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桉树、松杉纲

桉树、松杉纲

桉 树

桉树基本知识:

桉树是桃金娘科按属植物的通称,又名有加利。常绿乔木,树皮粗厚而宿存,或平滑而年年脱落。叶两型,幼态叶无柄而对生,成熟叶镰形或长圆形。有挥发性芳香油。花两性,萼管钟形与子房合生;花瓣与萼裂片连成帽状体;雄蕊多数,花药心形或肾形、直裂或孔开;花盘存在;子房下位,2—7室,胚珠多数。种子多数,只有少数几个能育。

按树种类繁多,有522种和150个变种。多数原产澳大利亚,19世纪世界各地引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木材性质多种多样,一般坚韧耐久,可供枕木、矿柱、桥梁、建筑、浆粕和人造板等用料;叶可提制精油,生产桉树醇,柠檬醛等,在香料、医药工业上有广泛用途;许多桉树的皮、材、叶含单宁,可用于锅炉除垢和缓凝剂;此外桉树还是良好的薪炭材、蜜源植物和绿化及防护林用树种。

桉树在原产地澳大利亚的森林类型有:干旱硬叶乔木林类型、湿润硬叶乔木林类型、稀树草原类型、干旱硬叶乔木类型 、高山草甸类型。桉树喜光,一般枝叶稀疏。大多数要求年平均温度15℃以上,最冷月不低于7—8℃。一般能生长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生长较好。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击土,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主根深,抗风能力强。多数根茎有木瘤,有储藏养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3—4年即可开花结实。

桉树育苗分裸根苗和容器苗两种。一般四旁绿化采用播种后经过分床的一年生裸根苗,大面积造林则多采用容器苗。栽植季节一般在春末夏初后雨季开始后进行。按照经营目的、树种生长特性和数量成熟期,确定采伐的年龄和径级。采伐方式一般是块状皆伐。萌芽更新是桉树经营特点,具有初期生长迅速、干形通直、中间收益快的特点。

桉树学名:Eucalyptus spp

别 名:有加利

科:桃金娘科

属:按属

分布:现在,分布中心在大洋洲。我国有17个省(区)市均有栽培。

形态: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数树种是高大乔木,少

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页,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大多数幼态叶是对生的,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习性:多数为亚热植物。喜光、好湿、耐旱、抗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有些种起源于热带,不能耐0度以下低温;有些种原生长在温暖气候地带,能耐-10度低温。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多数种既能适应酸性土也能适应碱性土,而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冲击土。

桉树种植技术:

1、品种

桉树属桃金娘科,原产澳大利亚,树种较多,有900多种,分布跨度大,表现差异也大。但整体表现良好、速生丰产、适应强,推广面积较大的有巨尾桉、尾巨桉优良无性系和巨桉、赤桉优良种源。赤桉较耐寒、抗风。

2、主要栽培树种的特征特性

2.1巨尾桉、尾巨桉两者均为杂交品种,前者以巨桉为母本,尾叶桉为父本,后者以尾叶桉为母本,巨桉为父本。它们喜光、生长迅速、干形好、耐-3℃短期霜冻、抗风力弱,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巨尾桉综合了巨桉生长快,纸浆得率高和尾叶桉对低海拔干旱土壤的适应性和抗溃疡病能力强的特点,无性繁殖容易。(喜光、生长迅速、干形好、不抗风)

2.2巨桉为高大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极喜光,但不耐炎热,可耐-5℃的低温。主要适生地区为南亚热带高地,年平均温度15-25℃,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无台风的地带。立地条件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各类壤质土或较粘土壤生长最好。(生长迅速、干形通直、不耐炎热、抗寒、不抗风)

2.3赤桉为高大乔木,干形通直,树高20-45米,适应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耐周期性水淹,在较干旱贫瘠而土层深厚的地上也能正常生长。能耐-5℃短时低温。强阳性树种,赤桉根系较深,主根发达,树干坚实,叶较稀疏,小枝下垂,因而能抗11-12级台风。(适应性强、干形通直、抗寒、抗风、抗周期性水淹)

3、苗木培育

3.1树种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

3.2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覆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应选阴雨天移栽,宜成活。

3.3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覆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一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4苗床管理。待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桉树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淋苗床2-3次。

4、栽培要点

4.1优良无性系或优良种源的选择:在闽南、闽中、闽西表现较好的优良无性系主要有巨尾桉的DH32-29、DH32-27等以及尾巨桉的EC1、EC2、巨桉的G2、A3等,应使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或扦插苗造林。在品种选择和布局上,海拔500-600米,选择邓恩桉、赤桉、巨桉等耐寒品种;海拔500米以下的,选用尾巨桉、尾叶桉、巨赤桉。

4.2造林技术

4.2.1造林地的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高、坡度25°以下坡度平缓、海拔600米以下、不超过800米、坡向应选择向光坡地(桉树属于强阳性树种,喜阳光照射,不耐荫)、交通方便的丘陵、台地、平原和低山下部。造林地绝对低温应大于-5℃,否则易受冻害。

4.2.2林地清理:应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完成,主要进行劈草炼山,挖除杂灌头和芭芒蔸。炼山时应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炼山后及时整地挖穴,以减少灰分的流失。

4.2.3白蚂蚁防治:在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投放灭蚁灵诱饵剂,每公顷投放225-400包,以“品”字形均匀投放于造林地,造林地周围应该多放些,投放点

挖10-15厘米深小坑,铺薄层白蚁喜食的枯枝杂草,连袋放入药剂1-2包,覆杂草及土压实即可(为提高效果可以在杂草上放些糖水、米汤)。在已炼山未整地的宜林地上投放,防治效果最好;如果造林前未及时防治,也可以在造林当年的4月份投放诱饵剂,但是造林时必须在根区施驱蚁药保护。

4.2.4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的年底前完成,一般采用块状整地,穴恳整地,穴规格一般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放,以便将表土回入穴中,。穴挖好后暴晒1-2个月,以促进土壤分化。一般的栽植密度为110株/亩,株行距:2米×3米。

4.2.5施基肥:桉树对肥料十分敏感,施基肥是营造丰产林的重要措施。在造林前一个月回表土时施长效的钙镁磷或钙镁磷与等量尿素混合肥、桉树专用肥,每穴施500克。回表土、施基肥: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中,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时捡尽枝桠、草根等杂物。回表土至2/3穴后,每穴施基肥500克,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及时覆土,高度以高于穴面5-10厘米。回表土至

距离穴10厘米处,施基肥,均匀,盖土至穴面。

4.2.6造林季节:说法不一,桉树的最佳造林月份为2-6月,最好提前在当年的2-3月份完成,最好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其他月份造林时一定要注意在大雨过后,土壤湿透的条件下进行,才能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夏末秋初或雨季开始后进行。

4.2.7起苗与运输:选择苗高10-20厘米的苗木上山造林。营养袋苗应浸湿或淋透水后方可上山造林,当日用不完的苗木应置于荫棚内淋水保湿。

4.2.8栽植:栽植前剥掉容器或塑料薄膜袋,撕袋前应双手压紧容器土,袋子要全撕取出,不可只撕底不撕边。栽植覆土时从四周向内压紧,杜绝垂直下压,以免破坏容器土。栽植时应注意不要把苗木栽在基肥上,以免烧苗,还要注意舒根和压紧,使幼苗根部能与土壤紧密结合。栽后浇水定根,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积水烂根和土壤板结。栽植后一个月内进行1-2次查苗补缺。发现缺苗、死苗要及时补上,保证当年造林成活率。在栽植的头几个月里,在大风、大雨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被风刮倒,应及时扶正,被大雨冲毁的穴要及时修好。

4.2.9防虫:桉树小苗根茎幼嫩,易受白蚂蚁、蟋蟀、小地老虎等危害,造林后的三个月内尤为严重,有无防虫往往成为造林成败的关键。防治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炼山清杂要彻底,回表土时捡尽草根,以切断白蚂蚁的食物源;二是边造林边施驱虫药(一般不隔夜),施药时注意紧绕根茎处,撒药范围广,效果差;三是诱杀,在造林地内分散放1605混合粉,对金龟子、小地老虎等防治效果好;四是结合追肥,施呋喃丹,防蚂蚁。蟋蟀防治:用麦麸或米糠炒到焦黄16份加2.5%敌百虫一份或林丹666等杀虫剂一份,加水拌匀成豆渣状,于闷热的傍晚在每个洞口松土处放一粒花生米大的毒饵。小地老虎防治:○1、用糖醋液666可湿性粉剂一份、糖6份、醋3份、红酒1份、水10份盛于小碟中,2-3亩放置一处诱杀成虫;○2、黑光灯诱杀;○3、将鲜草铡成2-3厘米,用90%敌百虫晶体100-200倍液进行喷拌,傍晚放于林地,每堆30-60厘米,高15厘米,每亩20堆诱杀;○4、将新鲜的泡桐叶放地面上,每亩60-80张,第二天清晨检查,扑杀躲在下面的幼虫。

4.2.10桉树的主要病害:焦枯病、紫斑病、褐斑病、茎腐病、灰霉病等

焦枯病主要危害桉树苗。症状为:病茎与病叶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既病菌的分生袍子梗,叶背尤为明显。严重发病时整枝枯死并呈黑褐色,表面白色霉状物。防治方法:发病期间要剪除病枝叶集中烧毁,每周喷一次1%的波尔多液或0.2%的高锰酸钾液。对采穗圃的苗或幼树用50%多菌灵300-400倍液进行喷洒。

紫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引起落叶。感病叶片初期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变红褐色呈紫红色多角或不规则病斑,液两面均能发病。防治:加强林地管理,促进幼林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注意林地卫生,及时清理病叶集中烧毁。在病区及周围喷射1:150波尔多液2-3次。

褐斑病:主要危害幼树叶片、苗木,大树发病少。每年5-11月为多发季节。初期叶片上出现灰绿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菌随雨水,病虫害传播。防治:剪除发病枝条,清扫病枯枝叶烧毁,在病害流行期,每隔7-10天喷射1:150波尔多液2-3次。在初期喷1:1000的托布津1-2次。

4.2.11幼林抚育:桉树是强阳性树种,极喜光,而4-9月份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是桉树生长的高峰期,若未及时锄草,挖除杂灌、树蔸,桉树幼树被杂草、灌木遮盖,缺乏充足的阳光,其生长受到限制,同时全面松土锄草,可提高幼树对杂草的竞争力,减轻白蚁、蟋蟀、地老虎等害虫,提高造林成活率,可以说松土锄草是预防桉树病虫害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

桉树幼林时期需要连续抚育三年,每年抚育两次,时间分别为3-5月、9-10月,

相关主题