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摘要:当给仔猪断奶时,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腹泻情况严重就会出现仔猪
死亡。
喂养仔猪需要投入高成本的饲料费,但是这也很容易出现仔猪生长缓慢或
停止发育的情况;也会容易造成仔猪免疫力下降,体弱多病的情况,不能很好的
抵抗疾病,直接影响猪场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断奶仔猪;腹泻;原因;措施
引言
随着养猪技术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的时间越来越早,已经由原来的60天降低到20天,如果断奶方式不准确,或者出现不正确的饲养情况,会直接造成仔
猪生病。
腹泻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当断奶3-7天后,很容易出现腹泻情况。
怎
样才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
1.1病原体感染
在仔猪的断奶阶段,身体会自然出现应激反应,抵抗力会明显降低,使各种
病原体极易进入体内。
包括一些细菌性的病原体,病毒性病原体等等。
其中大肠
杆菌使造成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还有一些寄生虫、球虫都会使仔猪腹泻。
当
仔猪受到寄生虫的侵入,会在第8-15天左右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这种现象也叫十日龄腹泻。
在成年猪的身上如果感染此类寄生虫,是不会出现任何反应的,也
不会影响到成年猪的正常生长,但是成年猪粪便中的虫卵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情况,也会使仔猪生病。
1.2饲料原因
仔猪断奶后喂养的饲料中含有的蛋白,也会导致仔猪出现腹泻。
饲料中的抗
营养因子会直接降低仔猪的免疫力,其中球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是典型的抗营养因子。
如果给仔猪喂养了不合规的饲料,也会很容易出现腹泻。
有些饲料中的蛋白
质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就会很难消化吸收;还有的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纤维水平的
含量较低,会导致仔猪不爱食用。
1.3消化系统及生理系统的缺陷
1.3.1仔猪免疫力下降
仔猪的免疫力主要来自于免疫球蛋白。
母猪奶乳中的乳球蛋白能够达到70%,而常乳中的含量只能占有5%。
这就导致仔猪的免疫力不断下降,仔猪的免疫系
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低,当病原体侵入体内,不能及时的抵御,血液
中的抗体水平会不断下降,不能有效抵抗病原体。
断奶仔猪的免疫力在不断增强
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影响出现腹泻。
1.3.2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
在仔猪断奶的阶段,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其消化器官和淋巴细胞还
在不断的生长发育。
一旦断奶,其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含量都发生变化,主要是由
原来的液体变为固体。
而饲料硬度的变化,极易导致小肠绒毛受损,进而影响营
养成分的吸收。
1.3.3消化酶活性降低
一般情况下,仔猪血液内消化酶活性也会随断奶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降低,4
周龄仔猪在断奶一周后,消化酶活性就会降低到1/3左右,1~2周后才会再次提高。
另外,仔猪断奶后,乳酸来源被切断,仔猪自身又不具备充足的胃酸,会导
致较低的胃内酸度。
而胃内酸度的降低会影响蛋白质的正常消化,使得大量病原
体侵入,引发腹泻。
而饲料中的蛋白质会在仔猪体内与酸结合,降低胃内酸度,
影响蛋白质的有效吸收以及肠道内平衡,加速了病原体的侵入及繁殖。
此外,胃
酸的不足加快了胃排空的速度,饲料不能充分消化,各种未得到充分消化的内容
物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引发腹泻。
1.4应激因素
断奶后的仔猪抵抗力较差以及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
这种应激反应来自心理、环境以及营养3个方面。
而营养方面的应激是最为强烈的应激反应。
各项研究结
果表明,断奶后的营养应激反应将会导致仔猪体内各项水平失衡,肠胃内的消化
酶活性也会受到影响。
1.5其他因素
腹泻的产生也与具体的饲养条件有关。
如较差的保温效果、脏乱的生存环境
以及消毒工作的不彻底都可能引发仔猪腹泻。
此外,养殖场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
素类药物,也会引发仔猪腹泻问题。
遗传因素以及当地流行因素也与腹泻有一定
的关系。
2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2.1预防疫苗接种
为了控制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可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如猪
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猪轮状病毒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灭活苗等,在怀孕母猪
产前30d及15d各接种一次;母猪产前45d及15d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K88、
K99双价基因工程苗2mL/头。
通过母乳中产生的抗体来影响仔猪,使仔猪获得良
好的被动免疫。
2.2补酸化剂
因仔猪胃液分泌少,胃酸不足,胃的PH值上升,直接影响消化酶的活性,
不利于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即影响饲料蛋白的吸收利用,又使原先存在肠道里的
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乘机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腹泻发生。
因此,应用酸化剂,保持胃内的一定酸度,既适合有益的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高饲料
蛋白质的利用率,又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这对控制断
奶仔猪腹泻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2.3补酶制剂
因断奶仔猪内源酶分泌不足,适当添加外源酶有助于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
物的消化吸收,所以使用酶制剂可弥补断奶仔猪体内消化酶的不足,提高消化率,提高断奶仔猪的增重,并减少营养性腹泻,典型的酶制劑有植酸酶。
拌料投喂益
生菌类药物或中草药粉剂,也可以增强消化功能,防止发生腹泻,常用的有乳康生、乳酸菌、双歧杆菌制剂等。
2.4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
近年来,不少研究报道,维生素E在保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中起十分
重要的作用。
据报道,高出NRC规定需要量6-20倍水平的维生素E可提高猪免
疫力、消化酶活力。
采用牛初乳及其中的免疫球蛋白饲养仔猪,可提高免疫力和
成活率。
2.5补铁
根据仔猪在3-4周龄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生理特点,提前给初生仔猪补充
外源性铁元素可有效防止仔猪贫血性腹泻的发生。
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d内就应
补铁,使用右旋糖酐铁,每头注射2mL/头。
2.6提高氨基酸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越高,断奶仔猪越易发生营养性腹泻。
但是单纯降低饲料
中的蛋白水平势必影响增重。
国外采用提高赖氨酸水平、降低粗蛋白的做法,既
可减轻断奶仔猪的消化负担,有利于增重,又可预防和减轻断奶仔猪的腹泻。
2.7合理加工处理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需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才能饲喂断奶仔猪。
如膨化,它不但可去
除植物性蛋白的抗原性,而且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对防治断
奶仔猪腹泻十分有益。
2.8减少应激
首先要做到提前补饲。
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饲,提前锻炼仔猪胃肠道,促使
相关酶的分泌,可使仔猪断奶后消化系统能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
加强,从而减少营养性应激的影响;其次断奶应逐渐过渡,移母留仔。
在断奶前
1-5d,逐日减少哺乳次数,直至断奶,以减少心理应激影响。
断奶最后2d夜间将母猪移舍,同一窝仔猪留在原舍饲喂3-5d,待适应后再进行并栏,以减少环境应
激影响;断奶后还应适当控制饲喂量,少喂勤添,逐步换料。
2.9加强环境控制
保持舍内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夏季要注意防暑,
舍温不超过300C,冬季要注意保温,舍温不低于200C,湿度保持在60%-80%。
断奶前后提供较高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防止腹泻的发生。
断奶仔猪舍温升高20C-
30C,腹泻率下降4.92%。
平时应保持猪舍内的干燥、温暖。
湿度越大,就越易引起断奶仔猪下痢。
结束语
仔猪断奶后,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腹泻,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为了避免这种情
况的发生,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一定要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且及时控制
腹泻情况。
要根据每个仔猪的具体生理情况,采用科学喂养的方法。
要不断提高
仔猪的免疫力和应激能力,增强对猪舍环境和温度的合理控制,选择合格的饲料,提前注射预防针,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仔猪出现腹泻情况,提高成活率,
增加养猪者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断奶仔猪腹泻的综合防制[J].肖文平.养殖与饲料.2010(03)
[2]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综合征的防治[J].张世菊.养殖与饲料.2019(04)
[3]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凌邦栏.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