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豆喷施云峰氨基酸叶面肥的效果
大豆喷施云峰氨基酸叶面肥的效果
农技服务,2012,29(5) :555,557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大豆喷施云峰氨基酸叶面肥的效果
赵星
( 安徽省蒙城县板桥农业综合站,安徽蒙城 233500)
摘要 开展了大豆喷施云峰氨基酸叶面肥的小区试验,校验其大田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云 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大豆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综合抗性增强,籽粒饱满,分枝增加,结实率提高,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云峰氨基酸叶面肥; 大豆; 产量; 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6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2012)05 - 555 - 01
表2
各处理大豆产量结果统计
处理
① ② ③
小区实产∥kg /30 m2 Ⅰ Ⅱ Ⅲ 平均 5. 70 5. 65 5. 60 5. 65 6. 10 6. 20 6. 15 6. 15 6. 60 6. 55 6. 50 6. 55
单产 kg / hm2 1 884. 0 2 050. 5 2 184. 0
为探索云峰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大豆上的喷施效果,2011 年 6 ~ 9 月,蒙城县板桥农业综合站在大豆上进行了该肥料 试验。通过大豆喷施云峰氨基酸叶面肥小区试验,校验其大 田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肥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1. 1. 1 供试作物。大豆,中黄 13,优质、高油、大粒、中熟型 品种,产量水平 2 250 kg / hm2 左右。 1. 1. 2 供试肥料。云峰氨基酸水溶肥料,由安徽云峰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 1. 3 供试土壤。试验在蒙城县板桥镇方刘村农户承包地 进行。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质地为黏土,地势平坦, 肥力均匀、中等,能灌能排,前茬作物小麦。试验前土壤有机 质、全氮、有 效 磷、速 效 钾、pH 值 分 别 为 17. 60 g / kg、0. 92 g / kg、16. 80 mg / kg、163. 00 mg / kg、6. 42。 1.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 3 个处理: ①当地习惯施肥,叶面不 喷液体( CK1 ) ; ②当地习惯施肥 + 叶面喷施与处理③等量等 次清水( CK2 ) ; ③当地习惯施肥 + 叶面喷施安徽云峰含氨基 酸水溶肥料,分别于大豆苗期、初花期、鼓粒期叶面喷施 3 次,每次取云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原液 1 125 ml / hm2 ,对水 675 kg / hm2 ,稀释混匀后,叶面喷施。小区面积 30 m2 ,随机区 组排列,重复 3 次,小区及区组间设走道,四周设保护行。除 处理不同外,其他耕作、管理措施完全一致。 1. 3 试验方法 试验地于 2011 年 6 月 18 日整地,6 月 20 日 施基肥及播种。基施 30% ( 8 - 12 - 10) 复混肥 750 kg / hm2 , 大豆开花结荚期追施尿素 67. 5 kg / hm2 。播种量为 112. 5 kg / hm2 ,采用机条播方式,行距 20 cm。大豆于 2011 年 6 月 27 日出苗。其间综合防治大豆病虫草害 2 次。试验地大豆 于 2011 年 9 月 26 日收获,单收、单打,实收计产。收获时,每 处理选择有代表性 3 点,计算单位株数,同时,每处理每点连 续取 5 株,3 点合计 15 株,进行室内考种,计算单株荚果数、 每荚粒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 2 结果与分析 2. 1 云峰氨基酸叶面肥对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经田间 观测记载( 表 1) ,大豆喷施云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表现为植 株健壮,叶色浓绿,活棵成熟; 抗病、抗倒伏、抗旱、抗涝能力
较处理① ± kg / hm2 %
-- 166. 5 8. 8 300. 0 15. 9
产量
位次 3 2 1
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 表 3) 表明: 3 个处理之间大豆产
量差异明显,达 0. 01 极显著水平。
表3
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测验
处理
③ ② ①
平均产量 kg / hm2 2 184. 0 2 050. 5 1 884. 0
注: 表中数字为 3 次重复的平均值。
2. 2 云峰氨基酸叶面肥对大豆成产因素的影响 由表 1 可
知,处理③大豆百粒重最高,为 20. 54 g,其次为处理②,处理
①最低; 处理①、②、③大豆单株粒数平均分别为 48. 5 粒、
51. 1 粒、53. 3 粒; 每荚粒数平均分别为 1. 49 粒、1. 53 粒、1. 56
粒; 单株荚数平均分别为 32. 5 个、33. 4 个、34. 2 个。处理③
大豆单位株数、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均最
高。大豆喷施云峰氨基酸叶面肥,能有效地改善大豆的成产
因素。
2. 3 云峰氨基酸叶面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由表 2 可以看 出,处理 3 大豆产量最高,较处理①( CK1 ) 增产 300 kg / hm2 , 增产率为 15. 9% ,较处理②( CK2 ) 增产 166. 5 kg / hm2 ,增产 率为 6. 5% ; 处 理 ② 产 量 居 第 二 位,较 处 理 ① 增 产 166. 5 kg / hm2 ,增产率为 8. 8% 。处理①产量最低。
差异显著性
0. 05
0. 01
a
A
b
B
c
C
2. 4 云峰氨基酸叶面肥对大豆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 4 可 知,大豆喷施云峰氨基酸叶面肥,产量较处理①、②分别增产 300 kg / hm2 、133. 5 kg / hm2 ; 其增产值分别为 1 500 元 / hm2 、
万 / hm2 个 / 株 粒 / 荚 粒 / 株
g
kg / hm2
① 23. 340 32. 5 1. 49 48. 5 18. 91 1 819. 5
② 23. 475 33. 4 1. 53 51. 1 19. 37 1 975. 5
③ 23. 610 34. 2 1. 56 53. 3 20. 54 2 197. 5
作者简介 赵星( 1982 - ) ,女,安徽蒙城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 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2-04-25
增强; 分枝较多,结荚多,籽粒饱满,粒色明净,结实率提高, 单株粒数明显增多。
表 1 各处理大豆成熟期生物学及经济性状考查
单位株数 单株荚数 每荚粒数 单株粒数 百粒重 理论产量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