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不同工况下发动机对空燃比的要求
(1)稳定工况对混合气 的要求。
①怠速和小负荷工况。
②中等负荷工况。 ③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
(2)过渡工况对混合气的要 求。
①冷起动。 ②暖机。 ③加速和减速。
3、燃油喷射的系统图分析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D型)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L型)
A: 空气供给系统
MCI 能实现最佳 点火提前角的控 制,从而提高发 动机的动力性, 降低燃油消耗量 和有害气体的排 放量。
2.6.2 MCI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 1.爆燃传感器
ECU根据爆震传感器KS的信号判断发动机是否 发生爆燃,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实现点火提前 角闭环控制(防爆燃控制)。
发动机发生爆燃时,引起缸体振动(爆震), 使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甚至导致发动机损坏。
3.MCI 配电方式 1)机械配电(有分电器电控电子点火系统) 2)电子配电(无分电器电控电子点火系统DLI )
(1)双缸同时点火控制。
①二极管分配式双缸同时点火。
②点火线圈分配式双缸同时点火。
(2)各缸单独点火控制。
每一个气缸都配有一个点火线圈,并安装在火 花塞上方。工作原理与同时点火方式相同。 省去高压线,点火能量耗损少,对无线电干扰低。
这种点火线圈可省去高压导线,使点火能量的损失和 点火系统的故障率进一步降低。
接ECU;初级绕组;次级绕组;火花塞
2.6.3 MCI控制原理 1.基本控制原理
MCI控制原理
2.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 的变化,最佳点火提前角临近爆燃而又不发生爆燃。 国内外普遍采用台架试验方法来确定。
一、课程简介
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感器 发动机控制单元 执行器 ECU
三、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1.发动机 的构成与工作条件
2、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各种工况下混 合气浓度的要求对空燃比的要求
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
λ=A/F<14.7 λ=A/F=14.7 λ=A/F>14.7
浓混合气 理论混合气 稀混合气
检测发动机缸体振动频率来检测爆燃。爆燃传 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侧面。
2. 点 火 控 制 组 件
点 火 控 制 组 件 内 部 电 路
3.点火线圈 1)二极管分配
同时点火方式
两个初级绕组
一个次级绕组。
2)点火线圈分配
一初级绕组 一个次级绕组
3)单独点火方式的点火线圈 将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上端。
B: 燃油供给系统
C: 电子控制系统
4、喷油器控制—电路分析
1、构造
2、控制原理
3、检测方法
3、检测方法
3
、 检 测 方 法
2.5.3发动机起动时喷油量的控制
2.5.4发动机起动后喷油量的控制
2.5.5发动机断油控制
超速断油与减速断油控制
2.6 电控电子点火系统 2.6.1 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