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文化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里曾经说过,"尼泊尔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明,确实人类的一个辉煌。
"尼泊尔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具有悠久的文明。
尼泊尔人民创造的大量艺术代表作代表了加德满都河谷的光辉灿烂文化。
加德满都河谷各民族居民在建筑、雕刻、绘画、金属工艺、文学、艺术、音乐和舞蹈等领域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但是,早期的文化到现在已没有什么遗迹。
至今可考的,在尼泊尔历史上有几个光辉灿烂的文化繁荣时期,它们对尼泊尔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李查维古典文化李查维时期是尼泊尔古典文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4至9世纪,主要以可以持久保存的石雕留给后人。
这些石雕以宗教内容为题材,以印度风格为源泉,其艺术造诣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从布达尼坎塔的斜倚着的巨大的毗什奴雕像到分布在加德满都河谷地区的数百座简洁朴素但美丽动人的小型雕塑,每一件都是具有不可估量价值的艺术代表作品。
由于早期的建筑和雕塑大多刻有以木头为材料,因此当时的各种建筑和雕刻的艺术杰作现在都没有留下什么遗迹。
现在已知的加德满都谷地最早的雕刻是12和13世纪的作品,它们每一件都巧夺天工,其中包括加德满都的哈努曼寺神猴的支柱和巴桑塔普尔塔寺、帕坦的乌库巴哈尔寺、帕劳提的因陀罗什瓦尔·马哈德尔寺。
所有这些都是朴素、典雅的艺术作品,代表了李查维晚期的风格。
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古代昌古·纳拉扬庙的石刻记载了马纳·德瓦一世除了批准一些印度教和佛教圣地外,还建了一座多层楼的宫殿,成为当时的奇迹。
可惜这座宫殿已消失得不留一点痕迹。
二、马拉王朝时期文化到12和13世纪,古典李查维雕塑的黄金时期已接近尾声,同时开始了马拉王朝初期石刻、金属工艺、绘画和木刻的"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文艺复兴"之兴起应归功于尼瓦尔人的天才。
同时,借助尼瓦尔商人和艺匠的交流,印度、中国西藏和内地、蒙古、中亚、甚至缅甸的文化源源流入加德满都谷地这个大熔炉,熔合成一种新的、完全具本地风格的文化。
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仍然是以宗教象征主义为主,其中既包括印度教,也包括佛教的题材。
这些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装饰着寺庙、宗教庭院、宫廷和有钱人的住宅,歌颂神和已成为"神"的国王的美德和善行。
到了马拉王朝鼎盛时期,金属雕像取代石雕成为主要的雕塑艺术形式,像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高大雄伟的金身国王塑像、帕坦老王宫中的雄伟的甘加和贾姆纳女神像斯瓦扬布寺的两个优美的度母等,都是金属雕塑的代表作。
这一时期重要的寺庙都加了金汞合金的屋顶。
金、银、铜和其他金属的工匠的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其他诸如木刻、象牙雕刻、赤陶和烧砖等手工艺也同样非常繁荣。
马拉时期的工艺以精巧和复杂为特征,它取代了李查维时期简洁朴素的风格。
在马拉王朝统治的数个世纪中,尼瓦尔工匠用他们创造的各种奇迹装饰几乎每座寺庙和重要建筑。
马拉时期尼泊尔各地的金属雕塑主要集中于帕坦。
帕坦被称为金属工匠的城市。
14世纪的金庙充分显示了这些金属工匠们的高超艺术。
西藏的访客们对这座金属工匠之城如此陶醉,以致把它叫做"永恒的自我"。
与此同时,谷地的另一座城市巴克塔普尔却在木雕和木头建筑方面创造奇迹,并在石雕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雄浑的传统风格。
三、西藏和其他外来影响13世纪后期,著名尼瓦尔建筑师和工匠阿尼哥率领24个助手到西藏,在那里建筑了重要的印度塔和铸造历史人物肖像。
由于他的工艺精湛,声誉很高,后被邀请入明朝宫廷,并被明朝皇帝任命为监工。
后来成为典型东亚建筑风格的多层塔式屋顶就源于他的创造。
其他尼瓦尔艺匠也被邀请到西藏,这些尼瓦尔艺匠吸收了西藏的艺术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尼瓦尔-西藏风格,并把这种风格逮到了尼泊尔,使加德满都谷地的艺术受到影响。
1754年修建的玉石般的巴克塔普尔金门被誉为"加德满都河谷唯一的艺术杰作",而它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它融合了西藏和尼瓦尔两种文化。
中国的汉、藏两个民族的象征-龙和凤也开始出现在尼瓦尔人的艺术作品中。
除了西藏的影响外,尼泊尔的艺术也受穆斯林风格的影响。
加德满都和巴克塔普尔的老王宫中也明显可见穆斯林风格对马拉王朝后期建筑的影响。
四、近现代时期文化随着马拉王朝在18世纪覆灭,尼瓦尔艺术也告别了它的黄金时代。
在104年的拉纳家族统治时期,它甚至受到压制。
自从1951年沙阿王朝恢复了统治以后,尼瓦尔艺术又开始得到恢复。
但是,现在的手工艺业大部分都是为了赚取旅游者的外汇,已失去了当年的恢弘气度和远见卓识。
70年代,尼瓦尔艺术曾一度短暂出现过复兴时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手修复加德满都的老王宫和西德政府出资翻修巴格塔普尔的一些重要建筑时,谷地的工匠们又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华。
这说明古老的工艺仍然还存在,只要得到适当的资助和鼓励,就会恢复它的活力。
尼泊尔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
尼泊尔以其独特的建筑和雕刻闻名于世,但在其他诸如绘画、文学、音乐和舞蹈等文化艺术领域也独具民族特色。
尼泊尔人民热爱生活,也酷爱文化艺术。
当你走入尼泊尔后,立刻会感到置身于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到处是造型优美的寺庙、宫殿和民间建筑和雕刻,随时都可听到尼泊尔民族音乐的鸣奏和民间的歌曲,看到人们挑起各种民间舞蹈。
尼泊尔人民以其丰富多彩的建筑、雕刻、绘画、文学、音乐和舞蹈向世人表明,尼泊尔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尼泊尔人民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的民族。
以下就尼泊尔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做简单的介绍。
一、建筑尼泊尔的建筑主要分为寺庙、宫殿和住宅三种。
尼泊尔被称为"寺庙林立的国度",有人称首都加德满都"寺庙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形容寺庙和佛像之多。
寺庙建筑又分为印度教寺庙和佛教寺庙两种。
在众多的寺庙和宫殿中,主要由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1、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斯瓦扬布寺。
位于加德满都西郊的一个比平地高出60至70米的小山包上。
据称此寺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后经各个时代的不断修缮和扩建才具有今天的规模。
"斯瓦扬布"是"自体放光"的意思。
相传释迦牟尼佛以前的古佛毗婆湿佛曾在这里投下一支藕根,预言将来这里会长出放光的莲花,湖将变成富饶的国土,后来果然应验了仙人的预言。
于是,人们在这里建庙纪念。
它的主要建筑是一个白色的巨大穹窿形屋顶,上接房基。
基壁的四周绘有4对大眼,象征着洞察一切的"佛眼"。
基上有很高的锥形塔,从上到下由铜片装饰或用金铂镶镀,在阳光照射下,十分光彩夺目。
塔顶嵌着一颗巨大的宝石,据说在中秋月夜,人们在很远处便可以看到它放射出的熠熠光芒。
2、保特寺。
是尼泊尔最大的佛教寺院。
位于加德满都谷地东部。
相传古代中国西藏的一个名叫加沙的喇嘛死在这里,该寺即建在他的墓上,以示纪念。
保特寺和斯瓦扬布寺的主体建筑在形式上大体相同。
3、兽王庙。
印度教的最重要的圣地。
建于公元8世纪,位于加德满都以东约4公里处。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
主体建筑是有两层屋顶的高大殿堂。
在它旁边,有湿婆神爱兽公牛南吉的巨大石雕像。
整个格局别具一格。
4、章古纳拉扬寺。
位于加德满都以东14公里的山坡上。
该寺供奉保护神毗湿奴。
寺中的神像雕刻艺术远近闻名。
5.、杜尔巴尔广场。
位于巴德岗的中央。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说,这里简直是阿拉丁洞穴,极言它的神奇。
广场周围是行行色色的宫殿、庙宇、宝塔、浮屠、城楼、寺院、神龛、祭坛、石柱、灯台,以及青铜、黄铜铸的天神和奇兽、石头刻的圣者和魔怪等。
它们并不是按照一个什么预先拟好的计划安排的,而是如森林的树木一样,多少世纪以来,哪里有空就往哪里见缝插针建一座建筑,形成今天这样的高低悬殊、形态各异的建筑群。
它的确是尼瓦尔人建筑的奇妙图案和尼瓦尔人艺术的巨大宝库。
6、狮子宫。
拉纳家族统治时代所建,是百年来加德满都出现的一些模仿西方古典主义派建筑中最突出的,是当时的政府大厦和拉纳家族的官邸。
雄伟的汉白玉大殿,四周有廊柱环绕,殿前有数点喷泉,还装饰着古典风格的雕像。
整个建筑有1100间宫室,是模仿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之作。
此外,帕坦的黑天庙,拉甘凯尔的塔庙,马汉卡尔德寺庙,马拉王朝时建和哈努曼宫殿,塔莱朱寺,锡马兰加尔和其他许多著名堡垒,普里特维·纳拉扬修建的巴桑塔普尔宫和努瓦科特的九层宫殿等,都是尼泊尔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
在这些宫殿建筑和一些住宅中,尼泊尔美丽的格子窗盖上别具风格的屋顶和其他独特的结构,体现了尼泊尔建筑艺术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形式。
二雕刻雕刻也是尼泊尔人民引以为豪的一种艺术形式。
加德满都谷地有许多的寺院、庙宇和祠堂,每一座都有不少形形色色的雕刻艺术杰作。
这些作品大都以宗教为题材,大量的雕刻品是佛像、菩萨、湿婆、毗湿奴和各种各样的神像,以及反映古代神话传说的石刻浮雕,还有许多珍禽异兽,如龙、蛇、麒麟、鳄鱼、神鹰等。
这些作品布局严谨,造型优美,工艺精巧,情景逼真,件件都是绝妙的艺术珍品。
其数量之多,据估计,仅巴德岗的杜尔巴尔广场周围的建筑上的这类作品,10个大的博物馆也容纳不了。
在杜尔巴尔广场附近的五层塔庙前的石阶上,有五对人兽雕像,是尼泊尔古代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在兽王庙中的法拉斯像,刻于公元一世纪,被认为是尼泊尔最重要的石雕作品。
尼泊尔的木刻也很杰出,而木刻又已帕坦最为集中。
在帕坦的旧市区街道上,无论是王宫建筑上的斗拱,还是普通百姓住宅上的窗户,到处布满着木刻的图案和花纹。
人们走进帕坦,仿佛置身于一个大的艺术博物馆的庭院,所有大街小巷,没有一幢未经雕刻过木材建造的屋宇,找不到一扇用平板木条拼凑起来的窗杁。
雕刻师尼泊尔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
此外,尼泊尔特别是帕坦的金属工艺也是世界驰名的。
三绘画尼瓦尔人的绘画起源于11世纪的插图宗教手稿。
他们把棕榈叶裁成片,用粗制的墨水在上面绘画,并着上简单的颜色,在装订手稿的木封面上绘图。
这些早期的绘画从佛教得到灵感,而在风格上从印度吸取营养。
15世纪以后出现婆罗门教插图手稿,不久以后,较经久耐用的纸开始代替棕榈叶。
到19世纪,插图手稿逐渐消失。
直到今天,加德满都河谷的大街小巷还有许多小贩向旅客兜售这些"古老"的手稿,但几乎都是赝品。
尼瓦尔人还使用袖珍画的形式。
他们的袖珍画与印度的帕哈里画派有某种间接联系。
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14世纪,便逐渐转向画卷形式,后来又转向壁画。
在此过程中,尼瓦尔人的绘画艺术原来越成熟和精湛。
尼瓦尔人的绘画艺术受到我国西藏绘画艺术很大的影响。
我国西藏的卷轴画之优秀是世界公认的。
14至16世纪期间,尼瓦尔艺术家应邀到我国西藏画卷轴画和寺庙的壁画,他们对我国西藏的艺术风格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与此同时,尼瓦尔艺术家们也从中国西藏以及中国内地、克什米尔和中亚等地吸收精华,发展成为尼泊尔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