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物理选修3《电磁感应》ppt

高二物理选修3《电磁感应》ppt

B.使磁场减弱
C.线框在磁场中平动
D.线框在磁场中绕其一边转动
上一张
下一张
【例1】如图12-2-4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线圈 abcd,在细长的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 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由图中的位置Ⅰ到位置Ⅲ, 这三个位置都靠的很近,在这个过程中,线圈中感 A 应电流是:( ) A.沿abcd流动 B.沿dcba流动 沿dcba流动
上一张 下一张
【例3】如图12-2-6所示,金属方框放在匀强磁场中, 将它从磁场中匀速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性的是:( ) B A.向左或向右拉出,其感应电流的 方向相反 B.不管从什么方向拉出,框中感应 电流的方向总是沿顺时针方向流动 的 C.不管从什么方向拉出,框中感应 电流的方向总是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的 D.在此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无 法判断
开始
【知识要点】
• 一、磁通量 • 二、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的发生条件 【练习】 •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右手定则及楞 次定律及楞次定律 • 四、感应电流的大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5、典型例题
上一张
下一张
退出
一、磁通量
1.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与垂直磁场方向 的面积S的乘积叫磁通量,简称磁通,在数值上等 于穿过面积的磁感应线的条数. 计算公式=BSsina,为回路平面与磁场方向 之间的夹角. 如用公式=BS,则B一定与S相垂直,或者说S 是回路平面在垂直于B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A.BS
B.4BS/5
Hale Waihona Puke C.3BS/5D.3BS/4
3.关于磁通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磁通量是反映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B.穿过某个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越多,则磁通量 越大 C.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等于面积S与该处的磁感 应强度B的乘积
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上一张 下一张
【 练习

1.矩形线圈abcd位于通电直导线附近,且开始时 与导线同一平面,如图12-2-1所示,线圈的两条边与 导线平行,要使线圈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电流,可以 ( DE ) A.线圈不动,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B.线圈向上平动
C.ad边与导线重合,绕导线转过
一个小角度
上一张
下一张
①导体所围面积的变化
感应电动势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②磁场与导体相对位置的变化
③磁场本身强弱的变化
flash
【 练习

1.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要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线中就产生感应 电流
B.只要闭合金属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中就产生感 应电流
A.Φa<Φb<Φc B.Φa>Φb>Φc C.Φa<Φc<Φb D.Φa>Φc>Φb
二、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发生条件
• 1.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 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 生感应电流. • 其中“磁通量的变化”可能是: • ①导体所围面积的变化; • ②磁场与导体相对位置的变化; • ③磁场本身强弱的变化。 若电路不闭合,就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 电路中仍有感应电动势.
1.线圈在长直导线电流的磁场中,做如图121-1的运动:A向右平动;B向下平动;C绕轴转动 (边bc向外);D从纸面向纸外做平动,E向上平动 (边bc上有个缺口);则线圈中有感应电流的是 ( BCD )
图12-1-1
2.如图12-1-2所示,矩形线框abcd放置在水平面内, 磁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 角,已知sinα =4/5,回路面 积为S,磁感应强度为B,则通过线框的磁通量为( B )
上一张
下一张
例题
例1、在同一平面有四根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 如图,四导线中电流i4=i3>i2>i1,要使O点磁场增 强,则应切断哪一根导线中的电流? (D) A 切断i1 B 切断i2 C 切断i3 D 切断i4
上一张
下一张
例2、如图所示,a、b、c三个闭合线圈放在同一 平面内,当a线圈中有电流I通过时,它们的磁通 量分别为Φa、Φb、Φ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上一张 下一张
例6. 如图所示,用丝线将一个闭合金属 环悬于O点,虚线左边有垂直于纸面向 外的匀强磁场,而右边没有磁场。金属 环的摆动会很快停下来。试解释这一现 象。若整个空间都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 匀强磁场,会有这种现象吗?
O
B
解:只有左边有匀强磁场,金属环在穿越磁场边界时(无 论是进入还是穿出),由于磁通量发生变化,环内一定有 感应电流产生。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将会阻碍相对运 动,所以摆动会很快停下来,这就是电磁阻尼现象。还可 以用能量守恒来解释:有电流产生,就一定有机械能向电 能转化,摆的机械能将不断减小。若空间都有匀强磁场, 穿过金属环的磁通量不变化,无感应电流,不会阻碍相对 运动,摆动就不会很快停下来。 上一张 下一张

楞次定律的作用是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的核心是“阻碍变化”,其含义可从以下几 方面来理解. (1)把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叫原磁场,那么阻碍变化就 是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2)原磁场的变化可以是增强的,也可以是减弱的.当 原磁场增强时,感应电流产生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以 阻碍原磁场的增强,可称之为“来者拒”;当原磁场减弱 时,感应电流产生与原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以阻碍原磁场 的减弱,可称之为“去者留”.
上一张 图12-2-8 下一张
【解析】此题易错选A、C,原因是在判断磁场力的作用时缺 乏对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空间分布的了解.此题可用方法很多.可 用标准的解题步骤,先判断通过线圈的原磁通的方向,再确定原 磁通的变化(是增是减),利用“增反减同”的原理判断感应电流 的磁通的方向,最后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这作为第一步;其次 明确感应电流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上一张
下一张
【例2】如图12-2-5所示,光滑的导体MN水平放置, 两根导体棒平行放在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当一条形磁铁从上方下落(未达导轨平面)的过程中, A 导体P、Q的运动情况是( )
A.将互相靠拢 B.将互相远离 C.将均保持静止 D.因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
上一张
下一张
【解析】方法一:设磁铁下端为N极,其下落过程中, 线圈中的原磁通可确定,其增加的趋势也可确定,即 可由“增反减同”的原理判断出感应电流在回路中央 间的磁场方向应当竖直向上,线圈中感应电流也就可 知,根据左手定则再判断P、Q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则 应当向中央靠扰. 方法二:根据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述,感应电流 的效果,总是要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本题的 “原因”;就是回路中磁通增加,则线圈面积减小, 以阻止其增加. 另外,此题还可以由第二种表述迅速判断出磁体 下落时的加速度应当小于g.
C.由Ⅰ到Ⅱ是沿abcd流动;由Ⅱ到Ⅲ是
D.由Ⅰ到Ⅱ是沿dcba流动;由Ⅱ到Ⅲ是
沿abcd流动
图12-2-4
上一张 下一张
【解析】本题是使用楞次定律的分步骤的练习, 确定线圈周围的磁场分布,分别确定线圈从上到下 的过程有中有无磁通,以及磁通的方向,再确定其 磁通的增与减,利用“增反减同”来判定感应电流 的磁场方向,最后利用安培定则来确定感应电流的 方向.

(3)“阻碍变化”并不是阻止,原磁场的变化阻而不止, 只是延绥了变化的过程. 上一张 下一张

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可
分为四个步骤:
①确定原磁场(磁通量)的方向;
②根据给定的条件确定原磁场的变化是
增强还是减弱;
③用“阻碍变化”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
(磁通量)方向;
④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上一张 下一张
B.以cd边为轴转过60°
C.以ab边为轴转过1800的过程中,一直有感应电流
D.以cd边为轴转过1800的过程中,一直有感应电流
上一张
下一张
【解析】是否有感应电流,是看磁通量是否发 生变化,线圈abcd以ab边为轴转动的前60°的 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是减少的,故有感应 电流,此后,线圈的cd边转出磁场,在cd边不 在磁场中时线圈转动则无磁通量发生变化,所 以不会有感应电流;同理以cd边为轴转动的前 60°过程中,线圈中磁通量不变,所以无感应 电流,此后线圈的ab边进入磁场,而ab边在磁 场中,且线圈再转动时,线圈的磁通量减少, 故有感应电流.综上所述,答案为A项.
上一张
下一张
【解析】此题可用几种方法判断,可以用右 手定则来确定,线圈整体在磁场中做平行切割磁 感线时,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当其某 一边出磁场时其对边则以切割磁感线的形式出现, 用右手定则可一一判定两种情况下框中的感应电 流方向是相同的.用楞次定律也可以,判断通过 线圈中的磁通以及其方向,再判断磁通是否发生 了变化,得以判断线圈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以及感 应电流的方向.
C.闭合金属线圈放在磁场中,只要磁感应强度发生变 化,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D.闭合金属线圈放在磁场中,只要线圈中磁通量发生 变化,线圈就产生感应电流
FLASH 上一张 下一张
2、如图12-1-4所示,线圈abcd垂直于有界匀强磁 场,且其有一半在磁场中,另一半在磁场外,则下 列哪种情况可产生感应电流:( A ) A.以ab边为轴转过60°
上一张 下一张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及楞次定律
• 1.用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是统一的.一般说来在磁

场中导体现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用右 手定则较为方便.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大拇指的方向是导体相对磁场 的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即有可能是 导体运动而磁场未动,也可能是导体未 动而磁场运动.
D.以bc边为轴转过一个小角度
E.以ab边为轴转过一个小角度
上一张 下一张
2.如图12-2-2,线框abcd在匀强磁场中沿金属框架 向右匀速运动,则( AD ) A.线框中有感应电流 C.f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B.线框中无感应电流 D.a、d两点电势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