者的学习与借鉴。文化崛起不能经政府为主导,不能过多地插手文化产业,而是应
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的影响
• 欧美流行音乐,随着殖民地的扩张传人上海。20世纪20年代初,唱片业就在上海兴起 了。主营电影唱片的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这便为欧美流行音乐的 传播提供了最快捷的方式。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上海霞飞路上。醉人的爵士乐夜夜从 道路两侧的咖啡馆和酒吧里传出来。可见当时的上海已经有了成型的爵士乐队。当时 上海的“百乐门”便有“东方第一乐府”之称。 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是黎锦晖。 当时的上海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所以欧美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 影、广播等媒介从这里流入内地。 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也开始了对流行音乐的需 求,因此黎锦晖创作的流行音乐便在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 去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地巡回演出, 《毛毛雨》等流行歌曲与他 的儿童歌舞成为主要节目。此时他还在短期内创作了100多首流行歌曲,由上海文明书 局出版了16本歌集, 《桃花江》、《特别快车》等即成于此时。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 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在当时主 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 黎锦晖组建的“明月歌舞团” 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团体。周璇、白虹、严华等成为中国第一代歌星。 黎锦光、姚敏等成了著名的流行曲作家。“明月歌舞团”解散后。黎锦晖又在上海的 “扬子饭店”舞厅组建了爵士乐队,将民歌、戏曲音乐改编成爵士化的舞曲。 “金 嗓子”周璇也因演唱《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夜上海》、《花样年华》等 歌曲,而久负盛名。这些歌曲也因此流传至今。可见,欧美流行音乐一开始传人中国, 就在上海找到了市场,并为黎派音乐所接受。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由 来已久。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流行音乐在上海的传播,到五六十年代对港台的 影响:从七八十年代港台音乐在内地的传播,到中国流行音乐不断融合欧美流行音乐 的发展历程,无一不说明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之深广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解放初期苏联音乐的传人,内地流行音乐日 益衰弱。而此时。欧美流行音乐对台湾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 台湾并没有自己的歌曲,一些广为流传的《秋水伊人》、《香格里 拉》、《何日君再来》等歌曲,其实都是早年十里洋场上海滩头的陈 蝶衣、刘雪庵等人的作品。直到60年代末,布鲁斯、爵士乐等西洋乐 风的涌入。才使旧上海情调的音乐结束了它在台岛的流传。 20世纪 60年代。“披头士”赴港演出对香港乐坛影响较大。一些学生组建乐 队。竭力模仿他们的偶像的演绎方式。利用“披头士”的曲子唱出自 己的情绪。 “披头士文化”、“占士邦文化”带给香港社会的“新 感性”前所未有。整整60年代的香港乐坛基本上由欧美的摇滚乐、民 歌占领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流行乐坛已进入黄金时期。列 依、“滚石”、迪伦轮番上场,把个西方社会唱得天旋地转。七十年 代的港台流行音乐。不仅在音乐风格上受欧美风格影响,在演出风格 上也效仿欧美风格,演出人员衣着华丽,演唱形式载歌载舞,唱腔多 为原声。场面热烈,气氛火爆。 可见,欧美流行音乐不仅对黎派音 乐影响至深,还在港台音乐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现状
我国数字音乐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规模增 长迅速。2004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从2003年 的8亿元增长到17.3亿元。随着数字音乐市场发展 的规范以及新技术对市场的促进(如3G的应用), 根据 最后,游戏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 题,最主要的就是“沉迷”问题。消费者过分地 沉迷游研究机构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数据,2005 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27.8亿元。但中国 数字音乐产业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 在线音乐市场规模远远小于移动音乐市场规模。
音乐市场分析

世界及中国古典音乐发展
• 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一直以 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出现文字之前 就有了音乐,从周朝的风 雅 颂 到秦隋的乐 府和宋清的诗歌京剧无一不表现了中国古 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 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 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 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 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入进行,最初被称为"靡 靡之音"的流行音乐开 始逐步深入到百姓生活 当中,如今已成为一种以 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 化现象,受到群众的追捧 和喜爱。
大部分消费者对一张CD里面只有一两首主打歌好听而 感觉不值,这种销售方式在营销学上叫“捆绑销售”。 将热门商品与冷门商品包在一起销售,这样做除了忠实 的歌迷会购买外,很多人会因为感觉不值而放弃购买, 或转为购买盗版“拼盘”合辑。 数字音乐的出现,让音乐脱离了CD这个载体而自由流 通,人们可以直接下载自己中意的那一首歌,打破了一 张CD装10首歌的这种搭配销售的模式,使音乐实现单 曲销售。 唱片公司进入单曲时代,使运作一个专业歌手的成 本降低。以往必须凑够十首歌组成一张专辑后,才能有 资格拿出去宣传。现在只需要一首主打歌即可,这令唱 片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更有效率,不用凑歌。 风险也变得更小,可以等这首歌火了以后再给歌手发专 辑。单曲时代,CD唱片只是歌手提高身价的镀金品, 或者像黑胶唱片一样成为忠实消费者收藏的东西。 宋柯是内地单曲销售的倡导者。单曲销售模式一个 标志性的事件是2005年底李宇春的新歌《冬天快乐发行联盟”,专门通 过数字化在线发行自己的艺人及所代理艺人的歌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