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老模式设计思考

养老模式设计思考

养老模式设计思考【摘要】目的设计出一种适合中国人文化传统、经济状况、身心状态、情感需求的养老模式。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阅读、整理近7年的相关文献约195篇;采用讨论法与分析法,文章作者多次碰面、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确定方案思路。

结果设计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

内容包括孕育机制、组建方式、运行方式3个方面。

政府、社区、公司与私人4种力量能够促成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形成。

组建田园之家包括构建“田园之家管委会”与单个“田园之家”两方面。

“田园之家”选举产生家委会,实行民主、自我、义务管理。

结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具有自立、自助、互助、积极、健康老年等养老理念,适合国人养老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中国面临严峻的老年化问题,据预测,2010~2019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近800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量将达2.4亿;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的预测,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比重达21%;2033年突破4亿,比重达27.7%。

如此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未曾出现过1。

如何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银发浪潮,这是注重养老问题的学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研究养老模式,也是为了对即将到来的养老挑战,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或对策。

在探讨中外现有养老模式利弊的前提下,提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理论的基础下,如何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此养老模式加以使用,并实行推广,就变得很有意义了。

模式设计重点要解决3个问题:该田园之家养老模式何以生根?何以成形?如何运行?第1个问题,是探讨该养老模式背后,促使它形成的机制问题;第2个问题,是探讨按照此养老模式理念,如何保障建成1个中式学练养疗的田园之家单元?第3个问题,是探讨这样的养老之家是如何运行的?1资料与方法1.1文献资料在设想设计一种适合国人诸多具体情况的养老模式之前,研究组成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以核心词“养老模式”下载了中国知网(2009~2016)核心期刊论文195篇。

经过认真研读之后,主要参考的论文资料如下:姜玉著《中国养老服务模式研究》1,李长远《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较及优化策略》2,时华等《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动因、模式及困境》3,李洪心等《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4,乔琦等《非血缘关系的多代居——德国新型社会互助养老模式案例及启示》5,肖金花等《特大城市可持续养老模式设计研究》6,卢德平《略论中国的养老模式》7,左美云等《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图:一个房车模型》8,李哲等《〈黄帝内经〉中养生原则在养老保健中的应用》9,狄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10,陈芳等《我国“自我养老”模式研究述评》11,王霞等《医疗服务融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的探讨》12,郜凯英《PPP模式应用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13,仉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14,孙文华等《“低龄老龄化”形势下“以老养老”的机构养老发展模式——针对上海市的实证研究》15,王栋明《对构建养老新体系和服务新模式的思考与建议》16,胡宏伟等《“嵌入式”养老模式现状、评估与改进路径》17,汪大海等《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问题——“鹤童模式”的经验与瓶颈》18,蒋迪刚等《产业化养老的开发模式与布局探索——以舟山市为例》19,卢布等《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20,尹孔阳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多元化养老模式的选择》21,龙耀等《南昌市小金台社区老年人养老现状与“楼(院)式”养老模式调查研究》22,田素庆《阿昌族“上奘”宗教实践与现代养老模式构建》23,邓大松等《国外居家养老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4,王贝芬《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25,佚名《明天我们如何养老“美日台新韩”模式谁能解困中国》26,潘凌飞《西方国家的居家养老与自助养老服务模式》27,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28等。

1.2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讨论法与分析法3种方法。

研究组确定研究方向与思路之后,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认真阅读、比较、摘录笔记,然后一起讨论、分析。

经过多次讨论、分析与综合之后,提出了“设计‘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方案。

2结果本研究认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内容包括孕育机制、组建方式和运行方式3个方面。

2.1孕育机制孕育机制主要是指促使田园之家养老模式诞生的力量及方式。

大体有4种力量,促成田园之家的孕育诞生。

1)由县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出面,构建1个或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养老村镇;2)由社区出面,搭建1个或一批能够容纳几百上千人的养老社区;3)由公司出面,构建1个或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山庄;4)由私人组团,抱团养老,构建1个或一批能够独立运作的田园养老之家。

2.1.1政府构建政府构建,是指由政府出面选择地点,实行规划,构建1个或一批能够容纳千人以上的养老村镇。

开建之前,能够预先调研,在该级政府所辖范围内,了解未来5~10年内,到养老之家生活的需求人数,然后按照需求,设计1个或一批能够容纳多个田园之家的养老村;同时,按照既定规模,设计并建设好菜市、超市、运动场、医院等相关功能设施。

建好之后,面向社会发布招租信息,指导退养大众,按照“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实行组团租用。

政府在该地设立管委会,指导协调田园之家的日常运行。

政府以成本价将养老的场所租赁给养老团队使用,养老成员在田园之家产生的生活、娱乐、服务等消费,由成员自己承担。

2.1.2社区搭建社区搭建本质上属于政府构建范畴。

按照田园之家的要求,社区主要是指临近大城市周边的社区,才具有构建毗邻田园养老之家的地理条件。

社区搭建与政府搭建相比,规模小一些,但在整个养老系列设施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方面,与养老村镇相似。

投入使用时,建议以招租方式实行,欢迎各方人员组团来展开自己的退养生活。

2.1.3公司营建公司营建,是指由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单位,出资修建档次比较高的田园之家养老山庄及其配套设施。

主要面向对居住环境、养老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人群。

修好之后,能够以比养老村镇、养老社区高的租金租与养老团体。

公司营建的收益,主要是从租金与配套服务的消费方面来获取。

仍然要求按照“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操作方式来实行。

2.1.4私人组建私人组建,主要是关于退养人员如何由零散的退休人员组织成1个共同生活团队,并集体实践养老的过程。

这是完全独立的、民间的田园之家的构建模式。

私人抱团组建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生活场所之类的“硬件”类问题;二是成员构成、生活安排、养老理念、管理模式等“软件”类问题。

老年生活场所,对于私人抱团养老的人来说,既能够租用由政府、社区、公司修建的养老场所,也能够自己以多种方式构建。

如由其中的1人、多人或全体,出资或集资买地修建、买房改建、团购、团租等。

构建生活场所的每种方式各有利弊,所以,使用何种方式,完全由抱团人员的兴趣、经济实力、身体状况等因素决定。

比如,租住的好处之一,就是只要成员身体健康条件允许,就能够定期或不定期改变居住地点,顺带实现短距离的旅游式养老模式。

当然,无论是政府构建、社区搭建,还是公司营建,最终都需要这样1个抱团组建的养老团队来展开养老活动。

2.2组建方式组建田园之家时,要求退养人员按照“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要求,从人员组成、地点选择、生活起居、学习安排、运动安排、交流娱乐、治疗选择和临终关怀等方面实行协商议定。

具体做法:有结伴展开退养生活愿望的人员,能够自由组合成1个10~20人的团队,按照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运作方式来展开老年生活。

团队成员主要由同学、同事、朋友和亲人等具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员构成,团队里有懂医、懂法、懂管理、懂家务的人更好。

首先,能够实现团队成员之间感情的高融洽度;其次,因为是集体养老,能够排遣老年孤独;再次,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能够实现高亲密度;第四,还能够增进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安全感;第五,在一个如同大家庭一样的田园之家展开老年生活,能够传递正能量,促动社会和谐。

当然,成员能够自由退出。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田园之家成员减少或补入新人时,都必须在征得半数以上的人员同意之后,才能接纳新人。

此处面临的问题是:谁来宣传、推广这种养老模式及其理念呢?为了推广并保障田园之家的运行效果,建议由各级医保或社保部门成立“田园之家管委会”,牵头展开田园之家养老理念的介绍、推广、组织与评估等工作。

首先,由“管委会”展开该养老模式的理念培训;其次,由“管委会”展开养生知识培训。

第1步,展开养老理念培训。

聘请专家,安排学时,讲授《“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操作方式。

第2步,展开养生知识培训。

成员之中,必须有1~2人懂得养生,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养老生活中,切实可行地推行并保障健康养老。

所以,建议“管委会”聘请专家,安排学时,讲授养生知识,特别提倡讲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养生知识。

因为培训班面向退休人员实行,要求学习费用尽量低,最好免费,学完后发结业证。

建议“管委会”创造条件,让政府对遵循这个养老模式的团队给予一定奖励。

如果政府条件许可,能够出资对提供这个养老模式的单位、参与这个养老模式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能够看作是政府购买养老的一种新形式。

时华等3分析,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是近年来由上而下推行的重点政策之一。

至于政府如何实行购买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相关服务,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而牵头的“田园之家管委会”,主要负责对不同单位或团队实行审核、评估,并分配赞助金额。

对机构的审核,主要是看某养老机构是否具有提供胜任推行田园之家养老理念的环境及设施;对参与该模式的退养人员,主要是审核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了1个能够运行的团队,同时考察内部成员的养生素养、文化水准、经济收入、消费状况等。

具体审核的方式方法,能够在逐年的实践工作中修改完善。

如果要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就有必要建成2~3年1次的审核机制,到期实行复查、审核,根据复核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支持。

当然,参与这个养老模式的个人,即使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助,但只要在这种养老理念的指导下展开老年生活,自己过得健康、快乐、自主,其中的积极意义也是无法估量的。

2.3运行方式因为这种养老模式,主要针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准、一定经济水平的退休人员。

居住条件方面,建议1人住公寓式套一,或两人住套二(含厨房、卫生间),这样就能够具有独立的私人空间。

1个10~20人的田园之家,要求聘请1~2名服务人员,主要负责1日3餐,以及其他的生活事务。

每顿饭,一般是全体“家”人,1桌到两桌人,共同进餐。

日常养老生活中的学习课程,能够由内部胜任的成员免费提供,也能够集体决定集资聘请外面具有资格或水平的人来办班教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